当前位置:首页剧本信息

金银滩

闫卫星

246797|4144总点击|7收藏|6闪星
最新章节: 第 二 十 二 集|更新时间:2020-02-09 20:44:46

       谨以此剧献给在国家粮食危急中诞生;在长期治理“三荒”中成长;在锐意探索未来“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和效益农业”中,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的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人。     ---- 作 者


  故  事  梗  概

  该剧主要以天阳县农业综合开发人,治理和开发辖区八万亩盐碱地----金银滩为背景,充分反映农业综合开发人在解决国家粮食危机中诞生,在治理“三荒”中成长,在探索未来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和效益农业中发展壮大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夏日之夜,地处梅桃河流域的天阳县金银滩,遇到了五十年未遇的特大瀑雨,使贯串全省南北的梅桃河水位迅速上涨,严重超越警戒水位,终于在一个暴风雨之夜,越过河堤,像一匹野马滔滔奔腾地向同蒲铁路和滩涂的十二个乡村发起猛烈冲击。一时间,八万余亩的金银滩变成一片汪洋……二万余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及同蒲铁路的行车安全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天阳县委、县政府果断发出第一号抗洪抢洪令。一时间,全县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公检法系统、武装、民兵、县城中学生及金银滩乡等单位万余名干部群众,冒着雷鸣、闪电和暴雨投入到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洪救灾工作中。
  在这次抗洪救灾工作中,金银滩乡党委副书记辛志明在转移群众时,为救乡里女干事苗青被倒塌的屋柱砸伤,后被送进医院。这一事件,让女干事苗青对这个平时就有些崇拜的年青乡党委书记更加注入了一份情愫。后来,又毅然跟随辛志明来到金银滩工作。
  天阳县委书记乔万里站在高高的土坡上,远远遥望着一片汪洋的金银滩,下决心要对金银滩进行彻底的治理和开发。但天阳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财政收入仅够给全县行政和企事业人员发工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保吃饭”的财政,当县委书记乔万里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自己的设想后,便立即遭到部分常委们反对。正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恰遇国家成立“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他积极努力,首先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天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局”,并力排众议,提拔还在县医院住院的金银滩党委副书记辛志明,首任天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
  辛志明上任后,没有与他的同事们在县政府大楼里办公。而是带领从县里“农口”单位抽调来的十多个工作人员进驻金银滩,没有办公场所,他们就在三十年前废弃的看守所里驻扎下来。在治理和开发金银滩过程中,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努力去克服和解决。同时,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局田副局长、市农业综合开发局王局长及金银滩乡党委书记王顺生以及大浒村长张有志等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和协助下艰难开展工作。首先,要在金银滩沿梅桃河河床上筑一道十八点六公里长的防洪大坝,一时掀起轩然大波,但他们克服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挫折、磨难,历时一年有余,终于把大坝建成。其次,对八万余亩盐碱滩地进行治理和改造,建莲池、挖鱼塘,决心让千百年的荒凉盐碱滩,变成人们心中理想的“聚宝盆”。
  当金银滩治理和开发初见成效时,附近部分村民没有想到原来的盐碱滩,今日就要变成“聚宝盆”,便制造了一件又一件让人预料不及的阻碍,给辛志明和他的同事们在工作上造成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但辛志明硬是迎着矛盾和困难,不退不让,艰难向前,并协同省农业综合开发局田副局长,终于使金银滩开发项目在国家立项,为彻底治理和开发金银滩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随后,他们又创立“总公司+村级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全省、甚至全国建立了首家 “天阳县金银滩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及有关村级分公司,开创了农业综合开发出一条经营和管理的新路子。
  但辛志明和他的同事们忘我工作的背后,却发生了很多让人感动和心酸的故事:耿文武因长期坚持工作不能回家同妻子、女儿团聚,长期寂寞的妻子与昔日恋人又交往的异常热火;许秀丽在丈夫多次刁难中,不屈不挠地坚守在防洪大坝工地上,在一次陪同国家专家考查工作中,没及时回娘家看望生病的母亲,让母亲在一声声叫喊着女儿名字时,难舍难分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还有已到婚嫁年齡的苗青,在一次次拒绝他人的求婚,却暗恋着她长期崇拜的救命恩人辛志明,忍受着痛苦的情感折磨。
  春节刚过,在天阳县政府“调整”干部之际,辛志明顾不得跑关系、走门路,给自己谋一个好位子,却带领同事们踏上了开往山东寿光的列车,他要带领大家学习“反季节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下决心要在金银滩建设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座反季节蔬菜大棚基地。关健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原来,建设蔬菜大棚急需大量竹杆,女干事苗青积极联系大学四川籍女同学购买竹杆,却在带领车队运输竹竿途中,发生车祸,使年轻美丽的女干事苗青命丧异地。在金银滩里,天阳县农业综合开发人含着眼泪用自己的双手,给苗青垒起了一座坟墓,竖起一块小小的石碑。
  不久,天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局的同志们,将要奔赴县内另一个新开发工地了。辛志明早早来到苗青墓地,回想着同苗青一起工作的情景,苗青的影子似乎就在眼前不断出现,他似乎看到苗青此时此刻含情脉脉地站在他的面前。他沉痛地说:“苗青,我的妹子啊!我把你带到这个金银滩里了,没想到却把你带不走了啊!”说时,大滴大滴的泪水滴落在脚下的黄土地上。
  当他回过身时,看到所有同事都肃穆的站立在他身后,他们与苗青告别。透过苗青墓地,远远看到辛志明带领他的同事们,蹬上停在路边的汽车,奔向了一个新的开发战场。


标签:  

【编者按】

《金银滩》是驻站金牌作家闫卫星继《磨盘岭》之后又一部长篇连载,作者沿着农村题材这一方向,为读者奉献出农村故事《金银滩》剧本。与小说《磨盘岭》一样,《金银滩》的背景仍在农村,而时间已经发展到九十年代,此时,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农民吃饱穿暖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随着一场洪水泛滥,新的农业问题又摆在农村领导及农民面前。农业、农村、农民,被称为三农,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古往今来,这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剧本《金银滩》即以某省天阳县为故事背景,以金银滩为故事活动场景,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人,治理、开发辖区盐碱地的事迹,讲述了在解决国家粮食危机中诞生、在治理“三荒”中成长,在探索未来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和效益农业中发展壮大的凡人故事。那么,在天阳县到底发生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期待。推荐阅读。编辑:青梅煮酒
分享到:

喜欢这本书的人还喜欢

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