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德善篇(三):把美德的温暖送给亲人】

  阳江市公安局巡警支队一大队队长李宗权,十几年如一日,时刻都在播撒美德阳光,把温暖送给亲人。作为丈夫,他面对身患癌症的妻子,不离不弃,温柔呵护,与妻子一起战胜病魔;作为同事,他面对遇到困难已故战友的家属,无私帮助,践行承诺,使战友家属走出困境。他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让两个家庭都充满春天般的温暖。(中国文明网)

  李宗权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一边关爱照顾患重病妻子,一边无私帮助遇到困难的战友家庭,从未向组织叫过一次苦、伸过一次手,误过一天的工作。李宗权用自己努力和付出,播撒美德阳光,诠释了夫妻爱、战友情的内涵,大写了人间真情,给生活中遇到“严寒”的亲人和朋友送去温暖,给社会带来和谐。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李宗权勇敢冲向前,迎战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与死神搏斗,勇救爱妻?是什么力量让李宗权在自己身处困境的情况下,还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一个同样遇到困难的战友家庭?李宗权回答的很筒单:这是兑现对爱人的承诺,也是为了践行战友临终前的嘱托。

  人要站得挺直,就必须有坚强的脊梁。美德就是好人的脊梁,有了这样的脊梁,就有用不完的力量,就能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战胜困难的正能量。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天灾人祸像魔鬼,欺软怕硬,无孔不入,随时可能降临,让每个人都无法预测。不论你是年老年少,男人女人,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选择明哲保身,低头弯腰逃避,很可能是祸不单行,引发更大的灾难。如果能像李宗权那样,挺起美德脊梁,坚定不移向前冲,勇于担当和拼搏,去播撒美德阳光,把温暖送给亲人。就必然会更大地发挥正能量,战胜一个又一个的魔鬼。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好丈夫”李宗权的行动,再次告诉我们:一个有美德的人,就像一棵大树,他的身边必是一片绿荫;一群有美德的人,就像一片森林,必能挡住风沙,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人人都做有美德的人,社会就时时、处处都有美德的阳光,人间就是温暖的春天,美好的乐园。(哈尔滨文明网2015年11月6日首发,中国文明网转发)


  【弘扬德善篇(四):“能做就做”不求“掌声”】 

  哈尔滨博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秀芳,从山东乡下,跑到哈尔滨“闯关东”。靠白手起家,脚踏实地创业。经过14 年奋斗,完成了从打工妹到汽车销售企业家的“屌丝逆袭”。她知恩图报,用“能做就做”的实际行动,累计捐款150 万元,帮助上万人。写就了一个积德行善的好人形象。(哈尔滨文明网)

  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成了大款。也有很多人没能摆脱贫困,需要社会扶贫助困。面对这样的现实,良莠不齐的大款们,思想也发生了两极分化:刘汉等一类人,或沽名钓誉,不惜一掷千金,买红顶帽子当保护伞;或花天酒地,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或煞费苦心、谋取不义之财……他们失德失信、为富不仁,败坏社会风气,最终身败名裂。与刘汉之流的大老板截然不同,“年轻时吃过苦,一心想回报社会”的贾秀芳,却把有限的钱拿出来,“能做就做”,扶贫助困,传递正能量。

  2000 年初冬,只有26 岁贾秀芳,跟着区妇联干部,走访贫困户时,她看到,一个捡废品的男人与患神经病的媳妇,养育一个小姑娘,无钱供其上学……贾秀芳的心被打动了。虽然公司起步不久,资金紧缺,她还是拿出500元钱,资助小女孩入了学。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捐款数额由少到多。还成立了“贾秀芳救助贫困妇女儿童基金”,不论自己遇到什么困难,她扶贫的行动不停。14 年来,她先后捐款达1500余万元,帮助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和贫困大学生上万人,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正反两个案例,用无言的事实告诉人们,衡量一个人贡献的尺子,不是掌声大与小,不是捐善款多与少。关键在“能做就做”、锲而不舍地坚持。

  贾秀芳默默地做着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并觉得“能做就做就像伺候自己的父母一样,做得再好,也不需要别人鼓掌”。

  积德行善,需要“能做就做”的行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和正能量。能做就做是文明社会难能可贵的善行,彰显奉献的精神,有力传递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哈尔滨文明网2015年3 月9 日首发,中国文明网头题转发时,标题改为“能做就做是可贵的善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