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进入了2012年,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而我也步入了不惑之年。

  望着在麝香河煤矿工业广场燃放的一朵朵礼花,我压抑了许久的心情瞬间便释放开来。仔细算来,我步入煤矿正好是第二十三个年头,从青年到中年,我也是一个老资格的煤矿工人了。

  在煤矿工作的这些年,最熟悉的就要算矿区里的那一片灯火了。

  煤矿工人起的都很早,往往是在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要出门上班,而在这个时候,矿区街道两旁那一片片的灯火便是伴着他们出行的最好伙伴。

  矿工们喜欢这片灯光!

  这片灯光伴随着他们一路前行,不离不弃,一路追随着奔赴至千米井下,让他们在黑暗的巷道中不在摸索前行。


  矿区的冬天,黄昏来得很早。有的时候,那一抹淡淡的斜阳只是在上井口塔楼的窗户上停留了那么一小会,便毅然决然地消逝而去。候罐室内的光线便立刻暗淡下来,而这时矿区里的各个楼房便接连有序的亮起了灯光,整个矿区里顿时便一片灯火通明。

  柔和的灯光洒在矿区里的每一个角落,洒在候罐室内提升机的平台之上泛着金光,让刚刚升井的矿工们感到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馨!这一片灯火让陆续升井的矿工们感到心里格外的敞亮,一整天的疲惫刹那间就被这大好的心情排斥的一干二净!


  久在矿区,矿工们已经养成了一个制式的习惯。

  升井之后他们不是急于去洗澡,而是坐在更衣室内,掏出烟来,慢悠悠地打开,先让给周围的矿工哥们几只,然后又非常客气地接受别人的点火,之后便坐在长条椅子上,慢悠悠地品味起来,那姿势、那神态仿佛依然忘记了人世间的所有烦恼及不快,专注的眼神在细细地回味着地面上那已消失的时光。


  升井之后,矿工们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在热水池中的洗浴。

  热水浸泡掉身上的煤尘颗粒,黑白色的身躯终于有了该有的模样;腾腾升起的热气带走了他们一身的疲惫,让他们们产生了回家的欲望。

  升井之后的洗浴,对于疲惫的矿工来说是一种慰藉,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在那一次次的揉搓中,矿工们自己在给自己打气、鼓劲,这个月的任务一定能够完成,那一点工作量不在话下。


  矿工家里的饭菜,最丰盛的一顿一定是晚餐。

  因为矿嫂们知道自己丈夫工作的辛苦、工作的不易,因此也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矿嫂们只有在看见自己的男人下班回家她们才会心安。而矿工的家庭多年以来保持的习惯就是只有男人回了家她们才肯吃饭,此外,无论多晚她们都会等,等这个家的家长回家。就从这一点,下井采煤的矿工们对自己的女人充满了敬意,嘴上不说,但是他们心存感激!


  在走过矿山的历程之后,我发现矿山的经历绝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它是一种品味人生的别样享受。虽然这其中充满了危险、充满了艰辛,但是在走过之后,你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充实。

  这些年的矿山经历所形成的思维定式,让我已经分辨不出那些经历是来自于我本人、来自于我自己的大脑思维;那些经历是来自于书本,那些经历是来自于我周围的环境、来自于矿山。在这二十几年的时光里,我同我自己、我同周围的环境、我同矿山和谐相处,矿山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之中,肌体之内,我已经同化到矿山的雄浑之中。


  当我在千米井下忘我工作的时候,我是在把矿山当做一本书在细细地品读。我把劳作的艰辛含在嘴里,细细地咀嚼着、咀嚼着,似乎是在慢慢地品味一杯浓烈的美酒,直到那人生的浓烈像酒精一样融化在我的血液里、融化进我的肌体中。

  这人生的浓烈,不仅渗透到我的大脑、渗透到我的心灵;而且在我全身的血管中奔腾,恰是千军万马似的在冲击着我的每根血管的神经末端。这人生的浓烈就是矿山精神,它已注入到我的骨髓之中,它时刻在召唤着我那沉睡的记忆,提醒着我,你还有那远去的初心与梦想。


  煤与井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平凡的井下生活就犹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在不经意间,我的青春就在一天天的繁忙工作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悄悄地隐退。

  在我生活的这座小城里,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一群人和一座矿井的故事,这故事里有欢乐,也有忧伤,但更多的是这一群人为了摆脱命运的束缚而拼搏向上的故事。


