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李京堂在高庄镇任职党委书记的三年,也让上级看到了他的执着、魄力和成效。2003年4月,县里决定调他出任沂水县交通局局长。
李京堂的“高升”并非有些人认为的“终于熬出头”,因为上级同时把“村村通硬化路”的任务交给了他,虽说这是一项全县的任务,可负责具体实施的是交通局,那么牵头的就是李京堂了。
“村村通硬化路”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对于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来说,做起来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大到什么程度?全县有1040个行政村,2434平方公里,道路不仅要攀山,还要越河,规划中至少要修建2500公里,可全县当时现有的硬化路只有几百公里。
不仅工程巨大,还要面对诸多困难。
一是发动群众之难。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全民上阵支援前线,形成了巨大的群众力量,那么,如今的大修路就等于是第二次革命战争。如果说沂蒙人打日本、打反动派基于对共产党的热爱,基于求翻身做主人的解放热情,那么,如今的修路是为了摆脱贫困共奔小康。若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发动群众是关键,只有群众真正发动起来,所有困难都不在话下。可是,发动群众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谈何容易,因为这项攻艰战是“民建公助”。民建怎么建?如今已经不是集体劳动时的打钟上工了,而是分田到户后的各自为战了。况且,单纯的行政命令已经不被允许,而想运用经济性的剌激却没有钱。
二是现存的诸多缺陷之难。对于沂水县而言,并非单单是要“村村通”,而要同时实现“面面通”。可是,“村村通”和“面面通”必然要面对历史上存留的诸多缺陷,包括沂水县与周边县的几条县乡路还未打通,乡镇与乡镇之间存在“断头路”,部分县乡道已经老化亟待改造,乡镇交通主干线少、公路密度小等问题。沂水交通的基础差是不争的实事,而且欠账太多。同时,李京堂还要直接面对县交通局历年积累下来的4000多万元债务、几台破旧的设备、薄弱的技术力量,以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老百姓。难呀!谁见到李京堂都会用这句话对他表示“问候”。
三是资金难。各种难说起来都不算真正的难,因为只要有资金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差了资金什么都不好办,甚至没法办。有人说,修路其实就是在用钱铺。据测算,在沂水地区修建1公里5米宽的水泥路需要20万元,可沂水县仅有省里的配套资金7万元/公里,也就是说,每修建1公里水泥路就得另外补足13万元。可是,这13万元由谁掏呢?沂水县是有名的贫困县,谈何容易?
面对县委领导交办的任务,李京堂没敢说一句豪言壮语,只是说:请领导多多支持,到时候看我们的行动吧。
“领导”这个词在李京堂的理解中分为5个层次,既省、市、县、乡、村的各级领导都是领导。至于“请领导多多支持”,他分了上下两头,即县以上,乡以下。
“请领导多多支持”,这句听起来很客套的话,可真正落到实处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村村通”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很重视的事,但并不等于领导支持就能一步到位了,更不等于这件事就容易推行和容易实现了,如果那么简单的话,就没必要基层干部去努力了。李京堂的理解是:不管什么工作,能得到领导的支持是最重要的,而得到领导的支持却没有努力执行也是不行的。因为领导的工作千头万绪,你所负责的工作重要,那么谁负责的工作又不重要呢?事实上,如何才能取得领导的重视,也是国内外的公务员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李京堂看来,“领导”也是一种生产力,正所谓“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如果“车头”没动力,“车厢”也不会有生产力。同时,他还认为,不仅级别高的是领导,同级别和下级也是领导,包括部门之间的领导,乡镇的领导,村里的领导。仅就“领导”这个层面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力量团体,如果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其激发出的生产力可谓是不可估量。
仅就沂水县范围而言,李京堂不用去费心重视和支持的问题,因为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及各有关部门组成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指挥部,并在县交通局设立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该项工程的组织协调、指导调度和检查服务等工作;各乡(镇)村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县指挥部与乡镇、乡镇与村分别签订农村公路改造工作责任书,使农村公路改造工作事事有人抓,层层有责任。同时,实行县级班子包乡镇的包扶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农村公路改造专题会议30多次,指挥部领导参加在乡镇召开的现场会35次。
