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心灵知己】
1
夜云:其实没有“心灵知己”这个概念
辉:那到底有还是没有啊?
局外人:这个可以有
夜云:嗯,建立在基本人文及人性之上的,就是心灵知己,包括异性之间或同性之间。
辉:对呀,这不还是有么?
夜云: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是心灵知己。
建立在基本人文及人性之上的各种关系,
包括父母和子女,妻子和丈夫,老婆婆和儿媳妇,员工和老板,百姓和官员,朋友之间,
都应该互为”心灵之上的朋友”——心灵知己
辉:这个观点听起来比较烧脑,不过细想起来,还真的是这样的
夜云:但是
辉:我就说嘛,她接下来肯定有“但是”
2
夜云:凡是不建立在基本人文及人性之上的一切关系,
包括亲人间、朋友间,乃至于闺蜜或好基友间,都是一种“互相认同”的关系 ,并非是什么心灵知己。
按此标准,二位觉得有没有“心灵知己”这码事呢?
辉:说不好
局外人:有?还是没有呢?
夜云:应该是有的。
但我目测,起码这辈子,我们仨都不算心灵知己。
我们仨这辈子在周围的亲人和朋友之中,也很难遇到或发现这样的心灵知己关系。
辉:看来我和老婆之间还不是心灵知己
局外人:看来我和你之间也不是
辉:切
3
夜云:因此,古人才说,人生一世,得一知己足矣。
并非酒肉朋友就是知己
也并非夫妻一场就是知己
并非战友、同学或同事一场就是知己
心灵知己,是关于“基本人文及人性”的事儿,
不是什么小资概念或鸡汤,
更不是什么儿戏。
这是一件比较“严肃而美好”的事物,一般人没这个造化。
辉:讲的不错,学习了
局外人:看来我得去算一卦,看看我这辈子有木有这个命
四十四
【你的敌人和朋友都在镜子里】
1
夜云:有位知名作家邓刚老师写了本书叫《你的敌人在镜子里》,
他送给我一本,我看了一半,还是相当不错。
是本随笔或散文集,有生活、有幽默、有思想和启发。
辉:邓刚老师我知道,被评为“中国的海明威”
局外人:哦
2
夜云:此书我理解的意思是,凡是我们看不惯的或感到疑惑的各种人、各种事,
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有所体现,都有“影子”。
或者说,“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辉:是的,书名和内容很深刻
3
夜云:我想说的是,不仅仅是“敌人”在镜子里,“朋友”也在镜子里
辉:怎么讲?
夜云:我们看到不好的人和事,要敢于揭露我们自己;
当我们看到美好的人和事,我们也要热情地拥抱我们自己。
因为,每个人镜中的自己,都会有点缺点或卑鄙,也会有的温暖和美好。
拥抱这样的自己,比较真实,比较全面。
而仅仅去反省、检讨自己,未免有点“苦行僧”,这大可不必。
4
辉:有道理,每天应该用“无形的镜子”照照自己才好
局外人:我准备回家把所有镜子都砸了,因为我觉得我身上的各种毛病、缺点、狭隘、肮脏的地方太多
夜云:别砸,可以给我。也给二位推荐迈克尔.杰克逊的一曲《镜中人》,不错
辉:谢谢
四十五
【花为镜】
1
辉: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夜云:经过一年的酝酿,花开花落,时间很短,有的仅仅只开几个小时。
但花儿开的很灿烂,争奇斗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辉:您是想比喻人生吧?
2
夜云:是的,假如以百年来比喻人生的长度,那么我们身体和生理的最佳“花季”是25岁到30岁左右。
而作为“成熟而豁达的人生”,应该是在40岁左右。40岁之后,人就到了“凋谢期”
辉:嗯,但毕竟人的“花季”是五年,而花儿只有几个小时
夜云:是的,但,花落还会开,
且每年都有那么最美的几小时或几天。
而人生,虽然“花季”是五年,但百年之后,再也不能“绽放”了
辉:不对呀,不是有来世么?
夜云:即使有来世,我们今生也要“绽放”。如何“绽放”?怎样“绽放”?
3
辉:是的,今生不“绽放”,来世也够呛。
况且还不知道是否有来世。
夜云:“绽放的人生”,从来都是以人格健全为基础。
连“人”都不是,还谈何“绽放”?还扯啥?
辉:的确。看来人格健全真的很重要,是灿烂人生的基础的基础。
夜云:是的,正是此意
四十六
【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一样?为什么要听你的?】
1
夜云:假如我们的父母或伴侣是运动员,每天坚持跑一万米。
他们要求我们也跑一万米,这个我们可以不答应,
可以说“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一样?为什么要听你的?”
