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当地低产作物和老品种
为高产作物杂交种和新品种
实验区属地多人少,广种薄收地区,以旱灾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农民群众在长期抗灾生产中积累了一整套适应自然避免灾害的措施。在种植业作物构成上以早熟作物为主,在品种选择上,广泛使用生育期短的,生产力低的当地农家老品种,有的品种应用了几十年,有的甚至传宗接代,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和传统耕作制度。针对当地应用主要粮油作物品种的实际,进行了主要粮油作物品种筛选试验,同时也进行了主要作物自然降水生产效率的测定。
玉米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正规田间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证明:玉米单交种(丹玉13)比当地“小八趟”老品种极显著增产,其产量通过变量分析差异极其显著,丹玉13比“小八趟”增产66—71.2%,比当地的白玉米增产70.5%。
高粱在正规田间试验中,“辽杂1号”比当地老品种“小黑壳”增产也十分显著,可增产79.9%。
谷子、向日葵、花生、小豆、绿豆、芝麻等作物,通过更换新的优良品种,均比当地老品种增产20%左右。
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几年来,大面积引进推广“两杂”新品种,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目前“两杂”面积占该作物的90%以上,老品种除特殊用途外,基本进行了更新。
为了测定主要作物自然降水生产率,1987—1988年我们在实验区进行了正规田间观测,从4—9月生育期内在同样数量自然降水和田间管理条件下,测定不同作物不同土壤肥力基础上其生产潜力。其结果:杂交玉米在高肥区1mm降水可生产1.01公斤籽实,中肥区生产0.84公斤籽实:杂交高粱在高肥区1mm降水生产0.89公斤籽实,在高肥区1mm降水生产0.46公斤籽实,在中肥区1mm降水生产0.45公斤籽实。高产作物比低产作物产量差异极其显著,可见扩大高产作物的重要意义。
作物结构的调整和品种的更新涉及到多种因素。实验区作物结构改变和品种更新取得成功是“六项技术改革”综合运用的结果。在这项改革推广过程中又继续深入探讨了高产良法。即“六增措施”:第一是增加高产作物高粱、玉米面积;第二是因地制宜,以肥保密,增加单位面积株数;第三根据土壤普查结果和我们的田间试验证明实验区是贫磷区,施用磷肥有明显的保苗、发苗、增产作用,提出增施磷肥;第四根据实验区机械力量,只能三年翻一次地达不到隔年翻地的要求,提出增加机翻地面积;第五根据我们施用农肥试验,增加农肥或秸秆沤制还田起到了以肥调水、抗旱、保增产作用,提倡增施农家肥;第六根据实验区复杂的地形,局部可以打井种麦,提出有条件地方打小井种麦套种玉米,增加复种指数。
在“七五”期间,改当地低产作物、老品种为高产作物、杂交种或新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增产作用。“八五”期间“六增”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改浅播为适宜深播及时镇压保墒
实验区是典型的风沙半干旱区,它的一切农业措施,都不能脱离抗旱保墒这个中心。尤其是播种至出苗阶段是全年的重点。试验证明,适时早播,缩短播期是保苗的关键。为了保苗,还要辅以其它提高播种质量技术措施,如在播种深浅上及时镇保填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研究。
播种深浅方面的研究结果证明:各作种物播种深浅同出苗天数呈正相关;保苗率与产量也呈正相关。
玉米适宜播深试验:以9cm为最佳播深,比浅播或过深播增产3.23—25、86%;高粱适宜播深为5cm,比过浅或过深增产5.53—25.86%;向日适宜播深为6cm比过浅或过深播增产1.67—18.72%、三种作物最佳播深平均比过去当地习惯播深增加3cm过去播种深度是在等雨晚播,应用当地老品种的环境中形成的。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后已不能适应,因之,必须改革。通过大面积的验证已获得明显保苗效果。
及时镇压与保苗关系的研究:
实验区目前覆土镇压工具仍为传统的方法和工具尚达不到科学要求。
覆土工具仍延用弓字形“簸收”,一遇坷垃就覆土不严,而且厚薄不均。镇压方法仍用石制的蛋磙子,一遇坷垃或茬头就上下跳动,漏压处一般占20%,这些都是跑墒不保苗的重要因素。在没有机耕系列条件时应改革镇压方法,采取里外踩格子的办法是最理想的增加土壤的紧实度的可靠办法,利用这种镇压方法试验结果如下:
