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心灵知己】

  1

  夜云:其实没有“心灵知己”这个概念

  辉:那到底有还是没有啊?

  局外人:这个可以有

  夜云:嗯,建立在基本人文及人性之上的,就是心灵知己,包括异性之间或同性之间。

  辉:对呀,这不还是有么?

  夜云: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是心灵知己。

  建立在基本人文及人性之上的各种关系,

  包括父母和子女,妻子和丈夫,老婆婆和儿媳妇,员工和老板,百姓和官员,朋友之间,

  都应该互为”心灵之上的朋友”——心灵知己

  辉:这个观点听起来比较烧脑,不过细想起来,还真的是这样的

  夜云:但是

  辉:我就说嘛,她接下来肯定有“但是”

  2

  夜云:凡是不建立在基本人文及人性之上的一切关系,

  包括亲人间、朋友间,乃至于闺蜜或好基友间,都是一种“互相认同”的关系 ,并非是什么心灵知己。

  按此标准,二位觉得有没有“心灵知己”这码事呢?

  辉:说不好

  局外人:有?还是没有呢?

  夜云:应该是有的。

  但我目测,起码这辈子,我们仨都不算心灵知己。

  我们仨这辈子在周围的亲人和朋友之中,也很难遇到或发现这样的心灵知己关系。

  辉:看来我和老婆之间还不是心灵知己

  局外人:看来我和你之间也不是

  辉:切

  3

  夜云:因此,古人才说,人生一世,得一知己足矣。

  并非酒肉朋友就是知己

  也并非夫妻一场就是知己

  并非战友、同学或同事一场就是知己

  心灵知己,是关于“基本人文及人性”的事儿,

  不是什么小资概念或鸡汤,

  更不是什么儿戏。

  这是一件比较“严肃而美好”的事物,一般人没这个造化。

  辉:讲的不错,学习了

  局外人:看来我得去算一卦,看看我这辈子有木有这个命

  四十四

  【你的敌人和朋友都在镜子里】

  1

  夜云:有位知名作家邓刚老师写了本书叫《你的敌人在镜子里》,

  他送给我一本,我看了一半,还是相当不错。

  是本随笔或散文集,有生活、有幽默、有思想和启发。

  辉:邓刚老师我知道,被评为“中国的海明威”

  局外人:哦

  2

  夜云:此书我理解的意思是,凡是我们看不惯的或感到疑惑的各种人、各种事,

  其实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有所体现,都有“影子”。

  或者说,“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辉:是的,书名和内容很深刻

  3

  夜云:我想说的是,不仅仅是“敌人”在镜子里,“朋友”也在镜子里

  辉:怎么讲?

  夜云:我们看到不好的人和事,要敢于揭露我们自己;

  当我们看到美好的人和事,我们也要热情地拥抱我们自己。

  因为,每个人镜中的自己,都会有点缺点或卑鄙,也会有的温暖和美好。

  拥抱这样的自己,比较真实,比较全面。

  而仅仅去反省、检讨自己,未免有点“苦行僧”,这大可不必。

  4

  辉:有道理,每天应该用“无形的镜子”照照自己才好

  局外人:我准备回家把所有镜子都砸了,因为我觉得我身上的各种毛病、缺点、狭隘、肮脏的地方太多

  夜云:别砸,可以给我。也给二位推荐迈克尔.杰克逊的一曲《镜中人》,不错

  辉:谢谢

  四十五

  【花为镜】

  1

  辉: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夜云:经过一年的酝酿,花开花落,时间很短,有的仅仅只开几个小时。

  但花儿开的很灿烂,争奇斗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辉:您是想比喻人生吧?

  2

  夜云:是的,假如以百年来比喻人生的长度,那么我们身体和生理的最佳“花季”是25岁到30岁左右。

  而作为“成熟而豁达的人生”,应该是在40岁左右。40岁之后,人就到了“凋谢期”

  辉:嗯,但毕竟人的“花季”是五年,而花儿只有几个小时

  夜云:是的,但,花落还会开,

  且每年都有那么最美的几小时或几天。

  而人生,虽然“花季”是五年,但百年之后,再也不能“绽放”了

  辉:不对呀,不是有来世么?

  夜云:即使有来世,我们今生也要“绽放”。如何“绽放”?怎样“绽放”?

  3

  辉:是的,今生不“绽放”,来世也够呛。

  况且还不知道是否有来世。

  夜云:“绽放的人生”,从来都是以人格健全为基础。

  连“人”都不是,还谈何“绽放”?还扯啥?

  辉:的确。看来人格健全真的很重要,是灿烂人生的基础的基础。

  夜云:是的,正是此意

  四十六

  【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一样?为什么要听你的?】

  1

  夜云:假如我们的父母或伴侣是运动员,每天坚持跑一万米。

  他们要求我们也跑一万米,这个我们可以不答应,

  可以说“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一样?为什么要听你的?”