辉:是的
夜云:假如他们只要求我们“每天早晚跑两步”,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说上面的话。
因为,一是对我们好,二是我们能做到,三是我们应该做到,四是我们若做不到,最终受伤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
辉:道理的确如此。虽然我也不喜欢运动,但我不能对他们说上述的话
2
夜云:再比如,父母或伴侣是洁癖。
他们若要求我们也特别干净,那他们就是自以为是,我们不用听。
但他们若要求我们“把东西放回原位、保持基本的厨房、卧室、客厅和卫生间的整洁”,那么我们就要听。
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基础的规范和美学。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花五星旅店的价钱去住三星旅店?就是因为两个字:干净。
辉:是的
夜云:那么生活中也是这样。仅仅是动动手、动动脑子而已,把家里收拾成四星旅店总好于生活在二星或“地下旅馆”里。
辉:的确
3
夜云:还有,假如一个人常年守时,我们偶尔不守时他就大发雷霆,我们就可以用上面那句话去顶他。
但,假如我们经常不守时,经常拖延或迟到,那么,我们就没有权利说上面的话。
因为,“基本的守时”是人之常情,更是我们所崇拜的绅士、淑女的基本素养。
否则我们就没有权利崇拜他们。
辉:的确是这样
4
夜云:还有,假如我们的父母或伴侣是厨师,对我们的厨艺要求非常高,那么我们可以用那句话去反驳他们。
但,假如他们对我们的要求仅仅是“保持厨房的基本整洁,饭菜咸淡要差不多,剩饭剩菜要及时扔掉”等等,那么我们就没有权利用上面的话去反驳。
因为,好的饭菜以及洁净的厨房自己也喜欢,不好的饭菜和杂乱肮脏的厨房自己也烦。
辉:是的
5
夜云:再比如,假如一个老司机或赛车手嫌弃我们开车慢,我们可以不理他,可以用上面的话怼他。
但假如他要求我们“不能闭着眼睛开车”,那么我们就没有权利说那句话。
因为,这是开车的最基础。因为,若不听我们就会“倒霉”
辉:是的
6
夜云:假如,对方是一位人格健全的人,要求我们也往人格健全的方向走几步,我们就不能用上面的话去怼他“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一样?为什么要听你的?”。
因为,这是做人的最基础。
假如我们自己连“人”都不是,我们还扯啥?还怼啥?还恋啥爱?还结啥婚?赚啥钱?谈什么教育子女?谈什么吃喝玩乐?考啥研?考啥博士?还当啥老板或官员?
辉:你可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
该听对方什么,不该听什么,我们自己心里要有数。
别什么都听对方的,也别“我酷我自信”什么都不听对方的。
四十七
【人生答卷】
1
夜云:好人圈十年来,搞了许多活动。
有一次,我们向全国的网友发出了一份答卷,收到许多朋友的回复。
辉:都是哪些题?
夜云:哦,无非就是像《培根论人生》里面涉及的关于人生的各种话题。
说实话,有的题我也答不出来,或答不好。
但,这可以启发我和大家一起思考。
局外人:真心不错,大致都是哪些题目?
2
夜云:比如,真理是什么?如何看待死亡?
你喜欢什么样的父母?你希望你的子女怎样?
你想找什么样的伴侣?爱是什么?什么是人文精神?
如何才能做到心理健康?
什么是情商?
自以为是和自以为非的区别是什么?
...等等
辉:哇,这么多?有人认真回答么?
3
夜云:当然有了,大部分朋友的回答都是电子版的。
我印象中有三位朋友是手写的答卷,其中一位是在云南支教的老师,每个问题她回答的非常认真,我很受教育,很感动。
辉:的确
夜云:我后悔没有打印并保存下来,时间太久了,好人圈的人也太多,我也忘了她的联系方式。
辉:好遗憾
局外人:还有么?
4
夜云:嗯,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看待爱情与婚姻?
什么是勇敢?
什么是智慧?
国家是什么?
什么是美?
怎样读书?
如何分辨真诚和虚伪?
如何分辨智慧和愚昧?
如何辩证看中国?
如何辩证看美国?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等等
辉:其实,这些问题也是适合我的,我应该回答并思考
局外人:我也是
夜云:反正大致是这些问题吧,许多年了我都忘了哈。
还有许多朋友的答卷很精彩,我真应该都记录并保存下来
辉:哎,真遗憾。
不过可以理解,你们好人圈十年来搞了许多活动,来来往往许多朋友,你也没有精力记住所有的人和事
夜云:是的,收获和遗憾都有,也许这就是人生吧,哈哈
局外人:你们好人圈真是太棒了!
四十八
【假正经】
1
夜云:假如,一位台上的老师、官员或大师讲的头头是道,
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个人格扭曲、人格残缺的人,
那么,他在台上就是假正经,就是在放屁。
辉:是的
2
夜云:假如,一个人格扭曲的父母,
却要求孩子要“有点人样儿”,
那么他就是假正经。
辉:同意
4
夜云:假如,伴侣的一方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
却要求对方孝顺他的父母,
这就是假正经。
辉:对
5
夜云:假如,有的朋友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
还口口声声说你是他永远的好朋友,且绝对“够意思”。
这就是假正经。
辉:这是在说我么?
局外人:我觉得是说我
6
夜云:假如,一个老板连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关系都搞不好,
却许诺员工加薪或共渡难关什么的,
那就是假正经。
辉:的确,是否属于“假正经”,全看其“私下”或“关起门来”做的怎样,而不是看其“讲的如何”
局外人:有道理,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