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篇(十五):“文化人”亮威力 乡村飘“书香”】

  据中国文明网“咱们村里的文化人”栏目报道:北京郊区农民说唱艺术家刘世华义演50年,建文化大院,丰富农村百姓文化生活;福州闽侯喜娘主持人“陈氏三姐妹”让传统婚庆具有现代意识,传承好风俗;山东汶上“农民书法家”陈书生成立农民书画社,传承翰墨香气;河北昌黎宋建亮和自己的队友们把秧歌扭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扭上央视大舞台,扭到韩国、马来西亚……

  这众多的乡村“文化人”,在某个方面,具有一技之长,是乡亲们眼中“能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他们的行动,往往起着一呼百应的作用。他们创办的科技文化网站、书屋和文学社、宣传队,汇集了强大的动力,张扬着知识的威力和魅力,传递、引领着农村文化新潮流。满足农民精神需求,传播和谐文化新思想,给美丽乡村增添了活力。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提出的建设“书香社会”重要议案,是建设美丽农村,扮靓美丽中国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乡村书香味和文化生活,与城市相比较,还有一定距离。如何使城乡书香社会建设同步,咱们村里的文化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文化人亮威力,乡村飘书香。

  建设“书香社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科技、理论、文学等内容的传统纸质图书和现代电子书,需要人们花时间去粗选精,全方位去出版,去阅读。更涵盖民俗、民风等方式在内的的秧歌、电影、戏剧等传统艺术,需要人们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表述,去传播。

  多年来,我们一直倡导建设“精神与物质”双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以后,物质文明建设,有了长足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不断加大力度。

  书,香不香,需要人们去品评,去鉴别。在传播书香的活动中,大众有自己的欣赏标准。作为品评、鉴别行家里手的文化人,更是具有权威性的领军人物。因此,建立书香社会,加强对文化人的培养,发挥文化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壮大文化人队伍,让书香文化人带动更多的人成为文化人,从而提高国人对书香社会的兴趣和热情,自觉张扬、传递书香。就一定会加快乡村书香社会建设的步伐,使城乡同步,让书香之花遍地飘香。(哈尔滨文明网2015年3月16日首发,中国文明网转发)


  【传承文化篇十六):继承先烈遗志 培育家国情怀】

  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审议的《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提出,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每年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人民日报)

  世界上许多国家有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逢烈士纪念日,都要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已故英雄。如俄罗斯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英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等。现在,我国也将通过法律,明确设立国家的烈士纪念日,公祭本国烈士。通过纪念、缅怀先烈的事迹,激励国人传承先烈遗志,培育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建设者。

  设立烈士纪念日,提醒国人时刻牢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创建新中国献身的先烈。不能忘记,在国人受欺凌,受剥削,受压迫的屈辱岁月里,先烈们以“振兴中华、天下为公、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精神,憧憬美满生活,希望祖国强大,为之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悲壮历史。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凝聚岿然不倒的民族精神。践行信仰和梦想。

  设立烈士纪念日,提醒国人要时刻牢记,革命先烈“位卑不敢忘忧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为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献身的壮举,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信念。树立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培育家国情怀。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爱家爱国,无私奉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继承先烈遗志,让先烈的精神永世长存。用英烈的事迹,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每个人都以“对国家和人民大爱”的主人翁姿态,担当起自己应担当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富强、美丽。(哈尔滨文明网2014年8月27日首发,中国文明网转发)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