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所有人际关系的三原则】

  1

  夜云: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包括亲人、同学、同事、朋友、领导、员工、百姓和官员之间的关系,只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就好

  辉:哪三个?

  2

  夜云:首先,要努力做人格健全的自己,进而尝试去影响和带动对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挑剔对方。

  辉:嗯,先做好自己。

  3

  夜云:其次,要有点情商,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原生态家庭及成长经历,尽量包容和宽容对方。

  辉:第三个原则呢?

  4

  夜云:最后,对于浑身缺点却自以为是的垃圾人,爱谁谁,去他个娘。

  要么远离他,要么当他是狗屎。

  辉:哈哈,是的

  夜云:不过,对于部分小人,还是要小心为好,尽量不得罪小人。

  若对方还得寸进尺,就别惯毛病,据理力争、奋力反击,让他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好骑头上拉屎的,替他爹妈好好教育教育他!

  局外人:是的。但,前提是,我们自身要没有太大的问题,要人格健全。

  夜云:是的,我们可不能做那种“看自己啥都好,而看别人都是毛病”的人。

  那样我们可真的就是歇菜了,哈哈

  5

  夜云:嗯。按照上述的三条去做,那么无论在家里、家外,“人际关系”这件事,就很简单、很容易

  否则,就会很累、很累,无论在家庭还是单位、社会上

  辉:的确

  五十

  【巨婴症】

  1

  夜云:听说过“巨婴症”么?

  辉:嗯,是指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年了,但在心理上或人格上还是个婴儿

  夜云:是的。比如一些高中生或大学生,在心理上和生活上,还是非常依赖父母;

  辉:嗯,有许多这样的年轻人

  2

  夜云:比如一些中老年人,还赶不上年轻人的基本视野和觉悟;

  辉:是的,有许多年轻人做的比成年人都好

  3

  夜云:比如有的人思想很单纯,没有基本的辩证、客观、全面的独立思考能力,像孩子一样幼稚等等,这些都属于“巨婴症”

  辉:那么巨婴症是怎么来的呢?

  夜云:一是原生态家庭的影响,

  二是他看过的书,

  三是他的经历,以及接触过的人和事

  辉:的确,人的各种问题,无不是这三方面出了些许问题

  五十一

  【手机的利弊】

  1

  夜云:我们谈谈手机的利弊吧

  局外人:这有什么聊的?

  辉:手机的利就是,一是给我们带来各种快乐,二是让我们学习各种知识比较方便,三是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智慧,四是利于交流,赚钱,付账等等

  夜云:嗯,你说的对

  2

  辉:弊端就是上瘾?

  夜云:是的,凡事要有度。

  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有时玩游戏,或看直播,或刷微信,点赞,小视频,追剧,看电影、小品、相声等等,就会控制不住自己。

  就会带来身心不健康,以及过分影响家庭和事业等,更别提什么“虚度光阴”了

  局外人:是的,我就深受其害,“又爱又恨”

  夜云:我们好人圈曾经提倡过,“在家里每天放下手机一小时”、“不让手机进卧室”等活动。但,没坚持下来,主要是我没做到哈

  辉:哎,知易行难啊

  不过我们还是要努力改进自己为好

  局外人:还是有些人做的非常好的,不服不行

  五十二

  【自我感觉良好】

  1

  辉:许多人“自我感觉良好”

  夜云:这没错呀

  辉:但恰恰是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生活中往往出现或大或小的各种问题

  夜云:怎么讲?

  2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等到身体健康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原来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身体健康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若没有靠谱的健康做前提,那么一切的“好”都是“零”。

  我孩子的老师非常优秀,也非常年轻,是省优秀教师,人品也非常好,去年癌症走的,还不到50岁,太可惜了。

  3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等到其心理健康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并上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局外人:嗯,心理健康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我朋友的舅舅,常年抑郁症,上个月在后山上吊自杀了

  4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等到情商方面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情商——换位思考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没情商的人有个特点,“看谁都不顺眼”,总是“挑剔这个挑剔那个”,并喜欢发火

  这样的人死的快,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面,人缘也差

  5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人品方面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人品——真诚、善良、正义以及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一般来说,谦卑的人,人品往往不错

  局外人:是的,我就很谦卑

  夜云:切

  6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有信仰的人,又改变了信仰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心中有真正的、不变的信仰,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信仰,应该根植于内心,轻易不动摇

  7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偶然发现自己一点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都没有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基本的人文精神,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有的人很狭隘,连“人文”二字都没听过,这样的“大老娘们儿、大老爷们儿”海了去了,简直就是类人猿