县里在资金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沂水县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规划有1248.4公里,除上级补助的7万元/公里,县、乡、村需共同负担2亿多元。为了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上级补助的基础上,采取了“群众‘两工’出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县乡两级政府以奖代补配套一点”的办法,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同时,县财政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专门拿出150万元并拆借15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其后,每年拿出3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表彰奖励实现“村村通”的乡镇和优等路、良等路。
在沂水县内,李京堂重点要做的就是协调和落实工作,包括召开现场会、座谈会,组织乡镇主要负责人到先进县去学习;进行政策宣传、资金筹集、工程质量督察等。
为了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李京堂上临沂、跑济南,一趟又一趟,一回又一回,协调工作关系,争取优惠政策,先后获得补助资金8400万元。同时,还请省市有关领导前来沂水视察指导,争取到有利于沂水县发展的好政策。
许多人说,这个李京堂为了沂水的发展真是费尽了力气。
笔者曾直言不讳地问李京堂为什么,他讲了一番大道理后,见笔者还是不满意,沉默片刻后说起他父亲去世的情景:半夜里,父亲开始肚子疼,疼得直冒汗,村里没有大夫,只能往县城送,虽然村子离县城只有15里,但是没有公路,只有一条窄窄的山路,所以只能用门板抬,前面两个人,后面两人,速度非常慢,一小时走不了5里地,父亲没等抬到县城就去世了。讲到这里,他已经泣不成声。当时,李京堂只有18岁,也是他报名参军的那一年。
20多年后,从部队转业并出任县交通局长的李京堂,恰好遇到上级要求“村村通”。对此,谁还能比他的热情更高呢?积蓄多年的愿望和干劲一下子就迸发出来了。
五
在具体落实“村村通”的工作中,李京堂自有一套思路、原则和方向,即山最高的先修,村最远的先修,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先修,能开发旅游的先修,最需要修桥的先修……因为,不能再让孩子们上学没路走、没桥过,不能再让山里人没法进城,不能再让无路可走而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
有了思路、原则和方向,但在落实工作中又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夏蔚镇连崮村的村民对于修路没有意见,但对于在哪里修却发生了分歧,是把原先从村南进村的土路拓宽,还是从地势较低的村东把路修进村?前者由于地势高会比后者要多花一倍的钱,后者则需要经过村里的耕地。
公路该怎么修,要让老百姓自己做主,但引导工作也必不可少。这是李京堂落实“村村通”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他带领交通局的同志和该镇的领导深入连崮村进行现场办公,在做了一番调查研究后,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共同分析利弊,讲清修路不仅要考虑国土资源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问题,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大家共同分析到,从村东修路虽然省钱,但要占用6亩多耕地,这在平原不算什么,可对于连崮村来说,比失去60亩土地还珍贵。最终,集体决定采用从村南进村的土路拓宽方案。可是,这个方案要多花一倍的钱,怎么办?他们当场又研究了一套方案,没有进行平均分摊,而是采取一个工20元钱、拉一车石料50元、拉一车沙子40元的顶账办法,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一个村的典型性问题迎刃而解,放之全县是一个道理。为了更好地让全县群众参与到“村村通”工程上来,随后,对全县农村公路总体规划进行了因地制宜的修订。制定这样的总体规划不仅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更需要智慧和能力。
在接任交通局长职务的前两个月,李京堂走遍了全县的乡镇、村庄,在他脑子里已经形成一张路网图,包括辐射形、鱼刺形、蜘蛛网形、环形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驻地为连接点的树状公路网布局结构,进而,实现以沂水县为起点与周边地区高速高效连接的立体大交通格局。
接下来的问题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方式不同于国道、省道,后者是国家拨款修建,前者却是要“民建公助”,其中“民建”是前提。也就是说,没有“民建”,那么“公助”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这就造成各地在农村修路问题上的差异性,“民建”积极性高的地方就能多修路、快修路,反之只能少修路、慢修路。上级要求“村村通”,不过能否尽快通的关键在于地方,地方的关键则在于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还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这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因此,落实的难度就会随之加大了。
对此,李京堂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把用好“两工”和“一事一议”政策作为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放手发动群众”上祭出三大绝招:一是亲自冲锋陷阵;二是宣传深入人心;三是用好相关政策。
亲自冲锋陷阵,这很重要,因为说的好不如干得好,实际行动的作用肯定要大于号召。李京堂带领交通局首先冲上去,筹措200多万资金,购进两台轧路机、一台摊铺机、一台沥青搅拌机等筑路机械设备,开到修路前线领头推进,群众的第一反应就是:“修路动真格的了!”