  矿山工人的生活很是艰苦,在煤矿井下工作的他们很不自由,他们每一天的工作就是三点一线,就像是被一个巨大的圆圈套住了一般。

  上白班时,每天早晨5点就要起床,早上六点半必须在学习室内做好,准备点名,不能迟到,如果迟到就要被罚款。

  班前学习之后开始分工,七点钟开始准备入井。入井之后,走过长长的巷道才能到达工作面,而最远的掘进工人竟要走出十多里路才能到达工作地点。紧张的工作之后,午休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午休时,他们坐在飘着浮尘的巷道中,就着凉水,啃着馒头完成充饥的过程,之后便又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一直要干到四点班的人员入井接班后才能收工回家。做完这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之后,矿工们已是极度疲惫。

  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但矿工们并没有厌烦,并没有考虑调换工作,因为他们觉得,矿山这个行业虽然危险、辛苦,但是它的收入还算是比较稳定,况且,自己也没有太高的文化,想要转行也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经历过煤矿下岗潮之后的艰难,当时那种无助的滋味,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体味。

  矿山的工作虽然很累、很辛苦,他们虽然很疲惫,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又分明写满了幸福。数九寒天最冷,但是随着数九寒天的过去就是春天的来临,随着煤炭市场形势的好转,麝香河煤矿的每一名矿工都得到了实惠,他们感到充实、幸福,这种幸福洋溢在升井后矿工们的微笑之中……

  在平淡中他们消磨掉了一茬、又一茬的激情之后,在日日重复的平淡之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之后,在满怀希望之中,矿工们终于迎来了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给清河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黄金十年矿工们的劳动条件大大改善。

  2002年至2012年,煤炭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的发展时期,作为煤炭资源的富集地区,清河门地区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十年间,清河门地区从小煤窑遍地走向煤矿集中整合,井下的采煤技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2000年以前,矿工们的劳动强度极大,一个小班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工人们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到两天的时间。虽然井下工作的规定时间是八个小时,但是由于工作量大、任务重,一个小班往往要干到十几个小时以上才能升井。

  当时井下的交通条件也不方便,往往干了一天的活还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从工作面走到井口,升井后矿工们极度疲劳。在当时,除了工作条件不好之外,生活的质量也不高,矿里没有班中餐,工人们下井时只能自备午饭,而后,在井下一干就是一天。

  经过黄金十年的发展,煤矿的经济条件大大改善。在井下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煤矿实行了双休制,下井时再也不用自己徒步行走,或者偷爬皮带了,从井口到工作面都有专门的人车接送,极大地减轻了矿工们体力的消耗。在井下采煤工作面都是机械化开采,矿工们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煤矿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理念也改变了好多,从单纯的要产量转变为现在的要安全、要质量,煤矿安全生产系数明显增强。


  黄金十年期间,工人们的工资增长了近十倍。

  在黄金十年期间,工人们的工资大幅度地增长了,一线采煤工人的工资每个月已经可以达到6000至7000元。工人们有钱了,他们纷纷在市区买了楼房,把孩子送往了私立学校,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矿工们的衣食住行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一个台阶,矿工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好,每个矿工家庭都在尽力去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经济的变化带来了煤矿领导阶层管理意识的变化。现在,煤矿的领导对工人们强调的最多的就是安全。在黄金十年期间,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所有考核指标的前提条件。而在以前,矿上对工人们要求最多的则是煤炭产量、则是多出煤,因为只有煤炭的产量上去了,工人们的工资才会增高一些。


  黄金十年之前,因为资金短缺,麝香河煤矿甚至连工人的劳动保护用品都配备不齐,矿工们无奈之下,只有靠关系、求人才能领到劳保用品,至于一线工人的防尘口罩更是想都别想,根本就没有。而没有防尘口罩,工人们在采煤时呼吸的全是煤面,许多采煤的一线矿工因此而得了尘肺病。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经过了黄金十年,煤矿的经济基础雄厚了,有钱了,煤矿要求下井作业时必须人人都佩带防尘口罩,并且把这一项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一项考核内容。

  黄金十年以前,矿区最繁忙的地方就是矿区医院,在那里,每天都会有工人被抬进抬出,每天井下都会有工伤事故。在当时煤矿管理者的思维里,在井下工作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事,一些小的生产事故根本就无所谓,不必在意,对于一座煤矿而言,永远是煤炭产量第一。当时树立的煤矿劳模就是那些不怕牺牲、不怕危险,能够多出煤、出好煤的生产骨干。


