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纪实文学信息

炮兵第四十六团的光辉历程(下)

王卫兵

3624|929总点击|0收藏|0闪星

炮兵第四十六团的光辉历程(下)

王卫兵                   2024年1月

三、炮兵第四十六团,参加边境反击战的光辉历史。

从这一章开始讲炮兵第四十六团赴滇,执行对越防御作战的历史。

在《炮兵第八师军战史》中,是这样记载炮八师第四十六团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的。

“1985年1月20日,炮四十六团奉命隶属炮兵第十二师,赴滇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同年5月,编入陆军第六十七集团军一九九师炮兵群。从1985年1月13日接到预先号令,到1986年5月31日胜利返回营房(潍坊),历时1年零4个半月,经历了轮战准备,向集结地域机动,临战训练、接防作战、休整总结、凯旋回归等6个阶段。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全团指战员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作出的‘坚守防御,长期作战,适时主动地打击敌人,保持对越强大军事压力’的基本方针和‘以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的作战原则,先后参加了7次较大的战斗,对790个目标射击2834次,消耗弹药45102发,取得了毙、伤敌人688名,催毁敌人各种火炮107门、高射机枪、重机枪26挺,车辆20台,油库、通信枢纽、弹药所、工事、掩体、观察所共计211个的重大战果,创造了‘大炮上刺刀’—130mm加农炮上山半直瞄射击的先例,涌现出被成都军区命名为‘英雄炮兵连’的英雄连队(七连),以及在全国全军影响较大的军人好妻子还红艳,功臣单位74个、功臣个人405名。”

为了避免文章过长,关于炮四十六团参加对越自卫防御作战的文章,就转载这一段。下面,我把《炮兵第八师回忆录》中,排长董志伟写的“大炮上刺刀”的文章,放到这篇文章中,以便广大文友了解一点炮兵第四十六团七连二排在云南边境作战的情况。

在前边的文章中讲到,炮四十六团赴滇作战时,是隶属炮十二师指挥。其实,炮兵部队在前线作战,也会接到临时的命令,调配到其他部队中去执行作战任务。因而,在董志伟写的文章中即讲到,这天他所在的炮排接到团部的电话,临时归炮四师指挥,执行一项新的作战任务。

下面,我把董志伟同志写的《大炮大刺刀》的文章,节选出部分内容来,供文友们一读。

董志伟《大炮上刺刀》(节选):“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在执行中越边境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任务中,我在炮四十六团七连任二排长。我带领全排18名战士,先后参加大的战斗7次,小的战斗上百次,对68个目标射击213次, 消耗炮弹2272发,取得了摧毁敌人火炮11门、工事10处、观察所1个、火力点9个、屯兵洞1个、汽车1辆、高射机枪1挺、毙伤敌人61名的战果,而全排战士无一伤亡的成绩。为此,我排荣立集体二等功,炮三班、炮四班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的荣誉。下面记述的是‘6、9’战斗的情况。

‘6、9’战斗(1985年6月9日),是七连执行半直瞄射击任务的第一次战斗,也是我二排‘大炮上刺刀’的新尝试,初步显示了大口径火炮半直瞄射击的巨大威力,并开创了我军历史上大口径火炮(130mm加农炮)半直瞄射击的先例。

6月8日晚上,朦朦胧胧地听到有人叫:‘排长、‘排长’。我一骨碌爬起来,连部通信员对我说:‘指导员叫排长跑步到连部接受新任务。’我看了一下表,6点35分。三班战士对我说:‘排长,开饭了。’我抓起一个馒头边吃边走跑到连部,指导员和副连长早已在那里等候了。我刚坐下,指导员说:‘刚才接到团指的电话,来了新任务。第一,你排执行新任务,到前面打直瞄;第二,你马上回去准备一下工作,包括人员、火炮、弹药等;第三,7点半到连部来,炮四师王宝书师长亲自来部署新任务,并一同勘察选择阵地。’我看了一下表,整7点。

……

7点30分,我准时来到连部,把二排的工作和想法向指导员和连长作了汇报。我刚说完,就听到了小车声,很快炮四师王宝书师长带着作战科长、侦察科长,以及我团王晓东副团长一起来到了连部。

……王师长进门后,向我们介绍了老山战场防御正面的越军,……在我主要防御方向的那拉当面,越军部署了大批的直瞄火器,形成了严密的火控网,对我军防御前沿威胁极大,特别是354高地越军85炮连对我步兵坚守的211高地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支援步兵坚守阵地,减少伤亡,上级决定把对敌实施直瞄射击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连去完成。”

董志伟随后随炮四师师长等人,采用步行和乘车的办法,先后察看了几个火炮上山后作战的地点,最终选择在铜塔地域设阵地。董志伟在文章中讲:“这里地形土质与前几个点相比较要好的多,基本符合火炮作战的要求。这里视野开阔,便于射击指挥及观察修正。”

