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林子寻的爷爷,在林子寻历年来走访的成长背景不同的老一代人中,对他的评价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多彩的很。

  非亲非故的老一代家乡人,年轻时听上一代人讲的较多的是这个林大老爷早先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后来败家了,反而做了点善事。

  他的叔伯子侄们,有的说他天资聪颖,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但时运不济;有的说他吃喝嫖赌,一应俱全;有的说他风流蕴藉,花天酒地;有的说他虽饱读诗书,却玩世不恭;有的说他痛恨民国腐败,晚年看到了光明,为抗战做了一些事情。

  时任当地抗日民主政府的离休老同志们,却众口一词地肯定他是开明士绅,有民族气节,为抗战、为民族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这真是应了苏东坡的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际上,从哲学层面,也可以很好地诠释,因为走访的人背景不同,或认知或视角或参照点也会存在不同,自然认识也就不同,自然也就存在哲学层面的差异。所以,不同的看法都只是反映了事情的一个方面,都存在以偏概全。但,把这些不同的认识汇拢起来,不就是一个立体的人,一个真实的爷爷吗!

  怎么看待这个有着复杂经历的爷爷呢?

  王尔德说:“Every saint has a past and every sinner has a future.”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林子寻认为,看待一个历史人物,最大的认知误区就是自觉不自觉地用“届时”看“往时”, 不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脱离历史背景,去苛求于前人。

  林子寻认为,正确地看待一个人,包括历史人物,从哲学层面看,都应该从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去认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去分析,从不同视角去审视。因为,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善或恶,有时错综复杂,难以分辨,所以不要用今天的价值观去轻易做以判断。

  随着走访的深入,林子寻隐约感到自己,从原本对爷爷混沌的认识,渐渐轮廓分明了。那就是,爷爷从吃喝嫖赌到实业救国的理想破灭;从在旧制度中苦闷、挣扎,到看到光明,继而去身体力行,不就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爱国的知识分子和民族工商业者曲折新生的一个缩影吗?!

  站在时代的大格局下,林子寻想起了尼采的那句名言:“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


  作者曾问林子寻,你的祖上横行乡里吗?

  他说,可能由于年代久远,无人提及,他也不好妄自揣测。但按古训“上梁不正下梁歪”,从他爷爷青少年时的行为溯源,祖上应该具有人性上的多重性(格)。

  林子寻的太奶,婚后不育,经中医大家调理,十年头才喜得贵子(爷爷)。可以想见,天资聪颖的爷爷做为大宗宗子【注:即一族中的长房长孙】,祖上自然殷切甚高;再加上而立之年方得的头生子,父母和长辈自然宠爱有加,娇惯纵容。于是,青少年时期的爷爷在以上的历史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沾染恶习,反倒令人生疑了,是不?林子寻想。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