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封信: 公平搞公选,英才脱颖出
焦书记:
您好!今晚再向您汇报一下组织部的老本行工作。自从交流到木兰以后,在县委领导下,基层党建工作始终没有放松。每次县委党校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我都亲自讲课;每次年终考核县直或乡镇班子,凡是难度大一点的,我也都带队考核。我觉得那些年,木兰组织部干的最漂亮的一项工作,就是2000年下半年那次“公选”副科级干部。
这项工作是按市委组织部的要求进行的。那年市委组织部要求各县市“公选”的科级干部不能少于当年提拔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木兰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工作工作会议精神,把“公选”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总的要求是“公选”准备要充分、职位要齐全、数量要充足、程序要严密、评选要公正、效果要良好。
为达到这“六要”,组织部的同志们花费了很多心血。从制定工作方案,到每步实施步骤,都精心策划,精心组织,非常完美的完成了这项全县高度关注的艰巨任务。
我将事后总结的经验材料附在后面,这里我就汇报几个细节吧。一是命题和阅卷人员聘用。县委确定“公选”自主命题。为保证公正性,凡是与考生有亲属关系的人员,一律不参加命题和阅卷。为保证出试题和阅卷质量,从有具有高级职称的学校和党校的教学骨干中挑选。二是相关人员入闱管理。凡是涉及考务的人员集中之后,便即刻实行封闭式管理。在阅卷任务没完成前,不得和外界有任何信息沟通。三是试题的保管和交接。命题人员按要求将相关科目的试题拟定和打印完毕,在现场包装加封,之后由专门人员直接押送到考场。四是笔试成绩的登记和公布。试卷评定完毕,按考号在评卷现场登记考分。考分登记完毕,拆开试卷密封处,再填写考生姓名。五是面试人员的选聘。临时从外县聘请面试考官,避免人情分。六是全程监督不留死角。从入围开始到整个评卷过程结束,始终有法律公证、纪律检查、人大和政协等部门人员现场监督。
评卷结束后,县高圾中学一位参与评卷的老教师说:“我原来认为,县委早就把人选内定了,搞公选就是走个过程、做个样子。百闻不如一见。我亲自经历公选笔试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见证了当场拆封试卷、当场登分排榜,我算是服气了。这回公选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啊。县委这样选人用人好啊!”
听到老同志这样称赞,我的心里很高兴。我相信这次“公选”科级干部一定能起到很好的社会导向,更加激发广大青年勤学、奋进的热情。
附带说一句,那些参与笔试当时没有选上的考生,也都进入组织部门的视野。在之后的几年中,大多数人也陆陆续续得到提拔和重用。
在这次“公选”过程中,还发生了两个小插曲。我也一并向您汇报。一是在面试之后核定考生总分数时,一位副部长向我请示说:“部内一位同志报考的领导职位,总分排在第二名。可是笔试和面试的成绩排在前面,就是业绩加分少一点点,怎么办?”
我回答说:“按照‘公选’方案,每个职位就取总分第一的,差一点点,咱组织部的考生也得按这个规矩办。如果说,业绩加分不够合理,那也只能以后再修改完善。这次只能这样。”我觉得必须这样坚持才对。
总分公布之后,我还接待了一位考生。那位考生报考的职位是县文体局党总支副书记。在报考这个职位的几个考生中,她考了第一名,可是却没有选上。原来,是她的身份不相符。担任这个职位的前提是,人选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而她却是预备党员。预备期还有一个月左右。我和她解释:“你不差考分,但身份不符。这里有你报名时的不细心,也有组织部同志审查得不仔细。这次只能如此。你笔试和面试的成绩都挺好,说明你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经受这次锻炼和检验,你又学到很多东西,只要不灰心,再努力,肯定会有更大发展和进步的。”
这位考生果然没有气馁,在以后的工作中表现得很好,几年前她已走上正科级的领导岗位。
就这件事,我也对部内有关同志进行了教育,要求他们今后工作一定要细心、要严谨,涉及到人事的事,事事无小事。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会给某个人的成长进步带来负面影响。
您看我处理的这几个问题,是不是还比较妥当?