董志伟在这里选好了三炮、四炮炮位,两炮距离20米远。之后,董志伟在回忆录中又写到:“我回到原阵地已经是10点40分了,便带领全排战士向预定炮阵地开进。火炮上山后,全排同志冒着三十五六度的高温,快速构筑火炮工事。这里土质坚硬,特别是四炮在挖锄坑时,遇到了坚硬的岩石。……经过全排同志齐心奋战,克服困难,射击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6月9日18时20分,我架好了炮队镜,并检查了各炮的间接,直接瞄准镜后,向指挥所报告:‘射击准备完毕。’很快,首长向我下达了命令。

……

‘开炮!’我排三、四两门大炮射出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迅速飞向越军在354高地上的85加农炮连阵地。刚发射30发炮弹,团指挥所就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排炮火摧毁敌人85加农炮1门,工事两处。……

由于我排阵地处在暴露的地段上,很快被敌人发现,敌军便集中前沿全部火炮向我排阵地进行轰击。顿时,全排干部战士处于敌人的炮火中。为此,我立即下达减员操作的命令,减少火炮操作人员,以避免战士的伤亡。

19点55分左右,一发敌方炮弹落在我右侧10米处,在这危急关头,我一边下达防炮口令,一边迅速将我前方3米处的三班战士田喜席和满进两人按倒在地,就势趴在他们的身上,避免了一次伤亡。

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大炮身管都打红了,战士程东枝、倪生发、田喜席、满进等人几次累倒在阵地上,又几次以坚强的毅志爬起来,坚持战斗。三炮瞄准手刘纪德左肩原有一个碗口大的疤口震裂了,血水不住的往外淌,他咬紧牙关,抵抗难以忍受的疼痛,坚持操作。二炮手张小林平时受过4次处分,但上了阵地后,历次战斗都表现的非常出色。这次张小林带病参加作战工,减员操作时他一人做三四个人的工作,直接晕倒在炮位上。炮手程东枝闹肚子,四肢无力,浑身出虚汗,在装填炮弹时用力过猛,拉在裤子里,也顾不得擦洗坚持在炮位上。

我排全体官兵就是用这种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昂的斗志,从准备射击到撤出阵地,持续战斗11个小时,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没休息一分钟,胜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

‘6、9’战斗,我二排共发射炮弹199发,摧毁越军85加农炮2门,高射机枪1挺,工事3个。战后,团党委为我排记集体三等功一次,我排也是炮四十六团第一个立功的单位。”

通过董志伟同志写的这篇回忆录,我们可以看到炮兵第四十六团新一代的干部战士们,在云南边防前线与越军战斗中的情况。在这场战斗中,炮兵部队也是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首先,越军的许多战术战法都是从我军学去的。越军中有许多军官,曾经在中国的军校里学习过,越军对我军的战术战法非常的了解,其部队编制、政工体系也与我军基本相同。其次,越军先后与法军、美军打了几十年的仗,其进攻与防御也都非常的熟练,部队的战斗意志也是非常的强。另外,越南在抗美战争结束后,其野心也是非常的大。特别是美军兵败越南后,越南当时的领导人黎笋、自诩越南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妄图称霸东南亚,建立一个大印支联邦。

越南,在抗美战争结束后不久,开始侵范我国的云南、广西边境地区,打死打伤我边防军人,给我边境地区的老百姓带来巨大的伤害。为此,中国政府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边境地区保卫战。炮四十六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奉命前往云南前线,保家卫国。

在董排长的回忆录中讲的“大炮上刺刀”这种战法,只能在特定的战场环境下才能使用,即:炮兵部队的前方与左右两翼都被我步兵部队控制住,才能采用大炮上刺刀的作战方法,把重炮推到一线去作战;否则,后果难以想像。从董排长的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炮四师师长亲自与他们在前线几个山头察看地形,选择炮位,这其中一是为了便于作战指挥,二是为了了解重炮上山后的情况,三是为了能更好的掌握战场上的情况。重型火炮上得了山也要下得了山,才是一个完美的作战方案。

在对敌作战中,战场对每一下干部战士都是一个严格的考验。战场不是靶场,敌我双方开战后,除了炮弹子弹外,就是战斗意志的较量,是生与死的较量。

从董排长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带领的二排战士上了战场后都是好样的,即使是以往受过处分的战士,在战火中也是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勇敢顽强。战场考验人,战场也锻炼人。

向炮四十六团新一代的英雄们致敬,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对越自卫反击战,使人民解放军得到极大的锻炼,成长起一大批军事指挥员。同时,这场战争也彻底粉碎了越南“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梦想。


标签:  

分享到:

作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