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实文学信息

《八路军老战士李和旺回忆录》

李丽

6291|151总点击|0收藏|3闪星
最新章节:八路军老战士李和望回忆录(1)|更新时间:2025-04-02 20:06:26

我的父亲李和旺,1939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历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大小战斗125次,战役23次。1959年,考入解放军后勤学院,学习4年后毕业。父亲一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嘉奖。1947年6月,被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党委授予乙等模范工作者称号,参加英模会并颁发奖章;1957年,在后勤学院参加国家主席授予战争有功人员典礼;1956年,被授予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三级国旗勋章。1959年,参加12军党代会。因在战争中多次负伤,父亲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1960年,父亲转业到长江水利委员会参加国家建设。1983年离休。父亲晚年回顾历史以顽强毅力撰写回忆录,经整理印刷成册《往事—我的军旅生涯》,给后人留下极其宝贵真实的资料。

       父亲李和旺于1923年2月出生在山西省平定县一户贫农家庭。日寇铁蹄蹂躏太行山时期,报名参加了八路军,所在部队八路军129师769团,抗战时期在太行山如雷贯耳,素有“太行铁拳头”之称,被八路军集总誉为“攻如猛虎,稳如泰山”的老虎团,是全国著名的抗日“四大名团”(北京卢沟桥吉星文团、南口保卫战中的罗芳珪团、淞沪战中孤军八百壮士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中唯一的共产党部队——山西夜袭阳明堡机场的陈锡联团。在抗战最艰苦时期,有的团缩减到只剩四五个连时,769团仍保持十几个连的齐装满员近三千人。该团与人民军队同龄,诞生于1927年黄麻起义,是卓著的红军团,骁勇善战能打硬仗恶仗的英雄部队,被红四方面军总部授予“以一胜百”奖旗。解放战争时期,该团参加上党战役、平汉战役,部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7旅19团。三纵是二野主力“老虎纵”,19团又是三纵主力,部队三出陇海、攻打定陶、血战张凤集、鏖战鲁西南浴血羊山、千里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随后部队改编为中野11军31师91团,强渡长江,浙赣闵5000里追击,挥师进军大西南,解放重庆,到成都、黔川剿匪。抗美援朝期间,1952年3月入朝时,改编为志愿军三兵团12军31师91团,在第五次战役中,91团冲破敌人三个师的包围,突围成功而载入史册。金城地区防御战,鏖战上甘岭,被前线总指挥李德生誉为“主力中的主力”。战争时期,该部队战功赫赫,从未打过败仗,诞生了108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百将团”。

       父亲跟随老部队,参加了抗战百团大战,在最激烈的狮脑山战斗中,抵御鬼子狂轰滥炸及施放毒气,忍饥挨冻鏖战7天7夜。参加了1942年5月在山西辽县十字岭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的战斗,他目睹了左权将军牺牲时的情景;在潘武战役中,和他并肩作战的入党介绍人胡家富牺牲;参加林南战役、攻打红都炮台、安阳战役北流寺战斗等,在反扫荡、开展敌占区工作中,勇敢、顽强地和凶残的日寇斗争,直到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参加了1945年9月的上党战役。随后马不停蹄从山区转入平原,参加了1945年10月的平汉战役,在战斗中头部受伤。1946年8月到1947年3月,三次参加陇海线战役。1946年8月,参加定陶战役。1946年10月,在残酷的巨野战役中,首次交手全美式装备蒋介石嫡系王牌整编11师,摸了老虎尾巴。1947年6月,参加鲁西南战役,浴血羊山集。1947年7月,部队越过黄泛区经过艰苦跋涉,千里挺进大别山,渡过最为艰难困苦岁月,12月穿越冰河,无后方供给,部队损失高达二分之一。1948年3月,从大别山出来转入平原豫东作战。1948年8月,参加淮海战役,攻克宿县,切断敌人徐州到蚌埠间的交通,激烈的双堆集之战,歼灭了国民党黄维兵团。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父亲随11军31师91团作为先遣团,南下渡江,并乘胜追击,歼灭国民党至浙赣线。1949年8月,向西南进军,从安徽经湖北鄂西、湘西、川黔,风雪严寒中翻过崎岖白马山路,历经两个月急行军五千余里,创造日行军240华里的记录,追击消灭了宋希濂等部,解放了重庆,并参加成都外围作战。1950年,西南解放初期,他又参加了西南剿匪战役,镇压川东、黔北地区的反革命暴乱、对土匪进行清剿。

       抗美援朝时期,1951年3月21日,父亲随12军31师91团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参加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他所在91团钻入敌人腹部十天,在断粮挨饿,与上级中断联系的情况下,被敌3个师包围的危险时刻,机智勇敢,打退了敌人的追击围堵。91团孤军深入敌人纵深几百公里,不但未被敌人消灭,还消灭了敌人一个多连,并抓获了百名俘虏。91团绝地突围堪称奇迹,作为经典载入志愿军史册。1951年11月,开赴金城进行约一年时间极其艰苦的防御作战。1952年10月,鏖战上甘岭,父亲任后勤主要负责人,24天昼夜运送弹药粮食和抢送伤员,所带领的运输部队荣获集体一等功及个人一至三等功47项。1954年4月,随部队回国。

       在峰火硝烟的战争年代,父亲南征北战,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十五年,九死一生幸运地活了下来。1955年,他考入解放军后勤学院(现并入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指挥系,学习四年毕业,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得到后勤学院颁发的奖励。

       1960年,父亲转业到长江水利委员会,担任医院院长,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医院建设发展呕心沥血,深受群众爱戴和尊敬。曾任长江委工会付主席,并率先在长江委组建老战士协会,让经历战争的老战士有了自己的家。

      父亲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为人正直、作风正派、淡泊名利、待人诚恳、生活俭朴、艰苦奋斗,严于利己,宽已待人,从不谋私利。父亲于1982年离休,享受厅局级待遇。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晚年,牺牲休息娱乐时间,以顽强的毅力,查阅大量资料,将自己战斗生涯进行回顾,写下了回忆录,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于2008年11月去世。他虽然离开我们已有10多年,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我把父亲撰写的回忆手稿,整理出系列文章,以《八路军老战士李和旺回忆录》为题,在银河悦读中文网连载,以示对父亲的纪念。(作者注:题图:父亲李和望,2004年拍摄于家乡山西平定。右上图:父亲李和望,摄于1956年。左下图: 2005年春节,父亲李和旺和母亲李光融在广州)

标签:  

【编者按】

本文是《八路军老战士李和旺回忆录》的《序篇》。作者是已故八路军老战士李和旺的女儿。《序篇》简要介绍了父亲李和旺的一生,重点简述父亲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经历。父亲生前曾撰写回忆录,作者将父亲的回忆录整理后,印成一本书《往事——我的军旅生涯》。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者再次把父亲的回忆录,整理出系列文章,以《八路军老战士李和旺回忆录》为题,在银河悦读中文网连载,以示纪念。作为本文编辑,我已通过好友、本文作者哥哥李进,得到《往事——我的军旅生涯》一书,提前拜读了这本回忆录,我将随着作者发出的系列文章,再次阅读并编发,敬请读者关注。推荐阅读。编辑:宋同文
分享到:

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