如果说这次科级干部“公选”工作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有几个比较热门的岗位由于参加报名的考生人数多,优中选优淘汰率高,结果导致报名人数少,没达到1:3比例(一个职位必须有三名以上考生参与报考方可)结果导致这几个职位的公选没进行下去。
您的老部下:周铭德
2011年12月19日
坚持标准、规范运作 保证“公选”工作高质量
木兰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从今年9月底开始启动,至11月下旬结束。全县共确定2 1个副科级领导职位面向社会“公选”,其中3个职位因报名人数未达到规定数量被取消。经过资格审查、笔试、资历评价、面试、考察、常委会讨论、公示和岗前培训等环节,目前1 8个职位的人选已正式上岗。“公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打破了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模式,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进入组织部门视野。不但深化了干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树立了县委的威信,而且在社会上弘扬了奋发进取,勤学实干的风尚。
一、入闱具有严密性
“公选”工作的实质是通过考试、测试、竞争的办法,确定领导职位的最佳人选。考试、测试、竞争内容本身决定了“公选"相关环节工作保密性的特征。从出题人员、评卷人员到试题内容,再到面试考官的确定,在考试前必须对外界保密,否则“公选"就难以完全达到公平、公正。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封闭,确保相关内容的机密性。
一是人员封闭。对笔试命题人员、笔试监考人员、评员和面试考官四部分人员实行封闭管理为做好保密工作,我们在确定面试命题人员、评卷人员时,都是采取临时决定,突击集中的办法。人员集中后,马上入闱,进入与外界隔离状态。对出题人员宣布工作任务和纪律后,所有人员马上到宾馆入闱,处于封闭状态,一直到笔试结束。在确定笔试评分人员和面试考官时,我们也是采取这种办法,效果很好。
二是信息封闭。相关人员入闱后,处于全封闭状态。由公安人员昼夜执勤,不准随便外出,外界人员也不准进入封闭区。入围人员所有的手机、传呼等通讯工具一律统一密封保存,对入闱地点的公用电话也实行了控制,杜绝了封闭区同外界传递信息泄密跑风的可能。
三是试题封闭。试题确定、试卷印制完毕后,用封条密封,有关文字材料当场销毁。密封后的试卷由相关人员看护,专门人员护送到考场,再由考务人员当场开封,确保试卷使用前始终处于绝密状态。
二、命题具有科学性
为使笔试和面试试题切台考生实际和“公选”职位的要我们没有使用题库试题,而是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试题。命题工作我们把握了五要。
一是范围要宽泛。试题要覆盖中组部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试题大纲的内容。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领导科学、法律常识、党建知识、公文写作等方面试题,都有一定比例。范围宽,不缺项。
二是程度要适中.即把握不出偏题怪题和基础知识试题深,专业知识试题浅的原则、,在笔试和面试公共知识命题时,考虑到考生都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对基础知识内容,应有较深层次的了解,因此,试题必须要有一定深度和难度,这样,才能测试出考生的优劣。在面试专业试题命题时,考虑到进入面试阶的考生中,绝大多数是外系统报考的,对报考职位部门的业务知识,虽有一定了解,但一时很难达到一定深度。为了做到平等竞争,我们在专业试题命题时,确定了不涉及过深专业知识的原则 笔试和面试的实践证明,“一深一浅”的命题原则是正确的,既保证了竞争的公平、平等,又分出了考生的高低。
三是答案要准确。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的试题,由于没有采用题库试题,所以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必须在出题的同时,制定出供评分参照的标准答案。为了保证答案的唯一性、科学准和准确性,我们组织命题人员参考有关资料,对把握不准的答案进行了深入讨论,保证答案准确无误。在制定作文评分标准时,我们组织评卷的十名老师,进行了一下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确定了符合实际的评分标准,保证了评分标准的合理性。
四是题量要充足。通过考试,选拔出相应领导职位的最佳人选,是“公选”的直接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的,试题份量很重要。如果题量少,很难使考生分出高低;过多也不行,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都答不完题,也分不出优劣。因此,我们把题量设计在充足的水平。即:题量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保证一般考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剩余的时间又不能过多。实践看,这一做法是正确的。无论笔试还是面试,提前较长时间答完题和到时间还没答完题的考生极少。
