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张绍俊:为最后一名烈士王永仁做花圈

       时为新疆军区步兵学校勤务连战士,简介详见编委会成员介绍。

       铁列克提战斗发生后,军区命令我们步兵学校勤务连全员开拔到塔城前线步兵改编炮兵,军区从陆军八师调来18 名炮兵班长作为炮兵骨干。新成立的炮兵营共有18 门85加农炮。要不了那么多人,我和另外10 名战友被补充到刚打完仗的步兵第四营一连,当时驻托里反修中学进行战后修整,初去印象最深的是因战斗失利,士气低落,早操人员不齐,喊番号不响亮,唱歌没有声音。同驻一起的友邻部队口号声震山岳、战歌嘹亮,服装统一。再看我们出操时有的穿步兵服,有的穿骑兵服,有的穿发白的人字呢,还有少量穿的确良服,真是五花八门,有几名参战人员打仗时衣服上血迹还未洗干净,特别显眼,我心想打仗拼死也要打胜仗。

       1969 年10月29 日,两辆卡车将最后一名烈士遗体拉回停在院子里,我爬到车箱上,因天黑只能看到棺木,这位烈士遗体战后在野外晒了2个多月才被找到。夜里10点多,连里交给我们班一个紧急任务,让赶快扎一个花圈,明天开追悼会用。班长立即带几个人去找材料扎花圈,到托里县城找了一圈连树枝都未找到,当时县城才二、三千人,一条街,一个商店,全城都是土房子,连一棵树也没有,这怎么办?突然一个战友说白天上街看到有一个迎国庆扎的松树彩门,现在节日过去一月了,应该可以拆!于是大家跑到彩门处拆一大堆青松树枝抱回,不一会扎了个青松大花圈,绿绿的真好看。但只有圈没有花不行,当时的托里中学,因文革停课,教室成了军营,住着304部队营部和一连,还有新疆军区通信团一个连。官兵们快11月份还都铺着麦草睡觉,薄薄的每晚都是透背凉,连一块床板也没有,很艰苦。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既然明天开追悼大会,那兄弟部队也一定会扎花圈。当时新疆两级军区前指设在东方红小学,还有高炮营,汽车连,通信团的有线、无线连,151野战医院二所和警卫部队。我们急忙赶到前指,看到151野战医院一群女兵正在扎花圈。听说烈士就是我们连队的战友,女兵们不仅借纸还教我们怎么做花,回去大家一起动手将做好的纸花扎到青松树枝花圈上还真好看。因不知道烈士姓名和没有笔墨写挽联,于是又分头去找问。经过大半夜的折腾,总算圆满完成了任务。第二天托里县军民在烈士陵园开了追悼大会,我们做的青松花圈上扎着大白花和大黄花,花圈挽联上联:王永仁烈士永垂不朽。下联:疆字304部队全体指战员敬挽。

       转瞬时光过去50 年,每当回想起28 位烈士我的眼睛就湿润了,我们应永远记住烈士和英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