李京堂和施工人员一起没白没黑地泡在工地上,一会儿开调度会,一会儿开协调会,一会儿开现场会,哪里有施工现场,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发现缺乏技术人员,便由交通局牵头培训了94名乡镇施工技术人员;面对机械设备短缺,便采取车轮战术,歇人不歇机器;面对资金短缺,他让大家勒紧腰带过苦日子,把省下来的钱用到修路上。他几乎没歇过星期天,孩子说:“爸,你是不是都把我忘了?”听了这话,他眼潮湿了,只能说:“等爸爸把活干完了,一定好好陪你玩。”可是,当县交通局长这5年间,他哪有空啊,即便是有机会回家,也是累得倒头就睡,老婆孩子看着心疼也不敢吱声了。
在宣传深入人心方面,李京堂没少动心思,他认为一般性地传达文件、动员开会虽然能起到宣传作用,但不一定能深入人心。对此,他在进行常规宣传动员的同时,大力组织文艺宣传活动,不仅调派电影队走乡串村进行宣传,还组建民间宣传队并编创主题文艺节目,逐乡镇下村庄进行演出,用身边事、身边人教育群众;结合开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编发工作简报、举办专题报告会、举办专题报道等,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覆盖式的宣传。一位乡下老人提起修路的情景时,对笔者说:老百姓都积极参与修路了,就像当年支援八路军,谁支前谁光荣,如今是谁修路谁光荣啊。
用好相关政策,是李京堂的又一绝招,即靠政策调动积极性,用政策盘活积极性,而且要运用市场化的办法用好用活政策。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是:5年间,修了上千公里路、数百座桥,千余个村几十万人参与,硬是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俗话说一人难称百人心,更别说数十万人心了,虽然修路是好事,人人都说好,都会支持,但一旦涉及到个人乃至小团体利益,难免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如此一来,如何用好相关政策,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笔者了解到,沂水县各级紧紧抓住发展与稳定两个主题,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确保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实施的稳定环境。在具体工作中,他们加强农村“两工”和“一事一议”筹资管理工作,坚持“修不修路,群众说了算;干不干,服从群众意见,走好民主程序”的原则。
修路建桥走民主,揭示出一个深刻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议题。建设是好事,好事怎么办好?则是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和能力的一个硬性标杆。沂水经验的保贵之处,就在于走群众路线走得好、走得通。其中,有一点必须要做到,即保证清正廉洁,保证不出现腐败现象,不然群众路线肯定走不通。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对所筹集的建设资金设立了专门账户进行管理,坚持专款专用并及时向群众公开筹资、用资情况,切实做到公开、透明、民主,最终做到“干成事,不出事”。
就这样,在李京堂出任县交通局长的5年间,实现农村公路总投资6.13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740公里,建设113座农村大中桥梁,19个乡镇1040个行政村实现硬化路“村村通”,通达率100%,111万人因此受益。
六
在全身心铺在“村村通”建设工程上的同时,李京堂也没有忘记“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队伍建设问题。
笔者的父亲曾在某县级市任职交通局局长,因此对县级交通局的情况有所了解。先从劳动关系上讲,既有事业编制的(县财政在编工资),也有事业二编的(县财政在编但由本单位支付工资),既有隶属公司编制的,也有临时工。再从工资待遇上讲,既有固定工资,也有福利工资;既有计时工资,也有计件工资。另从某个方面来看,交通局是个很难进的单位,几乎人人都有点小背景。具体到刚刚上任的李京堂而言,面对的是40多个科室,包括车站、客运、货运、搬运、公交车、出租车、车辆规费等400多人,出效益不多,背的债却不少,以及桌面下错综复杂的关系。
说复杂,其实也并不复杂,因为不论对人还是对事只要采取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又非常科学化加人性化,再复杂也会变得简单化。
