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封信:拜访老干部,了解新县情

焦书记:

    您好!作为一个新来乍到的交流干部,怎样才能尽快从感情上融入木兰这块土地,怎样才能尽快从心理上和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沟通?这是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这时,1988年我在四川省委党校结识的一位老教授对我讲过的一番话,提醒了我。那时,我到成都参加全国第三次领导科学理论研讨会。会议期间,我有幸和天津南开大学教授曾涤教授在同个房间住宿。在交谈中,得知他是李瑞环市长聘请的智囊团成员之一。对于李瑞环在天津的德政,我早有耳闻。休息时,我就向他请教:“李瑞环市长在天津搞得那么好有啥高招?”

    曾涤教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北京市某领导要去上海市赴任。临行前,专程到天津向李瑞环求教。李瑞环教给他三个高招,就是三个不能得罪:一不能得罪老干部;二不能得罪老百姓;三不能得罪当兵的。”

    为啥?李瑞环这样解释的:老干部虽然退位了,但是在位的都是他们栽培、提拔上去的。如果得罪了老干部,老干部向在位的干部歪歪嘴,那事情就难办了。老百姓是共产党执政的根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民解放军是老百姓的亲人。关键时刻,就得靠人民子弟兵帮忙,解围。

    这三条就是李瑞环在天津主政成功的原因所在。我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刚到木兰,我就利用周末到县级离退休老干部家走访。组织部司机韩克勤开车,领着我一家一家拜访。得知新来的组织部长来家走访,老干部们都很高兴。虽然原来并不熟悉,但是交谈起来都挺融洽。我表态:今后组织部的工作请老前辈多多指点。有啥事情需要组织部做的,尽管吱声。这么多年过去了,几位老同志真的对我帮助很大,可就是没有要我为他们个人办什么事情。

    同时,我也主动在老干部党委各支部书记会上亮相,表明自己对这些具有“党和人民宝贵财富”美誉的特殊群体的态度和今后为老干部服务决心。

    这次会议之后,我在办公室陆续接待了十多位老干部,倾听他们的倾诉,帮助解决一些老干部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样做肯定缩短了我与木兰老干部之间的心理距离。

    1997年召开党的十五大。党中央提出要在这次会议之前,全面解决老干部离休费和医疗费“前清后不欠”的问题。一打宣言不如一个行动。我觉得这是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的最佳时机,所以积极为县委当参谋。在县委副书记刘玲华的领导下,我带领干部组的同志与老干部局的同志们起早贪晚、千方百计地搞会战。当时可真把老干部局长杨荣利和副局长耿彦宁累够呛。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圆满解决。后来,我从负责财政工作的副县长李继岩那里得知,为按时完成任务,县政府还从兴兰信用社贷款170万元。这笔资金,后来上级财政如数拨付。

    另一方面,我从读史入手,尽快熟悉木兰县情。一是从县志办要来县志,认真阅读;二是从县政协要来文史资料,逐册浏览。一个多月下来,在我搬家之前,木兰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情况就了解差不多了。这对于我之后开展工作很有益处。有些木兰籍的同志感到有些奇怪,问我:“周部长,你来木兰时间不太长,木兰的事你咋知道这么多?”我告诉他们:“看书呗。”

    焦书记,您看我走进木兰、贴近民心的办法还可以吧?

                                                                                    您的老部下:周铭德

                                                                                       2011年12月14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