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小说信息

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The Swiss Family Robinson—by Johann David Wyss)

曲新同

181114|6200总点击|3收藏|3闪星
最新章节:34,我们的第一次收获|更新时间:2018-06-05 21:52:42

       静思默想一会儿,假设你是约翰.戴维.维斯,“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的作者。你正生活在两百多年以前的瑞士,而你正决定写一部小说。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在你的国家的一边的法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革命。另一边的沃尔夫冈.阿玛窦斯.莫扎特正在创作着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作品。横跨大西洋的那边、一个新的国家名叫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在酝酿新的宪法。一个名叫乔治.华盛顿的人、正作为第一个总统、在很好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而在瑞士、没有这样里程碑式的业绩发生着。那里是和平的、宁静的乡村,到处点缀着高耸的山脉、没有一段海岸线。要是想创作一部关于冰川历险的小说、那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了——那里四周到处都是这样的背景。可是你却决定要创作一部有关发生在遥远之地的作品,更加引人入胜、更加神秘莫测的——一本关于未知岛屿的小说。

       现在任何一个小说作者、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背景设置于一个神奇而未知的外部空间之中。可是在维斯的时代、一个作者和他的读者还是幻想着自己能在一片未知的、航海图上没有标示的地域上登陆。因此有这么多的小说作家让自己的主人公船毁人逃,就不算什么令人奇怪的事情了。

       第一个虚拟的、逃生于陌生海岸的人物应该当属奥德修斯了,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创作于2500多年前。奥德修斯在航程之中所遇到的人物之中,有希腊诸神、海中仙女、吃果实的催眠者、以及独眼巨人等。除了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小说之外,“奥德赛”还予人以道德说教的作用。比如,澳德修斯被引诱着滞留于一个非常神秘的岛屿之上,在此他不可能有离开的可能。但是他急于回家、去到自己妻子的身边,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的脚步。

       在十五世纪的后期,哥伦布全面开创了探险与发现时代的全面进程。人们开始寻求那些未知而遥远的疆域。而且那个最新奇的机械——印刷机——正在暗地诱使着每一个能够写作的人们。有关虚构岛屿的书籍马上就出现在世间人们的面前。

      1727年,约纳森.斯威夫特出版了他著名的讽刺作品,“格列佛旅行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关于利利浦特那些只有六英寸高的人,他们把格列佛当作囚犯抓了起来,用数千根他们认为是绳索的东西把他捆于地面上,而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一些丝线而已。斯威夫特的意图并非只是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通过描述利利浦特人愚蠢而头脑简单的行止、他实际上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自身生存之地英格兰本土状况的关注。

       当然了,并非所有的作家们都是如此有兴趣于观念的解说。有许多很好的作品只是纯粹的探险故事而已。在这其中就有我所最钟爱的一部,那就是由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创作于1883年的“金银岛”,其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之海盗故事传闻,让人永远无法忘记这个伟大的书名。

       除去“奥德赛”之外,再也没有一部作品的故事情节能够像丹尼尔.迪福的小说这样打动人心、引人神往的了,这部出版于1720年的作品,全名为“约克郡的水手罗宾逊.克鲁叟的生活与神奇而惊悚的冒险之旅”。这部作品得以传世之处在于,它作为沉船与求生之类故事的典范之作,正由于此而启发了约翰.戴维.维斯创作出了“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故事。

       许多年之后,维斯完成了他的手稿,他的一个儿子,约翰.鲁德尔夫.维斯,加以编辑并把它第一次出版。这就是最初的德语版本,发行于1812-13年之间。法语和英语的翻译版本随之出现。班特经典版本依照的是标准的W.H.C.金星顿1889年的英译本。

       尽管目前这个版本的风格与语言、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绅士译者们重正式而非传神的语句特点、这也是在人们的期望范围之内的事情,这种情形可能也是非常忠实于作者在几乎一百多年前创作基础起因的结果。维斯说明得很清楚,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完全是为了娱乐、并用以引导他的儿子们。几乎每一页的文字都透射出一个热切的父亲的思想和态度,都反映了一个授课老师的工作中有关理念与实行方面的因素。

       就像“罗宾逊.克鲁叟”一样,维斯这本书的叙述者也是被抛弃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也像他一样抢救出来一些储物、种子、动物、还有器具,包括枪支和弹药,从沉船那儿。维斯使用“罗宾逊”这个英文名字用以表达他这个瑞士语言家庭,显示了他首肯于自己对迪福杰作根本上的传承与借鉴。但是“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却完全不是对“罗宾逊.克鲁叟”的照搬硬套之作。两者的明显区别在于、两个人对人物描写方面有根本的不同之处。