  辉:是的

  夜云:假如他们只要求我们“每天早晚跑两步”,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说上面的话。

  因为,一是对我们好,二是我们能做到,三是我们应该做到,四是我们若做不到,最终受伤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

  辉:道理的确如此。虽然我也不喜欢运动,但我不能对他们说上述的话

  2

  夜云:再比如,父母或伴侣是洁癖。

  他们若要求我们也特别干净,那他们就是自以为是,我们不用听。

  但他们若要求我们“把东西放回原位、保持基本的厨房、卧室、客厅和卫生间的整洁”,那么我们就要听。

  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基础的规范和美学。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花五星旅店的价钱去住三星旅店?就是因为两个字:干净。

  辉:是的

  夜云:那么生活中也是这样。仅仅是动动手、动动脑子而已,把家里收拾成四星旅店总好于生活在二星或“地下旅馆”里。

  辉:的确

  3

  夜云:还有,假如一个人常年守时,我们偶尔不守时他就大发雷霆,我们就可以用上面那句话去顶他。

  但,假如我们经常不守时,经常拖延或迟到,那么,我们就没有权利说上面的话。

  因为,“基本的守时”是人之常情,更是我们所崇拜的绅士、淑女的基本素养。

  否则我们就没有权利崇拜他们。

  辉:的确是这样

  4

  夜云:还有,假如我们的父母或伴侣是厨师,对我们的厨艺要求非常高,那么我们可以用那句话去反驳他们。

  但,假如他们对我们的要求仅仅是“保持厨房的基本整洁,饭菜咸淡要差不多,剩饭剩菜要及时扔掉”等等,那么我们就没有权利用上面的话去反驳。

  因为,好的饭菜以及洁净的厨房自己也喜欢,不好的饭菜和杂乱肮脏的厨房自己也烦。

  辉:是的

  5

  夜云:再比如,假如一个老司机或赛车手嫌弃我们开车慢,我们可以不理他,可以用上面的话怼他。

  但假如他要求我们“不能闭着眼睛开车”,那么我们就没有权利说那句话。

  因为,这是开车的最基础。因为,若不听我们就会“倒霉”

  辉:是的

  6

  夜云:假如,对方是一位人格健全的人,要求我们也往人格健全的方向走几步,我们就不能用上面的话去怼他“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一样?为什么要听你的?”。

  因为,这是做人的最基础。

  假如我们自己连“人”都不是,我们还扯啥?还怼啥?还恋啥爱?还结啥婚?赚啥钱?谈什么教育子女?谈什么吃喝玩乐?考啥研?考啥博士?还当啥老板或官员?

  辉:你可别说,还真是这么回事。

  该听对方什么,不该听什么,我们自己心里要有数。

  别什么都听对方的,也别“我酷我自信”什么都不听对方的。

  四十七

  【人生答卷】

  1

  夜云:好人圈十年来,搞了许多活动。

  有一次,我们向全国的网友发出了一份答卷,收到许多朋友的回复。

  辉:都是哪些题?

  夜云:哦,无非就是像《培根论人生》里面涉及的关于人生的各种话题。

  说实话,有的题我也答不出来,或答不好。

  但,这可以启发我和大家一起思考。

  局外人:真心不错,大致都是哪些题目?

  2

  夜云:比如,真理是什么?如何看待死亡?

  你喜欢什么样的父母?你希望你的子女怎样?

  你想找什么样的伴侣?爱是什么?什么是人文精神?

  如何才能做到心理健康?

  什么是情商?

  自以为是和自以为非的区别是什么?

  ...等等

  辉:哇,这么多?有人认真回答么?

  3

  夜云:当然有了,大部分朋友的回答都是电子版的。

  我印象中有三位朋友是手写的答卷,其中一位是在云南支教的老师,每个问题她回答的非常认真,我很受教育,很感动。

  辉:的确

  夜云:我后悔没有打印并保存下来,时间太久了,好人圈的人也太多,我也忘了她的联系方式。

  辉:好遗憾

  局外人:还有么?

  4

  夜云:嗯,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看待爱情与婚姻?

  什么是勇敢?

  什么是智慧?

  国家是什么?

  什么是美?

  怎样读书?

  如何分辨真诚和虚伪?

  如何分辨智慧和愚昧?

  如何辩证看中国?

  如何辩证看美国?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等等

  辉:其实,这些问题也是适合我的,我应该回答并思考

  局外人:我也是

  夜云:反正大致是这些问题吧,许多年了我都忘了哈。

  还有许多朋友的答卷很精彩,我真应该都记录并保存下来

  辉:哎,真遗憾。

  不过可以理解,你们好人圈十年来搞了许多活动,来来往往许多朋友,你也没有精力记住所有的人和事

  夜云:是的,收获和遗憾都有,也许这就是人生吧,哈哈

  局外人:你们好人圈真是太棒了!

  四十八

  【假正经】

  1

  夜云:假如,一位台上的老师、官员或大师讲的头头是道,

  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个人格扭曲、人格残缺的人,

  那么,他在台上就是假正经,就是在放屁。

  辉:是的

  2

  夜云:假如,一个人格扭曲的父母,

  却要求孩子要“有点人样儿”,

  那么他就是假正经。

  辉:同意

  4

  夜云:假如,伴侣的一方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

  却要求对方孝顺他的父母,

  这就是假正经。

  辉:对

  5

  夜云:假如,有的朋友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

  还口口声声说你是他永远的好朋友,且绝对“够意思”。

  这就是假正经。

  辉:这是在说我么?

  局外人:我觉得是说我

  6

  夜云:假如,一个老板连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关系都搞不好,

  却许诺员工加薪或共渡难关什么的,

  那就是假正经。

  辉:的确,是否属于“假正经”,全看其“私下”或“关起门来”做的怎样,而不是看其“讲的如何”

  局外人:有道理,受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