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遵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邓华衷心拥护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坚决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军事路线。邓华等率部参加了四渡赤水作战。在攻占桐样、娄山关、遵义等战斗中,他率部英勇作战,冲锋陷阵,歼灭了大量敌人。接着,红一方面军乘虚入滇,邓华又率部随方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勇夺沪定桥,甩掉敌军的围追堵截。
1935年5月27日,红军首长决定以红1师和于部团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沿西岸北上,东西两路夹河而进夺占泸定桥。邓华等率1师2团为左纵队失头团,沿河岸溯流向沪定桥前进。为了胜利完成这一战斗任务,他对部队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动员,红军战士不顾长途行军的疲劳,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当日,红军在险要的隘路上,不顾一切向前冲,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粉碎敌人的节节抵抗,击溃敌一个团,当晚在瓦坝宿营。第二天饭后,部队继续向沪定桥前进,翻了一个60里路的大山,在德绥消灭敌人百余人。接着又冒雨前进,经过100多里的急行军,击溃残敌,进入宿营地。
5月29日拂晓,因连续急行军,许多连队的炊事班掉在局面,有的连队饿着肚子,有的连队煮了些稀饭吃,继续出发前进,一路攻击前进,把敌人压到铁丝沟附近。铁丝沟地形非常险要,左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右边是峭壁千份的高山。敌人一个多旅的兵力已占领了铁丝沟最高的山头及其隘口,凭借天险顽强固守。2团先以一部由山腰绕至敌人翼侧正面同时冲击,将敌人击退,占领了隘口,再追击前进。此时,前面是高山,背后是大河,敌人兵力、地形都占优势,后退便有落水的危险,只有拼命向前,才是出路。经过再次鼓动,全团官兵都奋起了拼死的决心,士气很高。这时邓华亲自率2营向铁丝沟大高山佯功,2团主力由正面向铁丝沟攻击。经过激烈战斗,2营占领了最高山,团的主力也夺取了敌人的全部阵地。铁丝沟战斗为红军夺职沪定桥创造了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接着2团继续由东岸向沪定桥前进,配合西岸红军夺职了沪定桥,中央红军胜利地渡过大渡河。
蒋介石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企图彻底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