       丹尼尔.迪福曾经表述过,“罗宾逊.克鲁叟”的写作有一部分他本人的生活在内。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作为一个年轻人的迪福,就像罗宾逊一样,曾经是一个满怀热望的探险者,而经由他自身生命中冒险经历与艰难险阻的真实反映,他把自己的作品人物进一步描写为一个具有坚强人格与执着目标的强者。由此可见,迪福并非仅仅着重于表现罗宾逊求生的行为本身,而且通过他所遭受的灾难与磨练、反映了他内心中的困惑与信念所在。

       在从波涛之中脱身以后,克鲁叟发现他所登陆的这个荒岛不仅土地肥沃、而且到处都有猎物。但是他的磨难却并没有过去。他知道自己必须要面对孤独与暗藏的危险,还有对不可知的恐惧——这些问题并非之存在于荒岛之地,而是存在于世上每个人的心中。

       在故事的开头,克鲁叟根本就不是一个坚强而富于勇气的人。他只是一个平常人,一个同样有着恐惧感与困惑心的人,一个在面临挑战时犹豫不决的人、他也犯下了许多不可挽回的错处,比如说建造了一艘沉重的、根本就移动不到沙滩上去的独木舟。

       克鲁叟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打起精神来、面对着残酷的挑战。他努力使自己变得理性。他把自己处境中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都条理清楚地开列成单。他开始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当他盯着自己从沉船那里抢救出来的金银看的时候,他明白地对自己说,“我情愿拿这个来换六个便士的青萝卜和胡萝卜种籽、或者一把花生、青豆和一瓶墨水,当初在英格兰的时候。”

       他反思自身生活的方式,在此之前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所有那些我们对自己过去所期望的不如意,完全消除于我们对目前所拥有的满足了。”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直觉,他的“秘密指令”,这个内心里的声音告诉他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

       他形成了一种坚强的宗教信念,并且发现“救赎于罪恶之中、是比救赎于痛苦之中更大的善念。”然后,思索过之后,他承认自己根本就没有真正被福祐过——他急切地想要逃出自己的孤岛牢笼之中。通过进一步的思索,他至少做到了感谢上帝打开了他的慧眼、使他可以看清“自己先前的生活状态。”

       约翰.戴维.维斯在写作“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时有着同样严肃的思索。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我认为,他所关怀的是他的一家。由于这个原因,当他让故事的陈述者在沉船之后,不是孤身一人落荒在沙滩上,像罗宾逊.克鲁叟那样,而是让他与他的妻子与四个儿子一起登岸。这个遭遇沉船的家庭,很清楚是以作者自己以及他的妻子与四个儿子为原型的。因为“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就是一部关于一个家庭的小说,着重的是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组织协作,怎样一起工作、一起玩乐,他们在兴趣与欲望之中有什么样的不同,以及这些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以保证他们全体成员的生存与快乐。

     “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是关于一个家庭的生存、而不是仅仅着重于逃生,这一点可以通过他们对物品的完备要求加以确证,那么多的给养、储物、器具等,尽其所能都从沉船上携带过来,这是因为,一块荒疏的领地上、肯定是会储满了各种样式的种子、植物、生物,确实“每种可见之物”都是会在搭建一所住处的时候有所用途的。船上的货物还包括很多的书籍、它们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以至于陈述者可以给他的儿子们提供“所有的教育方面的有利需求。”这要感谢浪涛与海风的关顾之情、可以比较容易地把这些东西都拿上岸。而当沉船被彻底摧毁时,有更多的木板之类被轻松地冲刷到了沙滩上。

       作者不是讲述了一个简单的被抛弃者的故事,步履蹒跚于沙滩上,在太阳底下被烘烤着,几乎要饥渴得发疯了,面对抢掠夺者束手无策。而是让他的叙述者及其一家遭受了只是小小不然的一些不快而已。没有一个人物发生脱水或营养不良的现象。他们也没有整天地为自己的命运而悲伤、眼巴巴地搜寻着远处的地平线,期望着看到一只帆影。而实际的情况是“我们既然来之,小伙子们。那就让我们马上行动、为自己建造一个美好的家园。”而且不止一个这样的家园。一个接着一个的露营地被建立了起来,其中一些还极其地精致,因为作者在努力把这个岛屿设置成一块领土,尽管它的居民人口只有六人,却是一个集人类组织、工业规模、创造力以及社会和谐于一身的典范。

       由此,就像丹尼尔.迪福一样,约翰.维斯并不怎么考虑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在原始环境中生存?”而更关切的是“生活应该怎样地度过?”因为对于迪福——罗宾逊.克鲁叟——这就意味着与疑惑、不确定以及混乱等心理发生了纠葛。相反,“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的叙述者完全摆脱了对怀疑的纠缠。他是满怀着坚定的宗教信念来到这个岛子上的,有着强烈的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权益与职责的维护感,他毫不迟疑地决定要投入自己的全副身心、来创立一个模范的群体组织形象。

