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省农科院沙扎兰科研基点推广良种遇到了困难,县委、县政府知道了。县委书记赵富和副县长李振江等专程来到沙扎兰村。县里的领导、科研基点的领导和村干部在一起开了个会,研究决定召开全村党员大会,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科学种田,给群众做个样子。

  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情况下,党员都会发挥着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的,村党支部一下通知,党员就都脚跟脚地赶来了,齐刷刷地坐满了一屋子。

  县委书记赵富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说:“省农科院以李庆文为首的科技人员,是来帮助我们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科研基点设在沙扎兰村,全村的党员干部必须支持他们的工作。”他对沙扎兰村全体党员提出了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科学种田;每个党员干部的承包责任田,都要多种6A高粱和丹玉13玉米……”

  李振江副县长知道有的党员对种良种心里不托底,怕砸锅,在会上严肃地表态说:“谁种农科院的种子,假如欠收了,县政府全部给补上。”

  县委、县政府领导果断坚决的态度,使李庆文激动万分。他从椅子上忽地站起来,把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往上推了推,响响亮亮地宣布:“这批良种赊给大家,到秋后不比老品种增产,一分钱不要;若是减产,我们科研点包赔!”

  赵富的话,是有权威性的;

  李振江的话,是叫人深信不疑的;

  李庆文的话,是感人肺腑的。

  党员干部的心里好像吹进了一股春风,活动了,把良种分了下去。

  为了用事实说话,叫群众心服口服,李庆文留了一部分良种,准备利用生产队解体前大队所有的1000亩地科研基点自己种6A高粱和丹玉13玉米,做示范田。

  良种分下去了,示范田安排好了,李庆文闯过了一道难关,去了一块心病,应该说是欢天喜地的事,可使人难以揣摸的是,李庆文的脸上既没有微笑,也没有高兴的表情,反而有些严肃、阴沉。

  夕阳西下,彩霞似锦,刚刚返青的柳枝,在晚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动着。李庆文在一片柳林中,倒背着双手,慢慢地走着。良种虽然都叫党员干部拿回家了,但他想得很多、很远……为推广良种,他和基点上的科技人员足足跑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好话说了九千六,恨不得把一颗心扒出来给群众看,然而,愣是一个粒也没有卖了。县委书记赵富来了,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李振江来了,人家一个会,就把良种全部处理了。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充分证明权力的威慑力量。李庆文深深地感到,在这片古老、封闭的土地上,既使有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先进的思想、再忠诚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如果没有权力这柄利剑的保佑恐怕一切的一切都是难以断定的……过去,自己能在厢黄旗搞出成绩来,现在看来是与那时自己兼公社党委副书记分不开的。自己有权力要求大队干部和群众,这样做,或那样做,在这里是另一股劲儿,自己得向村里和乡里汇报工作。看来,在农村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只有科学技术与行政权力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1+1>2的惊人效应。能否做到这种结合,这自然是组织的事,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远山早躲在夜幕里,近处的村庄也影影绰绰。李庆文出了柳林向基点走去。他的脑海里闪现一个念头,要抓好1000亩示范田,发挥样板的作用,把群众吸引到科学种田的路子上来。

  李庆文在1000亩示范田里种6A高粱500亩,丹玉13米500亩。在小苗刚一出土的时候,人们还没赶到和老品种差多少。可一入伏,示范田的庄稼拧着劲儿长。远看碧波滚动,近看,棵棵苗壮,和老品种的庄稼一比,多少庄稼人把肠子都悔青了。

  这1000亩示范田,从开犁那天,群众都拿眼睛盯上啦。人们盯着盯着,有的连自己的眼睛都不相信了,怪呀,就这块地能长出这么好的庄稼?这是“神苗”吧!

  九月艳阳,金风飘香。李庆文的1000亩示范田里的庄稼到了成熟的季节。6A高粱的大穗子和丹玉13玉米的大穗子,有多大不用说,有的老农种了一辈子庄稼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高粱穗子和玉米棒子。县委和县政府对沙扎兰基点改种新品种示范成功,高度重视,准备在全县大力推广,及时地组织各乡镇的干部和村干部,纷纷前来参观。

  李庆文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他和同伴们边分头接待参观者,边向全县各级干部大讲科学种田,大讲科技兴农是自治县发展农业生产,稳产高产的必由之路,把科技火种,播进了各级领导的心中。

  群众打完了场,向科研基点,也是向全村的人报告喜讯:千亩示范田的高粱、玉米亩产都过500公斤。刘贵有家承包地上的6A高粱亩产高达700公斤。种新品种的各家各户,粮食大囤子淌,小囤子流,掏上了,干正了,可把一名村干部后悔死了。春天,他也领回了种子,但心里划魂儿,卖给了亲戚家,叫人家多打了粮食发了财。这位自认精明的干部,办了件二楞巴旦的傻事,后悔得心里搅腾了好几天。

  他后悔不算,还让讲歪理的人抓住了把柄:“真是官官相护,科研基点把金豆似的好种都分给党员干部啦,连亲友都跟着沾光!不管怎么说吧,良种高产,像金豆一样贵重,总算是被沙扎兰群众普遍相信了。

  有的群众性子急,跑到科研基点去问:“明年开春,你们还进不进那金粒一样的种子!”

  有位科技人员开玩笑说:“那金粒四、五角钱一斤,多贵呀!”

  “就是一元钱一斤我也要。”

  李庆文打保票说:进,你就放心吧。过年不但要进,还要多进,叫全县都种上新品种。”

  李庆文和同伴们,在沙扎兰村打响第一炮之后,他们又把视线从点辐射到面,要在全县6264平方公里上,推广良种,加速自治县农业发展的脚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