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德善篇(十三):“顺耳、养眼”的公益广告更入心】

  在美丽的春天里,春草绿,春柳扬。一名端庄、美丽的女教师,正在给两个学生讲述“中国何以强,缘有共产党”的故事。教师讲的句句在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幅画绘声绘色,令人赏心悦目。画面下,“人类何以站得直,因为有脊梁。中国何以无比坚强,因为有共产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的脊梁。洪水冲不垮,地震压不弯!咱跟定共产党,攻坚克难,团结一心建设美丽新家园”的微点评,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国人心随画动,认真思索,团结奋进。(哈尔滨文明网)

  这一公益广告,表述的内容听着顺耳,看着养眼,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与公众利益、需求合拍,激起了共鸣。顺耳、养眼,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公益广告,如同锦上添花。更能深入人心,公众喜闻乐见。更具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事实证明,好的公益广告,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顺耳,二是养眼,三是与时俱进。那么,顺耳、养眼与时俱进的公益广告,与传统的公益的宣传方式和效果有什么区别?又该怎样创作呢?我们一起看看:顺耳,就是改变指令性、灌输式的宣传,开展感化性、启发式的教育。过去,人们习惯于说“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话,常常把“确保完成……”“坚决实现……”“要……”“不要……”作为常用语,语言直白、生硬,让人听了很不舒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现在,宣传者与公众换位思考,和颜悦色,摆正关系,达到和谐统一。“你……我……”“爱……情……”成了关键词,讲道理,讲感情,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作用更好。

  养眼,就是改变“大字块”“红海洋”等传统的宣传模式,选择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为载体开展教育。过去,人们大都习惯于涂鸦,到处刷大字块,贴红标语。样式单调,感观不美。政治色彩太浓,话语极端,缺少人情味,宣传效果不明显,社会影响力也小。现在,国人共创精神文明,公益广告顺应民意,花样迭出,情深意浓,吸人眼球,令人过目不忘,浮想联翩,增添了感召力。

  与时俱进就是与时代同步,与公众同心,说出公众心里话。当年,红军的“大字块”,涂鸦在墙壁、石崖,“打土豪,分田地”“唤起工农千百万”,推翻了旧中国。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红色标语满街挂。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表达国人对党谢恩的心愿。

  改革开放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传统媒体迅猛发展,多形式、立体化,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图文并茂,音像俱佳,令人耳目一新,心灵震撼。更加信心满怀,去圆中国梦。(哈尔滨文明网2013年7月24日首发,中国文明网首页深度评论专栏报题,文明评论版转发,福建文明风再转发)


  【弘扬德善篇(十四):诚信得“好报”真情暖人间】

  在北京打工的女孩石芳丽骑电动车经过燕郊的一个路口时,将古稀老人韩健撞倒。事发后,她立即求路人帮忙,及时送老人就医,并主动担当自己的责任。当她得知,老人出院后还需要有人照顾时,就辞去工作,打算陪护老人。老人及其家人被女孩的行为所感动,不仅放弃索赔,还帮助她找到了一份更好的新工作。(老年日报)

  打工妹不慎将老人撞倒之后,选择了及时救人,既主动认错,勇于承担责任,i又让远在家乡的父亲送来救治老人的住院押金。她的行动,彰显了诚实守信的精神,赢得了老人及其家人的理解和谅解,诚信的女孩得到意想不到的“好报”。

  撞人,本是一件复杂的事,撞人者与被撞者常常为赔不赔,赔多少,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对簿公堂。打工女孩讲诚信,主动承担责任。换来了被撞老人的一家人为女孩献爱心的结局,张扬了社会正能量,给力社会文明,给公众留下有益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增加,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不同。凡是当事人敢于担当责任,认错服法,大都得到合理解决。而个别选择逃逸的司机,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小事变大事,最终都受到法规的严惩。打工妹肇事后,讲诚信,赢得好回报的故事,告诉人们,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建设和谐社会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缺少诚信,遇事先逃避自己的责任。甚至有犯糊涂的老人,跌倒在地后,不分青红皂白,先抓“垫背”“讹”人,让好人伤心。现在社会出现了“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的争论。

  扶不扶倒地老人,显然是个简单的问题。“老人倒地该扶”,是一个不用争论的道理。面对倒地老人,如果没人主动先伸手,大家都会犹豫不前,成为围观者。如果有人伸出手,周围的人也会受感动,尽力相助,成为助人者。如果社会多些诚信,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现象就会少发生,或不发生。

  人人都要讲诚信,献爱心,主动伸手助人。当然,老人的身体大都不是很好。他摔倒在了地上,如果你扶的方式不对,就可能导致他的二次伤害,老人“犯糊涂”,误判也是可能的。因此,既要及时救人,又要保留护现场证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诚信就是一块试金石。公众通过它看到了美与丑,分清了诚实与虚伪,守信与失信。因此,我们不论遇到什么情况,有了诚信行动,就会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增强互信,给力社会文明。(哈尔滨文明网2014 年2月25日首发,中国文明网转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