       然而,维斯主要所关心的,并非在于超越困惑心理、克服失望情绪,而是要教导他的儿子们宗教以及道德方面的准则、这是他自己所深深信赖的。当然,他也希望把同样这些准则、教导给广大的读者。在接近故事的结尾,他写到他的“热切的期望,那就是、每个读到我们这些生活与探险记录的年轻人、都能够从中学习到,和平的、有效的以及虔诚的生活方式是多么令人钦敬的事情,作为一个快乐协作的家庭、只有以此作为建立强有力的以及具有纯正个性的完美人格的最合适的基础。”(维斯的孩子们都是男性;不幸的是我们无从知道、他会以何种道德观念来来宣示给一个女儿。)

       读这本书,不难猜测会有怎样一个快乐的结尾,的确,叙述者的儿子们无一不是成长为一个“可敬的,虔诚于上帝的,对他们的母亲和我富有责任感与深情的人,每个人之间都互相和善相处的人。”这听起来似乎不像是一般现代家庭真实的描述,也并不像是维斯所处那个时代的,更不是维斯本人的,我这么猜想。这本书明显的不是一个真实的家庭生活的写照,只是一个理想化了的、所有的家庭都在努力去做的榜样。

       那么什么是维斯的教导呢?可以肯定这其中是富含一些智慧的。例如,我很欣赏叙述者坚定不移的品性。不要轻易就丧失信心,他教导他的儿子们说。你的潜力要远远大于你自己的想象。他建议应该关照好自己的身心状态,这是达到自信与勇敢的基本条件。不要去制止一个复仇心切的对手,一个愤怒的人就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其对自身所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永久忍耐、永远富有勇气。

       尽管维斯是有宗教信仰的,他却并非是超凡脱俗的。他的信仰与道德观、都和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他在为那些坐着救生艇离去、而把叙述者及其一家扔下不管、自己逃生而去的船员们的前途命运而焦虑的时候,最年长的儿子问道,“我们何必要为他们操心呢?”父亲回答说,“第一,我们不应该以牙还牙;再者,他们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家园……”

       的确,维斯似乎对实际情形有很大的兴趣、而不仅仅是精神状态。叙述者能够说出有关各种各样丰富的植物与动物的很多事情来——维斯很明显阅读了他那个时代很多有关自然历史的书籍。尽管椰子树并非生长于瑞士,他还是可以解释椰子是如何萌芽生长的,当它们成熟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好办法可以从树上摘取到果实。(方法是:向树上的猴子扔东西,它们就会朝着你扔椰子。)

       他懂得许多动植物的事情,包括一些我前所未闻的内容,关于培养树木与果实,以及关于如何从蜂巢中采蜜。他甚至描述了如何制作鞋只的方法。(做一个模子,把一副长统袜里装满沙子;用粘土薄薄地涂上一层;放在太阳底下把它晒干。)

       叙述者能够用野生的亚麻做衣服、可以用树干做独木舟。他可以运用几何学知识设计精致的树屋。他懂得有关鸟儿们的许多知识,神奇的是、豪猪可以发射它身上的鬃毛。他知道某种野猪身上的香腺、必须在宰杀不久后迅速地除去、否则就会污染新鲜的猪肉。他熟知安提列斯群岛上生长的结无花果的红树,他可以描绘如何解剖抹香鲸。他指导如何做葫芦瓶子的方法是非常引人着迷的:“要是你想得到一个有状有形的容器的话,你就必须在它很小的时候着手。比如说要给瓶子形成一个长颈的话,就必须在小葫芦还在树上之时给它缠一条带子上去……”

       简短说来,书里充满了各种实际的知识,如此之多之广、以至我们该想到、任何复杂一些的工作干来、都应该依靠专家的指点才行,更普遍的是应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我们现代人、已经不能像我们的先祖们那样、在荒野中保存我们自身了。

       这么一说,任何现代读者就能看到,“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在很多方面都是要超出现实的范围之外了。的确,在很多地方野生兽类的数量、在持枪人们的面前还是很丰富的,然而,链锯却随之到达了那里。尽管如此,“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的故事发生地、却像是一个诺亚方舟、而不是一块真实的地理上存在的土地。在这个唯一的热带岛屿上,作者聚拢起了最可能多的动物种类。企鹅在这里繁衍(实际它仅限于南极圈内),与它们的友邻红鹳群做着虚拟的竞争。狮子和鸵鸟(产于非洲),大蟒蛇与南美巨蟒(只在南美),熊类和犀牛(亚洲或者北美),海象(北极),还有袋鼠(澳大利亚)等,都在这里聚齐了。丰富多样而大量的动植物们、是这本书中引人入胜的最神奇的一部分。