踩格子有利于保墒保苗,增产效果明显,而且两种试验结果趋于一致。以踩里外格子效果最好,其次是踩里格子辅以石蛋磙子表面镇压,再次踩外格子辅以石蛋磙子镇压,最差的是不踩格子只用石蛋磙子镇压(表4)
(表4略)
在春风大,土壤水分少,但冻土层尚未化通,实行早播的条件下,踩格子不仅有保墒的作用,而且还有提墒的作用,在实验区内1988—1989年连续两年做了大量的定点调查研究,其结果见表5、6
(表5、6略)
从表5、表6可以看出在风沙半干旱地区播种时开沟后及时覆土和采取踩格子镇压方法是保苗的重要作业环节。
综上所述,播种深浅、踩格子、及时覆土等措施,看起来都是小措施,但能起大作用。这些小措施春旱地区不可忽视。我们认为这样并非是小题大作,过去是有题未做。据调查播种时采取镇压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踩格子,能使过松的表层土壤达到适宜的紧密度,并有返湿的作用,将种子与湿土紧密相连,有利于种子的吸水萌动。踩格子是春旱借墒保墒的有效措施,在风沙半干旱地区我们认为:“小苗出的好不好,全靠踩格两只脚”。
五、改第一次趟地为深松土
在半干旱地区中耕松土是增产,还是减产,是增墒还是减墒,在学术界有过争论。据此,我们结合实验区的实际,进行了正规试验。试验的指示作物为玉米,机械播种,行株距为2.1尺×1.0尺,随机排列,三次重复,于播后45天(5叶期)进行深松土试验处理。
试验结果证明,只在中耕深松的时期,方法得当,可以明显地减少大雨或暴雨期地面径流,通过疏松的土壤让雨水大量下渗达到贮水的深层。
深松处理分15、20、25cm深度和未深松的对照区。凡深松的三个处理均比对照区增产。其增产幅度为7.2-10.8%之间。三个深松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从深松处理定期测定说明:不同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均明显增加,土壤容重明显下降。十次测定结果0—10cm土壤含水量平均比对照区增加0.58—1.55%,10—2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增加1.53%,20—3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增加0.77-1.41%。秋季9月20日测定三种深松处理0—10cm含水量,平均比对照区增加0.59—3.34%,10—2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增2.09—2.51%,20—30cm土壤含水量对照区增加1.05-4.75%,深松的增加效果十分明显。可见,在雨养农业地区是一项重要蓄墒措施,其蓄墒的关键时间是多雨期。7月19日连续24小时自然降水达100mm,于7月24日测定,0—30厘米土层内土壤水分比对照区多贮水分。结果是:深松15cm处理比对照区增加2.49%,即每亩多贮7m3水;20cm处理比对照区增加3.23%,即每亩多贮10m3水;5cm处理比对照区增加2.33%,即每亩多贮7m3水。综上所述,深松土在雨养农业地区是一项“闲水忙用,春墒伏贮”的重要有效措施。试验结果也突出指出,深松不论是否打破犁底层都能达到贮伏雨抗春旱的作用。据此没有机械深松条件的地方改第一次畜力趟地为“深刨”或改换能松土而不翻土的畜力工具就可以同样达到贮水的目的。
六、改年年翻地和春整
地为隔年翻地和秋整地
一年一季作物的北方一般多提倡在秋季连年翻地。机翻地是农业增产不可忽视的增产措施。但在风沙半干旱地区,既要翻地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熟化土壤给作物生长创造一个根深叶茂的土壤环境,又要防止喧土层严重失墒和严重风蚀,这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来冬春自然降水就少,再加上风沙危害,加剧了春旱,尤其是适宜播期的四月六级以上的大风平均多达13.3次,这是个实际问题。为测定其土壤风蚀程度,进行了三年风蚀定位观测。
每年从11月开始到翌年的4月末为止,于机秋翻、耙茬、留茬三种处理田块分别定点、定位、定时观测风蚀状况。
三年来,冬春五级以上的大风均达20次以上,最大风速14米/秒,持续时间短者几小时,长者达48小时以上。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土壤风蚀程度同耕作方法密切相关,秋翻地块未进行翻耙压连续作业的地块一个冬春,表土被风吹走,平均1.0cm,按表土养分测定计算,每亩损失氮5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有机质100公斤,损失表土1万公斤。
( 表7略)