  局外人:请不要指桑骂槐,谢谢

  8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其自律、自控力方面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基本的自律和自控力、执行力,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有自律才有自由”,95%的人没有听过这句话

  9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谦卑方面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谦卑和“自以为非”,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在当今中国,98%的人都超级自以为是,超级自信,而人格等方面却超级垃圾

  10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家庭方面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有个真正和谐的家庭,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我的两位企业家朋友就是这样。很能赚钱,很自信,感觉良好,但对子女教育和夫妻关系方面,很失败。这种情况在企业家里很普遍。

  11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事业方面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稳定的事业,和谐的社会关系,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倒闭、破产的企业,往往是那些超级自信、自我感觉良好的企业家。没有危机意识,就没有“抗击打”能力。

  那些成功的企业或企业家,总是觉得自己或企业“这也需要改进、那也需要调整”,总是感觉“不够很好”

  12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休闲娱乐方面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是的,适当地休闲娱乐放松自己,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我的好几位同学都是博士,他们普遍很蔑视、讨厌休闲和娱乐,天天就想着学术和升职,没有生活的趣味。说实在的,我不是很喜欢他们

  13

  辉: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交友方面出现了大问题

  才知道以前“自我感觉良好”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以为是”

  实际上并不是很良好的,或者说,实际上并不好。

  夜云:嗯,结交人格健全的朋友,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前提

  我朋友的朋友,被交往二十年的朋友骗了200万,想死的心都有。可见交友也是非常重要的。

  14

  辉: “自我感觉不够好”的人,实际上才是“人格健全”的人

  夜云:为什么?

  辉:因为,这样的人会考虑许多方面,那么在许多方面都会反省和改进自己。

  各方面都积极改进的人,才是真正的“虽然自我感觉都有待改进,而实则各方面都做的比较好”的人

  夜云:对啊,的确是这个理儿

  辉:当然,“自我感觉不够好”并非指“自卑”。

  前者包含对自身的全面肯定和否定,后者是对自己的全部否定。

  全面“自卑”是错误的,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许多人性上的闪光点,这是毋庸置疑的。

  且全面“自卑”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乃至抑郁、焦虑、失眠和自杀。

  局外人:很好地把握住自卑和自负之间的“度”,实在是太难了

  辉:也不是很难。其实,真正的宗教,就能使人基本做好这个“度”。

  在真正的宗教氛围中,教徒们会时常提醒自己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

  夜云:但这与父母教导我们的几乎是一样的啊

  辉:的确。但,父母是以长辈式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跟我们说的,我们当然不会喜欢。而虽然宗教也是高高在上的,但教徒中男女老少都有,且氛围巨大,给我们的感觉是“大家是平的”,就不自觉的跟大家走。

  局外人:这么说,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能够做到一种平等关系,比如和子女一起共同改进自己的缺点以及肯定自己的优点,那么子女就很容易接受“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这种意见或建议?

  辉:是的,的确。但,这里缺少了一个“氛围”,而宗教团体里的教徒,就有这样巨大的磁场。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少的人能够做到绝对的理智。而传销或非法直销等组织,恰恰是利用了这种“人的劣根性”,用巨大的“磁场效应”让人不自觉地“跟随”。古今中外的各种“运动”也是这样。

  夜云:原来如此。

  15

  辉:是的。另外,“人格健全”的人,也是最有资格说“自我感觉良好”的

  夜云:是的。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各方面做的不好却自我感觉良好”呢?

  辉:这,就是“觉悟”与“非觉悟”的区别

  夜云:怎么讲?

  16

  辉:“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就是“非觉悟”的人

  “自我感觉有些地方做的不错,但还有更多的方面做的不够好”的人,就是“觉悟”的人

  夜云:目测身边这样的人很少,太少了,基本都是一些“自我感觉超级良好,各方面都超级自信、超级自以为是”的人

  辉:是的。我们看真正的宗教者,以及人格健全者,就不会这样。

  17

  夜云:那么各方面都自以为是的人和各方面都“自以为非”(谦卑)的人相比,有什么实际区别呢?

  辉:各方面都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Ifeelgoodaboutmyself)的人

  其生活、人生会大起大落,烦恼不断、措手不及。

  因为,许多方面的不足和致命缺点、危机,他根本看不到。

  各方面都“自以为非”(谦卑)的人

  其生活、人生也会有波折,但会很小。且,其生活、人生各方面都会曲线上升。

  因为,生活和人生是由“各个方面”组成的,经常去反省和改进“各个方面”的人,其生活和人生当然就会平稳、向上,没有大的闪失。

  夜云:说的对

  局外人:说的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