       当然了,很可能作者并没有反映现实的企图。自从他认为自己除了是一个故事讲述者之外、还担负着一个教师的职责,他可能已经全力倾尽了自己全部的知识储备,他所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岛屿、而是整个世界。

       那么,同样,维斯理所当然地也不可能尽知一切。他写作之时,离着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还有还有五十多年时间。他不可能知道、狮子是不会在多于一个的地方进化而来,比如说,或者,实际上没有没有一种大的动物标本不是只天生于一块大陆上的。的确,大陆的数目是直到十八世纪中期才被确定下来的,由于库克船长的长途航行、才揭示了南部太平洋上并没有大块的陆地面积存在。

       尽管维斯显然阅读很广,特别是在自然历史、园艺以及机械方面,可他显然在航海技术、地理和天文知识方面有所局限。他没有告诉我们他的船只来自哪里、目的地又在何方,当它遭遇沉毁的时候。至于航行的技艺,他仅仅满足于让他的叙述者说出这样一些话语,“海面平静、风向适宜,我们觉得可以张开船帆了,我们的航程再怡人不过了。”

       叙述者通过黑夜降临的速度来确定自己身处的是赤道的附近,但是他的解释有一些混乱、而没有说中要点。而且在书中大量的篇幅里边,我们根本就不能确定故事的发生地究竟是在世界的哪个地域上。只是在结尾处、我们才从另一条沉毁在同一个岛上的船只那里知道、这里是离着加尔各答有一周的航程,其航行终点是英格兰(由此推断它的前方是向着好望角)。从这儿我们可以设定、“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的故事是发生在印度洋的中部,很可能是在赤道下方数百英里处的地方。通过对比,斯威夫特在一开始(我的版本上面附有一幅地图)就告诉我们,格列佛的沉船之地在苏门答腊,迪福在一开始就预示给我们、罗宾逊.克鲁叟被海水冲上岸去的地方是小安提列斯群岛,靠近南美海岸的附近。

      “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的作者对天文很感兴趣、也广有知识,他确然可以让故事叙述者通过仰头看天来断定身处的这个岛子的纬度。要是他这么做的话,很可能就会发现北极星不见了(在赤道之南是不会看到的),或者至少可以给他的家庭成员们指出、苍穹上的物象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最后,尽管维斯有着令人可敬的良好愿望,他对他的妻子的态度却没有超越自身文化背景的局限所在。尽管叙述者对他的妻子表现出的是悬望关切的心情,把她描写为是在各个方面起模范作用的,他却根本没有告诉我们她的名姓(伊丽莎白)、一直到故事已经进展到相当的程度之后。而且不止一次地、她都不跟她的儿子们说一个字,他们也都没有跟她说话。在他的心目中赋予她的禀赋是一个“可爱的工作箱,里面全都是一个辛勤工作的女士的各种能够想象出来的用具。”她以“同样的惊异与愉悦”接纳了这样的说法。很明显,一个妻子的职责在维斯理想化的家庭观念当中、是严格地被限制于丈夫的关护范围之内的。叙述者已经是足有爱心了,然而他却是一个十足的一家之主。他的妻子也足够幸运了,她很少抱怨,而且做饭、缝纫、园艺等各项都做到了完美。

       就像所有优秀的孤岛求生作品那样。“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要远远超越一个探险故事的范围。恰如“奥德赛”不仅仅是关于地中海中的冒险旅程、而更是关于希腊历史和神话的作品,“格列佛旅行记”也不仅是有关南部海岛上奇怪人种的生活、而更关乎到英国社会与政治的病态,“罗宾逊.克鲁叟”也不仅是求得生存、而更是反映了一个人与自身恐惧与迷茫的斗争,而“一个瑞士的罗宾逊之家”则是所有这些作品之中、关于作者自身的故事,关于他的家园,还有他的时代。而且,这可能是最主要的,这本书之所以引人入胜的所在。

 

匆笔译自: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wiss family Robinson by Edward Packard。


标签:  

【编者按】

一个家庭的沉船开始的故事,以为会是悲悲戚戚或者高调赞扬勇敢打斗之类的,从简介看这类事情都不会出现,也无英雄造就,而是面对突发情况积极从容的慢叙一个家庭坚强,勇敢的开拓未来的过程,极具现实意义的正能量,也非常期待文中大量的天文知识带给我们故事以外的精彩。编辑:浅浅眉
分享到:

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