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耕作方法,风蚀程度差异很大,秋翻地未进行连续作业处理,土壤疏松造成易受风蚀的条件,秋耙茬比秋翻地土壤疏松、细碎,更易风蚀,但秋翻连续作业土壤虽疏松但通过耙压,土壤孔隙小较紧密明显减轻了风蚀。春耙茬,在时间上躲过冬季和早春的大风随耙随整地随播种风蚀程度基本接近了留茬处理。
根据耕作保墒试验和风蚀定位观测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在风沙半干旱地区在同一块耕地上,为加深耕层,熟化土壤,防止土壤板结,提倡隔年翻地,不提倡连年翻地,而且要求翻耙压连续作业,在允许条件下,春耙连续作业,可以耙代翻。
提倡隔年翻地的理论根据,除防风蚀、保墒情之外,也鉴于机翻地有一年后效。利用翻地后效,可以协调风沙半干旱地区土壤耕作中的矛盾。表8两种处理都是在一个地块头一年翻地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作了列区重复。
(表8略)
经过变量分析,结果差异不显著,在头年翻地条件下,第二年连续翻地的和不翻地只耙茬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后效作用,为协调风沙半干旱地区的土壤耕作利弊矛盾可以提倡隔年翻地。
实验区的传统耕作习惯,秋收后田间农活停止没有秋整地的习惯,将田间农活全部放在春季。早播和春整地、春挑茬、春送粪,发生了争劳力、争时间的尖锐矛盾,为此做了不同整地方法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秋整地不仅可以减轻春季农活的矛盾,最主要的是: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且可省工、保墒。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法,四次重复,平地,前茬为高粱,指示作物为玉米,共分五个处理:
A、机秋翻、秋耙压、秋做垅、秋镇压:
B、机秋翻、春耙压、春做垅、春镇压;
C、畜力秋挑茬、秋做垅、秋镇压;
D人力秋刨茬、秋镇压;
E、人力春刨茬;
试验结果:不同处理春季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以马犁做垅、秋镇压和机秋翻连续作业两个处理,保墒效果最好。在头年11月—翌年4月15日降水仅0.3mm,4月16日—5月11日四次降雨12.5mm,其中4月27日最大一次为8.2mm条件下,0—40cm三个层次的土壤含水量A、B、C、D四个处理比春刨茬处理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1.6—2.1%和0.7—1.8%。c—4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高出2.9%和2.0—2.6%。详见表9
(表9略)
不同整地方法对播种后的地表状况影响(表10)。从4月25日测定的地表坷垃数量可以看出,不论是大(直径>10cm)、中(直径5—10cm)、小(直径3—5cm)坷垃数量,还是坷垃总量都是秋整地处理的最少。
(表10略)
注:4月25日测定,每个重复测定面积为6M2
不同整地方法对玉米出苗率影响,表11列出两次检查结果:秋挑茬、秋做垄,秋镇压处理出苗最好。从总体上看凡是秋整地处理的总出苗率高,这与地表垃数量呈负相关,与0—10cm土层土壤水分呈正相关。
(表11略)
五种整地方法中,四种秋整地方法与传统的春刨茬的春整地方法相比,都有提高播种至出苗阶段0—40cm土壤含水量和增产作用。
秋整地除了本研究结果已反映出来的春抗秋保、表土细碎、抗旱保苗等好处外,秋整地有春耕秋备,争得农时,能为早播提供保证条件。
试验结果:各种秋整地形式均能提高作物播种前直至出苗后0—20cm土壤含水量,秋翻秋挑茬比对照提高1%,秋刨茬提高0.5%,秋整地比春整地减少播种后地面坷垃的数量。机械作业之间对比秋整比春整下降416个%/M2,畜力作业之间对比秋整下降255个/M2。秋整地比春整地能够提高作物出苗率12%,秋刨茬可提高出苗率7%。各项试验结果证明:改年年翻地和春整地为隔年翻地和秋整地是实验区土壤耕作上一项重大改革,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欢迎。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技术六项改革”是针对实验区的生产实际问题,以提高自然降水生产效率为核心的重大改革。这是一个投资少、简而易行、行之有效、效益高的增产技术体系,“六项改革”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发挥整体效益,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较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