李京堂上任不到一个月,就与90%以上的中层干部进行了座谈。然后,与党组一班人研究制定出近期奋斗目标,随即实施:2003年5月,也就是李京堂上任的第二个月,搞专题教育;5月中旬,向各乡镇发函征求意见,按收集上来的意见,对基层交通管理所进行评价;6月上旬,对各单位进行工作考评,座谈,民主推荐后备干部;7月11日、13日、14日晚上召开党组会,白天召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大会、竞争上岗演讲大会和优化组合择优录用任命大会,集中对23个科室的78名正副职干部进行调整。事后,一位人事局的老领导连说了三个没想到,即没想到速度如此之快,没想到调整面如此之大大,没想到过程如此顺利。
正所谓:改革出活力。在对中层干部进行调整后,李京堂继续加大县交通局内部管理的改革力度。比如,在全局实行“竞争上岗,未位淘汰”制,不仅领导岗位,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要竞争,只要在考核中成了未位,不论是谁都要下岗。又比如,实行“以任务选人”法,将城关交通管理所原来180万元/年的任务,调整到240万元/年,全局的工作人员均可竞争,自荐可以,推荐也可以,先是竞争演讲,然后是群众打分,最后组织任命。依次类推,所有能与任务挂勾的部门一律采用“以任务选人”法。由此,县交通局原来所欠的5800万元债务,5年间还掉了三分之二。
李京堂主持县交通局的改革并非要一味地裁减人员“甩包袱”,他更注重从改制中要活力,从转换职能中要效益。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交通局“不事不企”的状态,李京堂探索出一套“事转企,企还企”、“公司化,市场化”的机制模式。他打破原有的诸多限制,为老公司寻找新突破,并根据市场需求组建新公司,先后成立了公交公司等9家公司,又把基层交通所全部改革成物流站所,职能转换成农村客运中心、物流中心、“村村通”公路养护中心。这样一来,因费改税而职能弱化的基层交管所又有了新职能,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李京堂对县交通局内部的改革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因为在全县村村通公路的愿望实现之后,村村通客车就必然地摆在了面前。单纯靠财政拨款是行不通了,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市场。怎么走?李京堂深入到客运公司,深入各基层站点,然后带着诸多困惑走出去学习经验。最后,确定了与股份合作制相似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营运办法。一招棋夺得满盘赢,全县安装站点牌422个,站点棚101个,停车港湾10个,新通全县城乡客运线路14条,营运客车219辆,改建、建成5个乡镇客运站,营运范围辐射全县19个乡镇。同时,调整公交线路5条,新增公交车35台,调整延伸农村客运线路64条,延伸通车里数207公里,并开通集日班、隔日班等多种通车形式。
在实现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李京堂同样运用市场手段组建3个出租车公司,新增出租车378辆,不仅一举改变三轮车一统天下的历史,而且成为沂水县城的文明窗口。
交通市场是个综合性的市场,也是多功能性的市场,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很难在市场经营中奏效,李京堂先后主导成立7家公司,走的均是法人资质的市场化。总之,从县交通局自身而言,经营面宽了,单位多了,效益好了,人员也就好安排了;从服务群众而言,服务面宽了,服务点多了,群众心情好了,交通局的工作也就好安排了。
七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不过,修了路也不一定能致富,因为能为本地和外地客商服务好才是硬到底。对于县交通局而言,对于李京堂来说,必须做的事情要更多、更具体。
首先是车站,这对于一个县城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对外窗口。
李京堂上任伊始所面对的情况是:垃圾遍地,公厕粪便外流,人流车流乱成一片,客运交通秩序混乱,随意停车、倒客、宰客的举报电话不绝于耳。而且汽车站的效益低下,最低每天只收入2000元左右。总之,不仅群众不满意,而且职工意见也很大。
很快,李京堂便主持召开局党组成员、车站站长、汽运公司经理、运管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会议,随后拉到现场,当场批评,当场处理有关问题。车站站长当场表态:如果再治理不好车站秩序,就辞职去打扫厕所!