  只有从那个时候走过来,你才能真切地体会到黄金十年里煤炭行业的巨大变化。

  对于一个一直在井下一线工作的矿工而言,十余年来,我感受到麝香河煤矿最大的变化就是煤矿的干部们对井下工人的要求变了,以前老是强调产量第一、产量第一,而现在则是反复强调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做好自主保安,为了安全宁可停工、停产不出煤。矿区工业广场的警示标语也换成了:在井下多出煤的矿工不是英雄,而不出事故那才是合格的矿工,才是英雄。

  在这样的安全理念要求下,麝香河煤矿的生产事故率明显降低,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麝香河煤矿的复苏来之不易。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末期是麝香河煤矿最困难的时期,面对异常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矿区的领导们适时地提出了“煤矿主人翁意识”活动。

  “煤矿主人翁意识活动”就是要求煤矿职工把工作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家庭放在企业的后面,把工作放在家庭的前面。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做,拼搏、奉献,永不言败;不贪图名利、不计较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全身心地完成工作任务,在实现煤矿的企业价值、国家利益的同时,实现煤矿职工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煤矿是矿工的家,煤矿和矿工密不可分,矿工和煤矿也不可能分开。而主人翁的家国情怀彰显在困难时期、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也最能检验一个人。在煤矿最困难的时期,麝香河煤矿的干部职工响应煤矿的号召,放弃个人的利益,复工复产,家国情怀在工作岗位上尽情彰显。凝聚力、患难意识在坚持和坚守中巩固提高,新时期麝香河煤矿的奋斗精神在普通岗位上频频闪现。

  麝香河煤矿企业文化的凝聚力稳住了企业的阵脚,广大矿工的思想没有乱、人心没有散。在煤矿最困难的时期,煤矿领导们紧紧抓住安全生产,时刻维护职工的基本利益,彰显了国企作为,彰显了国企职工的主人翁作为。

  通过开展“煤矿主人翁意识”活动,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提高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在最困难的时期构建了一种共同体意识,煤矿与职工同舟共济,共同度过了难关。

  经过下岗大潮的煎熬,矿工们与煤矿共存亡,与煤矿并肩奋斗,他们经历了煤矿重新创业的艰辛,而今又见证了煤矿的辉煌!

  高强度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迅速攀升的房价、下岗后的徘徊,就像一面放大镜在放大着矿工们的焦虑,并消磨了一些矿工们的梦想。然而在追梦的道路上,依然有着一群坚守着工作岗位的矿工身影。并涌现出一大批信念坚定、以身作则、敢于担当的矿工队伍,不管是在井下一线,采煤、掘进工作面,还是在地面库房、生产车间到处都有矿工们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们坚守工作岗位的信念并没有被时间和一成不变的工作生活所消磨殆尽,他们没有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迷茫和彷徨,他们依旧在坚持工作、坚持下井,依旧执着向前,顽强拼搏。面对精简后的工作岗位,他们增强了对工作的认真感,增强了对煤矿的责任感,增强了对社会、对家庭的使命感,这些沉淀下来的矿区企业文化,更加坚定了矿工们的坚持。正是因为坚持,留下来的矿工们等来了机遇,迎来了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


  身在煤矿,幸运的赶上了黄金十年,这给苦苦挣扎在井下一线的矿工们带来了些许慰藉。

  经过九十年代末期的下岗大潮,矿工们对于煤矿有了一种特殊的依恋。这份工作虽然辛苦、危险,但它毕竟给矿工们带来了稳定的生活、体面的形象,让他们在经济上有了支撑。而且除了采煤他们别无其他技能,离开了煤矿他们无法生存。因此矿工们知道,只有坚守工作岗位,才是最佳的选择。即使在煤矿发生一些生产事故后,他们依然能放平心态,他们依然平静地工作着,每日里依旧平静地洗澡、依旧平静地回家。坚持终于换来了回报,当黄金十年来临时,矿工们发自肺腑地感激煤矿。


  黄金十年里,矿工们付出了极大的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矿工们用脚步丈量着巷道与家的距离,枯燥、乏味,是矿工们生活的真实体现。尤其是在黄金十年里,煤炭供不应求,整个煤矿都是在满负荷运转,煤炭生产根本就停不下来。选煤厂一天到晚一直都有运煤车辆在等待装煤外运,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矿工们出满勤、干满点,哪里还有他们休息的时间。

