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第四野战军组建第15兵团,邓华出任兵团司令员,辖第43、第44、第48军。5月,邓华率第15兵团南下,与兄弟部队一起,先后参加湘赣战役、广东战役。11月9日,邓华兼江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这年 12月,邓华受命统一指挥第 40、第43军,准备在琼崖纵队配合下,解放海南岛,他的第15兵团指挥部成了渡海兵团的指挥班子。

  渡海作战,这对人民解放军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茫茫大海,解放军参战部队一无渡海作战经验,而且战士大部分是北方人,不识水性、二无机械化渡海工具;三无空军海军支援。渡海作战与陆地作战不同,搞不好,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金门渡海作战失利更是前车之鉴。而海南守敌有5个军之多,连同地方武装约十万余人,附有大小舰艇五十多艘,飞机三十多架,组成所谓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对此,邓华反复强调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在春夏之交完成解放海南、岛任务,但是,必须慎重从事,既要英勇果敢,又要稳扎稳打;必须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采职得力措施,克服敌机敌舰和茫茫大海的阻拦,与坚持海南斗争的琼崖纵队紧密配合,才有可能使部队顺利登陆,胜利完成作战任务。

  在广州海南战役会议上,叶剑英和邓华及兵团领导人一起商讨作战问题,决定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对,即在大规模登陆前,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到达海南后与琼崖纵队会合,逐步改变岛上形势,加强岛上我军接应的力量,创造大举登陆的有利条件;尔后主力在琼崖纵队及先期登陆部队接应下登陆。计划上报四野前委,前委立即同意并报军委,毛泽东复电:“此种办法如有效,即可提前解放海南岛。”

  在准备渡海作战的过程,邓华总结登陆战斗的经验,向各参战部队发出电报指示:“必须教育全体指战员,坚决向敌舰展开斗争,只有勇敢地向敌舰进击,才能将敌舰威风打下去,才能缩小敌舰话动范围,争取我在海上的行动自由。”当时,邓华有一句在部队普遍传颂的名言。“遇上敌舰,要横下一条心:打!木船即使被打坏,抱着木头我们也要游到海南岛登陆”。

  1950年3月,渡海作战部队先后两批四次偷渡成功,使岛上我军增加了近一个师的兵力,大大加强了岛上的接应力量,坚定了广大指战员用木船战胜敌舰、胜利跨越天险的勇气和决心。邓华于是加快了对进攻海南岛的战役运筹。兵团指挥部由赤坎迁到了东山,又迁到了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4月10日,邓华和两军首长研究后,定下了以主力实施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决心。决定在琼州海峡实施宽大正面强行登陆,与敌决战以求迅速解放海南岛。4月16日,我40军和第43军共8个团2万人,分乘350只木帆船和机帆船,从雷州半岛南端并肩起航。途中,经与敌机敌舰彻夜激战,突破敌海空封锁,于次日2时至6时,先后强行登上海南岛,与前来接应的两批偷渡登陆部队和琼崖纵队胜利会师。

  第15兵团主力登陆后,邓华不失时机地迅速组织了美亭决战,粉碎了敌人妄图乘我登陆部队立足未稳之际进行围歼的阴谋。尔后,他又指挥兵团主力分东、中、西三路,乘胜向全线崩溃的敌军猛烈追击,5月1日解放海南岛全境。整个战役歼敌3万3千余人,击毁敌讥2架,击伤敌舰5艘,击沉敌舰1艘。

  从1949年12月底开始战役准备,仅历时 4个月,邓华和海南岛战役的其他指挥员一道,在没有海空军支援的情况下,指挥人民解放军木制船队,战胜有海空军优势的敌人,渡过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开创了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海作战的先例。被赞誉为“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赋予的光荣作战任务。”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