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60年代,有一部电影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其展现出来的“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精神,可谓是影响了一代人。那么,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在干什么,在想什么?乃至,现在村里还有年轻人吗?其实,在许多农村青年进城打工追寻梦想的同时,仍有一部分农村青年,包括越来越多的返乡大学生,依然坚守着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农村不是只有田埂地头,同样可以走出光明大道。
一
与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见老弱妇孺不同,在济阳县崔寨镇邱洼村,一到中午和傍晚,从村外的蔬菜大棚里会走出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原本寂静的乡路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随处可闻。
“村民不出村,家家都有蔬菜大棚,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邱洼村支书周学国笑着告诉笔者,以前,青壮年大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非常冷清。自从三年前家家种上大棚,村里满眼都是年轻人的身影。邱洼村是一个蔬菜专业村,500多口人,300多个蔬菜大棚,村里200多名年轻人几乎都在家里种大棚。
周立春27岁,他和妻子种了3个大棚,年收入10多万元。在种大棚的农户中,他家的收入算是相当可观的,这与他眼界开阔不无关系,“菜一进腊月就开始涨价,所以茬口要安排紧凑,上市时间要掐捏得准。”
在邱洼村,像周立春一样干得有声有色的还有几位,这几个年轻人普遍具有商业头脑。每年的5月到9月,一到晒棚期,村民李立安就重操旧业,进城干装饰,月收入四五千元。“收入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开阔眼界,学到不少东西。”他说,城里超市的有机菜价格是普通菜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平度马家沟的芹菜、章丘的鲍芹能卖到几十甚至上百元一斤,而自己的芹菜只有四五毛一斤。“这就是差距。”他说,今年要去平度看看,长长见识。
“年轻人的想法比父辈超前许多,敢想敢闯敢拼。”周学国说。
在村西,笔者与正在收购蔬菜的李建平不期而遇。李建平家只种了1个大棚,她主要与丈夫一起跑蔬菜销售。
29岁的李建平干这一行已有5年。之前,她也曾进城打工,结婚生子后,她和丈夫商量换个工作。干什么好呢?崔寨是蔬菜大镇,在外名声不小,远到上海、近到济南的客商都会到崔寨来收购蔬菜。但是,采购的话语权掌握在客商手里,若是蔬菜的市场行情好了,收购价还不错;若是市场行情不好的话,收购价就会被客商压得很低,有时候,菜农为了蔬菜不烂在地里甚至赔本出售。因为干蔬菜购销占据着主动权,所以不管菜价怎么波动总会有赚头。李建平和丈夫一合计,就买了一辆大货车,跑起了蔬菜购销。
旁边的村民夸赞道:“这些孩子比起老一辈脑筋活,能和方方面面搞好关系,又肯吃苦,一年能赚不少。”
“一年能赚多少?”面对笔者的提问,李建平笑而不语。
不过,村里的长辈们还是有些担心。村民老周说,大棚蔬菜季节性强,一年有5个月不能生产,这群年轻人就会有5个月的空闲时间,虽然他们中有的进城打工,有的在家种地,也不是整天玩,但总体来说空闲时间多了,“上网玩游戏,打扑克,和朋友聚在一起喝酒,玩来玩去总是个事。”更重要的是,有的小青年不琢磨市场,还不学技术,只凭“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种啥他种啥,人家咋干他咋干,很难有大出息。
“要是能利用这段空闲时间,有人组织带他们出去转转,学学技术、见见世面就好了。”老周的话,引得几位村民频频点头。
二
寒风呼啸,气温陡降,人们都躲在温暖的屋内不愿出门。此时,在村外的一个简易院落里,一名年轻人正提着饲料桶喂猪。
他叫于松松,滨州市滨城区纸坊村人,养猪3年,欠债6万,目前仍在坚持中。