五是结构要全面。从形式结构上看,我们确定了笔试、面试的形式,面试中还包括演讲的试题。从内容结构上看,既有基础知识、公共知识的内容,又有所报考职位专业知识的内容。笔试题,重点考察考生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面试和演讲,重点考察考生的仪态仪表、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对所报考职位业务的熟悉程度,这样,就从试题结构上突出了重点,保证对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测试,避免了以编盖全的现象。
三、回避具有严肃性
木兰县城人口较少,人员之熟悉程度比较全面,相互之间交往也较频繁,加之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原因,决定了“公选”工作必须切实做好回避工作。不实行严肃的回避,就难以保证“公选”的公平和公正,也很难让群众信服。工作中,我们坚持了三个回避。
一是笔试命题,评分人员及“两试"的考务人员要实施回避。具体做到四不用。即:有直系亲属参加考试的人员不用;本单位有考生的领导不用;报考职位单位的人员不用;县内教育、宣传等部门绐考生进行过辅导的人员不用。
二是面试考官要实施回避。根据面试过程中考官与考生必须面对面接触的特点,我们采取到外地聘请考官的办法,又通过严密的入闱管理,有效地避免了人情网、关系网对面试的干扰。
三是“公选”工作人员同考试的机密内容要实施回避。“公选”工作的操作主体是组织部门,虽然抽调的人员素质都比较高,但为了令群众信服,保证工作的绝对公正。工作人员同考试的机密内容回避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在命题、评卷的环节中,没有抽调部内的同志参与,全部抽调各方面教师完成。部内只抽调了少数人员参与服务工作,不直接涉及机密内容。这些回避措施的实行,有效地杜绝了跑风漏气、押题、人情分等问题的发生,
四、运作具有民主性
“公选”工作本身的特点及群众的意愿,都要求在工作运作中要最大程度地扩大民主,只有民主才会有好的工作效果,群众才会满意。为了加大“公选”工作的民主程度,我们重点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及时公开。凡是“公选"的阶段性情况,过了保密时限的,都及时向考生和社会通报。操作中,我们具体做到“三公"。
一是各阶段考评结果及时公告。包括笔试成绩、资历评价成绩、面试成绩和县委拟任用人选情况,都通过电视播发和张贴公告等形式,向社会进行及时公告。
二是民主测评结果当场公开。根据群众建议,我们在对考生进行组织考察过程中,实行了民主测评结果当场统计,当场直一书的办法,在统核对象及所在单位的同志参与和监督民主测评票的统计。
三是县委拟任用人选及时公示。县委常委会议结束的第2天,我们就利用电视和张贴公告的办法,将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拟用人选向社会进行了任前公示,并根据公示期间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
扩大民主的另一方面工作是强化监督。一是实行全方位监督。根据“公选”方案的规定,邀请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公选"工作进行监督。具体做到了六监督。即: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人大机关监督、政协机关监督、公证机关监督、新闻单位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实现了全程监督:从报名开始,一直到拟任用人选确定,所有阶段的工作和每一阶段工作的重要环节,都邀请有关部门的同志参与,同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通报,接受社会各界对“公选"工作的监督。在监督上,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保证了公选工作的顺利完成。
实践使我们感到,实现入闱的严密性、命题的科学性、回避的严肃性和运作的民主性,是“公选"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必要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县委满意、考生满意和群众满意的效果。
2000年11月28日
此文由笔者拟定写作提纲,时任木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长宋志文成稿。2001年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哈尔滨党建》刊物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