紧接着,抽调28名运管部门人员分4组,每天早上5点到晚上10点,不间断地在站内站外进行蹲点管理,并认真落实“统一进站、统一排班、统一售票,流水发车,限时出城”等措施,李京堂也会亲临现场,就地指挥。
就这样,车站发生了明显变化,卫生了,秩序了,文明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了。不仅得到群众的好评,而且车站的效益也大幅提高,收入每天多达4万元。
其次是抓管理,包括狠抓建管结合,实现经常性的养护管理,进而创造全市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的“八连冠”;狠抓交通稽查工作,短时间内检查车辆54000辆次、处理违章车辆5200辆次,其中查处超限超载车辆812辆次、非法改装车985辆次、大吨小标车1800辆次、其它车辆违章1605辆次,而且未发生一起公路“三乱”;狠抓行业管理工作,树立“依法行政,诚信服务,共建文明运输行业”的理念,先后开展《党章》专题学习活动,进行“擦亮窗口看交通,从我做起树新风”系列教育活动,请县纪委、检察院等部门的领导开讲法制课,请沂蒙红嫂讲述沂蒙精神,与青岛火车站“海情号”女子列车实现共建等系列活动,进而全方位提高工作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保证了行业管理市场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由此,沂水县交通局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的称号。
因为“村村通”的实现,加之各项服务措施到位,沂水县先后建成3处AAA级景区、2处AA级景区,沂水镇和院东头乡被评为高级旅游明星乡镇,“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等景点被评为山东十大最美地方,实现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由此,沂水县正式由一个山区偏远县向交通便利的旅游强县转变。在沂水旅游现象暨临沂旅游发展研讨会上,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报社、山东省旅游局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就“沂水现象”进行深入研讨,指出沂水县是旅游业界崛起的一匹黑马。
同时,交通条件和服务水平的改善也引来金凤凰。据统计,仅2004年,也就是李京堂出任县交通局长的第二年,沂水县共引进利用外资13.1亿元,其中境外资金1107万美元,超过历年引进国外资金的总和。
外地客商引进来了,本地特产也运出去了!
因为“村村通”的实现,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再也不受困于交通不便了,多少一辈子没走出大山的村民因此见到外面的世界,多少种农副产品不再烂在山窝里而变成金蛋蛋。富官庄乡的草莓、夏蔚镇的樱桃、院东头乡的生姜、泉庄乡的葡萄、高桥镇的无公害蔬菜、圈里乡的无公害农产品等等,仿佛一夜吐露芬芳,吸引来无数外地商家,各种车辆直接开到种植园地,甚至产、购、销在路边就完成了,然后被运输到国内乃是世界各地。
笔者曾与李京堂有过一次深聊,问他凭什么能做出这样的成绩。他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只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六个关系就行了,一是处理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其中的重点是将被困在山里的村民和物产资源解放出来,而只有村通、人通,自然就会货通;二是处理好通路与通车的关系,路通了而车不通等于没通,不仅要通货车,更要通客车,不仅要让外地客商走进来,还要让更多的村民走出去;三是处理好先修路带致富和先致富后修路的关系,有的地方已经率先致富,那就缓一步修路,有的地方则需要以修路带发展,那就早一步修路;四是处理好政策性修路与市场化修路的关系,要把政策用足用活,用政策促进市场化运作,以市场化运作实现政策性的要求;五是处理好社会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关系;六是处理好质量与速度的关系,重点抓质量,不能为了速度而放松了质量。
如今,驾车行驶在沂水县四通八达的公路上,看着繁忙且畅通无阻的各种车辆,看着擦肩而过的优美风景,无疑是一种享受。
有人曾这样总结:“村村通”通的是民心,“客运通”通的是民意,“公交通”通的是民情,“出租通”通的是民享,而大力整顿车站是为民需,大力治理交通秩序是为民安,大力整顿交通市场是为民利,方方面面都系着乡亲们,方方面面都是为了乡亲们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