于松松的生活轨迹和村里的小伙伴有些不一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小伙伴们只能在村小学念书,他则跟着在机关工作的父亲进城上学,然后中学、大学直至工作,一路下来,他在城里待了10多年。
2009年,于松松干了一件让许多人跌破眼镜的事。他回村了,还养起了野猪。这时,村里和他同龄的四五十名年轻人全部远离土地,进了城。
“在城里给别人打工,然后贷款买房、结婚生子,以后的日子一眼能看到底,没意思。”于松松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于是,他选择了回村创业。
选择养野猪事出偶然。那天,于松松无意中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养殖野猪的节目,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东营、临沂等地多次考察之后,他拿出准备结婚的十几万元,投资建起1200㎡的养猪场,买了3头带仔母猪,满怀信心地搞起养殖业。
万事开头难。刚干没多久,于松松就遭遇一连串的打击:3头母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受到惊吓,产下的几窝小猪全都死了;当初设计的猪舍高度、强度不够,被野猪全都拱倒;没有养殖专业知识,碰到母猪食子束手无策。但是,于松松咬牙坚持下来,没有专业知识,那就上网查、看书学、拜师傅。
为了养好猪,他每天都要早起,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菜叶子,然后就是配饲料,给猪喂食,打扫猪圈。两年多下来,于松松慢慢摸清了野猪的脾性,饲养的野猪也从原来的3头发展到40多头。
猪养得越来越多,负担也就越来越重。养猪场每月的开支需要两三千元,加上建猪场时贷款6万元,每个月要还银行利息1200元,因此经济压力很大。屋漏偏逢连阴雨,原先和他签订回购合同的厂家突然倒闭,野猪没有了销路。
怎么办?于松松再次选择了坚持。为方便养猪,他找了一份饭店电工的工作,上班12小时,歇24小时。上班之前喂好猪,然后托本家大伯帮忙照看一下,下了班就直奔养猪场,吃住也在那里,每个月1800块钱的工资全部用在养猪上。
三年的磨炼,于松松自信乐观的同时,也学会了理性。“没有销路就自己找销路,我正在联系当地的酒店,看有没有要的。我的野猪只吃粗饲料,生长期长,一年才出栏,但肉质很好。我相信,现在虽然有点难,但是以后肯定能打开销路。”
在养猪陷入瓶颈期的时候,已为人父的于松松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和责任。
三
近些年,“富二代”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给公众的印象大多是“炫富”、“霸道”、“败家”,但24岁的李长卿语气谦逊、彬彬有礼。更出人意料的是,他目前在泗水县中册镇种蔬菜当菜农。
李长卿家境殷实,父亲经营有金矿、铁矿、水泥厂及其他产业。虽然李长卿不认为自己是有钱人,但父亲过千万的家产,让他不可避免地成为“富二代”。
作为家里惟一的孩子,父母希望他:或者能接父亲的班继续做家族企业,凭父辈打下的基础,至少能少走些弯路;或者去电力、银行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至少能少跌一些跟头,少吃些苦。但出乎父母意料的是,李长卿竟然反身跳进了农门,选择回老家种菜。
“当初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把寿光县的大棚复制到泗水县,带动家乡农民致富。”李长卿的祖籍在泗水县,在数代之前,李家移居到寿光县。习惯了寿光发达的经济,李长卿每次回老家走亲戚,都深深地为当地的贫穷而不安。“回泗水投资搞大棚,既为寻商机,也算是给老家人办点实事。”而且,他观察了多个行业,觉得农业最具投资优势,也更为稳健,更适合自己。“做矿业回报率可以达到300%,但也可以是负的300%。”他这样回答父亲的质疑。
如今,李长卿的名字在泗水逐渐响亮起来。2011年,他创立的鼎祥神起农业示范园,纯利润达到600万元。
但也有人认为,家中有一个身家千万的老爸,谁都能干得很好。对此,李长卿并不讳言父亲对自己事业的帮助,但他强调,公司的成绩是自己一点点干出来的,并没有背靠大树坐享其成。
