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邓华被调到第4军分区主持工作,年底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4军分区司令员,直到1944年2月,他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半的时间。
第4军分区是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它位于混伦河两岸,平原多,地域大,土地肥沃,盛产稻谷.因此,成为日军“扫荡”的重点。
从1941年起,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同敌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扫荡一与反“扫荡”的殊死搏斗。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邓华带领军分区主力避敌锋芒,巧妙转移,与敌人捉迷藏、跳圈子,摆脱敌之合击;同时抓住有利战机,在敌必经路上,进行伏击和阻击,突然开火速战速决。在分区主力部队打击敌人的同时,还派出部分兵力配合民兵和游击队打麻雀战、地雷战,打得敌人寸步难行,使敌人的扫荡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分区的武装力量,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在斗争中得到发展和成长。
进入1942年,日军在边区周围大修封锁沟、封锁墙,建立无人区,推行以堡垒推进为核心的“狐”活动,对边区威胁很大。这年9月,晋察冀军区为粉碎敌人的“扫荡”,渡过困难时期,召开了高于会议。会后,邓华领导4分区军民,坚决贯彻军区提出的“到敌后之敌后”的对敌斗争方针,组织游击队到根据地周围敌人统治地区活动,在那里建立小块根据地,敌进我也进,把敌人从面的占领压回据点去。从此,4分区的反“扫荡”、反“封锁”、反“蚕食”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0月14日,邓华指挥到敌占区活动的部队,一举攻入灵寿县城,毙伤敌60余名,俘敌200余名,缴获许多枪支弹药和其它物资,连日本帝国政府首相东条英机颁发的金质奖章也缴获了,使敌伪极大惊恐。《晋察冀日报)}10月16日发表祝捷社论说:当着敌人“在北岳区周围扬言‘扫荡’,加紧其‘蚕食’推进的时候,我们边区特别是北岳区人民,欣闻我军攻入灵寿城的新的胜利,谨向我子弟兵的英雄们致热诚的敬佩之意!”从9月到12月,4分区军民在邓华领导下,不断出击获胜,歼敌821名,摧毁敌堡垒11座,恢复和开辟村庄144个,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到1943年,敌人对根据地进行所谓的“跃进蚕食”、“转辗扫荡”,和“毁灭扫荡”。但是由于根据地军民积累了对敌斗争经验,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斗争方法,挫败了敌人的“蚕食”和“扫荡”。年初,针对敌人对4分区行唐地区的“蚕食’邓华指挥分区主力部队乘敌立足未稳之际,以迅速的动作跳到敌人背后,发起一系列攻击,从2月1日至10日的10天中,攻克西口头,三打刘库地,夜袭东寺,强攻谭庄,连获胜利,共毙伤敌伪军782人,狠狠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与此同时,邓华还派部队到敌封锁沟外活动,袭击了平汉路上的东长寿车站。《晋察冀日报》2月20日报道对东长寿车站袭击时说:“敌伪于梦中忽闻枪声,不知所措,裸体逃奔。”。4分区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还组织飞行爆破组,飞行射击组,以冷枪射杀和地雷爆炸,给敌人以很大杀伤。在3、4两个月,4分区民兵共歼敌580余人。在9月至12月敌人发动的秋冬季“毁灭扫荡”期间,邓华领导4分区军民与敌战斗432次,歼敌2400余人,打破了敌人所谓“毁灭扫荡”。
1944年2月,中央军委在晋察冀军区抽调6个团组成机动旅(后改称教导第二旅),邓华被任命为这个旅的政治委员;与旅长黄永胜奉命率部开赴延安,执行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汪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