  面对大好的煤炭销售形势、面对月月增长的工资数额,矿工们也舍不得休息,哪怕是仅仅休息一天。

  煤矿工人的工资与下井的天数密切相关,所谓的计件工资,一般说来,干的天数越多挣得就越多。因此,煤矿工人很少休息,他们甚至连节假日也舍不得休息,因为假期会发双倍甚至三倍的工资,而且月底的奖金也跟入井的天数有关系,出满勤会有满勤奖,因此大多数矿工几乎是天天下井。

  经历过下岗大潮的洗礼,矿工们格外珍惜工作的机会。每一个留守的矿工是在用血与汉铸就着忠诚,这种忠诚是他们无私的爱、宽阔的胸怀和对自己家园美好未来的期盼。矿工们说:是工作让他们衣食无忧,是岗位给他们带来荣耀,因此他们要忠诚于工作、感恩于工作,他们感恩企业赋予的平台!

  当黄金十年来临,他们发自肺腑地感谢煤矿,这种心情代表着一种正能量,是他们一种对过去的总结,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黄金十年给矿工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伴随着麝香河煤矿的发展壮大,矿工们享受着黄金十年的改革红利、发展的成果,他们的生活步入了小康,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麝香河煤矿的矿工们对黄金十年满怀深深的感激之情。

  黄金十年圆了麝香河煤矿广大矿工的好多梦想。

  一是矿工们实现了安居梦。

  麝香河煤矿联合清河门区政府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采煤沉陷区改造,几千户煤矿职工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矿工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彻底告别了无房住、住房差的历史。

  二是矿工们实现了乐业梦。

  经过黄金十年的改造,无论你置身于矿区的任何一处地方,都有身在公园里的感觉。此时,不仅矿区的景色美,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也和从前大不一样。经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矿井之下的各条巷道犹如城市里的地铁四通八达,矿工们入井不再步行,乘坐人车可以直达任何一个工作面。井下作业环境大大改观,生产作业全部是机械化,打运物料使用单轨吊车、无极绳变速绞车,矿工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三是矿工们提升了获得感。

  黄金十年里,麝香河煤矿的经济效益是一年更比一年好,矿工们的工资眼瞅着往上涨,一千多、两千多、三千多、直到将近一万元。工人们的钱包开始鼓起来了,他们开始在市区买房,送子女上私立学校,购买私家车,假期出游飞机出行,获得感逐步增强,一时间,矿工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四是矿工们收获了幸福感。

  黄金十年的来临,成全了一直坚守在煤矿的广大职工。

  在过去,煤矿给人的印象是脏、苦、累、险,矿区里污水横流,煤尘飞扬,煤炭乱堆;矿工们在井下艰苦危险的环境里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而现在,经过黄金十年里的改变,如今的麝香河煤矿,天蓝、地净、矿区布置井然有序,矿工们朝气蓬勃。清河门地区已经从一个传统的煤城变化成一座看得见山、留得住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小城了!

  治理采煤沉陷区,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开展送温暖,贫困职工的子女圆了读书梦;实施大病救助,患病职工有了医疗保障;对矿工开展健康体检,让一线的矿工没有了后顾之忧;实施春节七天假期,井下一线的矿工也实现了与家人吃顿年夜饭、看看春晚的奢侈梦想!

  黄金十年里,麝香河煤矿在企业内部大力倡导家文化,树立小家的意识、营造家的氛围,努力构筑矿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实施优秀农村劳务工转制、实行工会会员卡普惠制、实施矿工储蓄卡增加财产性收入、并持续改善井下的生产作业环境,降低矿工们的劳动强度。煤矿工会建设平安之家、效益之家、和谐之家,千方百计地把矿工的利益巩固好、拓展好、实现好。

  在建设家文化的浓厚氛围之下,矿工们爱矿如家、敬业爱家、团结兴家,齐心协力地把自己的煤矿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经过建家活动,实现了煤矿与矿工共建家园、珍爱家园的和谐氛围。


  一幅和谐生动的矿区美好画面更加浓墨重彩,一个生机勃勃的麝香河煤矿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黄金十年,麝香河煤矿的矿工们抒写了一部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创业史,抒写了一部团结奋进、敢于奉献的拼搏史,抒写了一部自我革新、敢于奋斗的追梦史。黄金十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广大矿工们意气风发地开启了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奏响了新时期煤矿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这一切都是黄金十年带来的变化。

  现在的矿工们很满足,也很幸福。矿区给了他们想要的一切,为他们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学习的环境,让他们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矿工们知恩图报,他们用每一天的辛勤工作在回报着矿区,在回报着社会,他们在为煤矿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尽着一份自己的力量。

  他们发自内心地喊出:感恩黄金十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