李长卿曾在2007年高中毕业后进了父亲的公司,做了一名装卸工。在工作中,他和普通员工一样,装货卸货,没有要求丝毫的特殊照顾,一天下来,累得都快站不起来了。更令李长卿记忆深刻的是,他在给一家企业送货回公司的途中,汽车水箱漏水,为了降温,他只能用车上的空啤酒瓶一次次从河里盛水灌进水箱,“数九寒冬啊,从河里灌水,那滋味真不好受。”
建起农业示范园后,李长卿上济南,下徐州,跑临沂,一次次在半夜12点赶到当地的大型批发市场,了解行情,寻找客户。就是这些历练,让他一步步走出父辈的光环,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0年4月示范园奠基建设;同年9月,第一批50个大棚的西红柿和奶油生菜全部售出。细算投资回报比,更坚定了他加大投资的信心。
其实,这种“种菜卖菜”的简单模式只是李长卿全产业链规划的第一步,“我要做的是从育苗到技术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并且发展农超对接、乡村旅游、放心菜工程等多个方向,真正做成‘大农业’,让更多的农民搭上这辆致富快车。”
四
李学杰在临沂市一家企业工作一年后,于2009年回到老家苍山县庄坞镇西高尧村,帮父亲打理牛蒡加工厂。结果,父与子之间的观念发生了碰撞。
李学杰的父亲李富胜,在同辈人里属于那种有理想的人。庄坞镇是牛蒡之乡,全镇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上世纪90年代初,牛蒡过度依赖保鲜出口,深加工极为不足。头脑灵活的李富胜看到其中的商机,于是在2003年创办了一家牛蒡加工厂,生产保鲜牛蒡、牛蒡茶、五行蔬菜汤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但在李学杰眼里,父亲的事业“值得敬佩但不能全盘效仿”,他说:“父亲成绩不小,但还是没有从小作坊的圈子里走出来。要是我爸干得好,我就不回来了。”李学杰是被父亲叫回家的,希望他能帮着打理公司,想不到的是,他叫回的是一个改革派。
一回到西高尧村,李学杰就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在牛蒡加工过程中,李学杰要求员工穿工作服、戴卫生帽,有员工偶尔忘记,李学杰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而父亲觉得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应该那么小题大做。
在产品定位上,父子二人的观点也不一致。李学杰主张放弃低档牛蒡的生产,专产中高档产品,打出知名度。这观点让李富胜有点难以接受,客户要什么货就产什么货,有钱赚不就行了吗?
更大的冲突还在后面。2011年,在牛蒡上市的时候,李学杰一下子把牛蒡的流动库存提高到300多吨,这次李富胜直接表示反对。“以往,牛蒡的库存量只有几十吨,存多了占压流动资金,市场风险还大,不如有客户订货时,再从市场上现收购。”
但李学杰认为父亲过于保守。他给父亲分析了牛蒡市场行情,一是2011年牛蒡价格已到低位;二是仅就邹坞镇而言,牛蒡加工厂已经增加至近200家。这一切均表明市场极有可能供大于求,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大背景,因此判断本年度牛蒡的价格会持续走低。反之,根据市场规律预判,第二年的牛蒡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李学杰认为本年度应该把流动库存量提高,以便来年卖个好价钱。
不仅如此,李学杰还在汶上、曲阜等地又租了130多亩地,准备继续扩大牛蒡的生产量。当然,他并非头脑发热而盲目做出决定,因为他认为:“涨,咱就把库存的牛蒡抛出去;不涨,咱自己的企业也要消耗牛蒡,风险不大。”
李学杰主政一年,公司投资比往年增加20多万元。其中10多万元投放在网络广告上,10多万元增添了加工厂的机械设备,这让习惯于落袋为安的李富胜心疼不已。
对儿子的想法,李富胜万般无奈。然而,就在父亲的埋怨和叹息中,李学杰的事业开始起步。公司的网店一开张,便迅速打开了局面,加之管理到位,产品档次提高,慕名而来的客户越来越多……目前,公司销售收入增加40%,纯利80多万元,其中80%是网络销售。这完全出乎李富胜的意料之外。
“下一步,我想组建一个15人的销售团队,主动走出去销售产品。”李学杰说起自己的新打算,信心十足。
公司的生意越来越好,李富胜心里也逐渐亮堂:“这小子算给我上了一课,他们比我们老一辈有见识,有能力,有本事,将来可以干出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