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金十年的由来。
一个地域的经济滋养着生长在这块地域上的人,而生长在这块地域上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人想要改变它都很难。如果说人生就是要留下几件值得在斜阳下回忆的往事,那么,矿山留给我值得回忆的会是什么呢?
是昼夜不停飞转天轮的井架,还是雄壮高耸的储煤仓?是矿灯房发灯窗口美丽女工的笑脸,还是升井后在浴池热水中浸泡的逍遥,都不是,这些都不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应该是那些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矿工精神!
麝香河煤矿广大的矿工经过下岗大潮的洗礼,挺过了艰苦的低谷期,终于迎来了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史上黄金十年的辉煌时代。
“煤黑子”也有春天!
谁都没有想到,经过1999年、2000年煤炭行业大规模的下岗潮流之后,煤矿工人经过苦苦的煎熬,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第二年,“煤黑子”们翻身了!
煤炭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是指2013年中国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之前的十年,即指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的一段时间。
2014年8月,中国煤炭行业协会公布了2014年中国煤炭百强企业,这些百强企业在2013年完成营业收入41568亿元,而在2004年中国煤炭协会评出的百强企业在2003年的营业收入仅为2760亿元。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在2002年到2012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煤炭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5倍。因此,这十年时间被中国煤炭行业内的人士称为中国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
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引起国内物价的快速上涨,因而煤炭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煤炭行业得以快速发展,而且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延续了十年之久,使得煤炭行业享尽了无限的风光与荣耀。借此东风,无数人因煤而暴富,无数的企业靠着煤炭产业获得了巨额利润。
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是我国煤炭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是专为煤炭人摆下的一场盛宴。在中国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环境下,国内的煤炭需求大幅度增长,从而带来了煤炭的产量、价格和利润的飞速增长。
此时,国内的大小煤矿,伴随着黄金十年的东风,煤矿的效益是青云直上,一时间,万众瞩目。在2008年左右,煤炭行业的利润达到了百分之百。
黄金十年带来了以下几大变化:
全国煤炭的产量从2002年的13.8亿吨一路增长到2011年的35.2亿吨,年均增长两亿吨。
煤炭的价格从2002年的一吨500多元钱一路增长到2008年的一吨1000多元钱,十年间一吨煤炭的价格增长了500多元。
煤炭行业的利润大幅增长,2002年煤炭全行业的利润是23亿元,而到了2011年,煤炭全行业的利润就不可思议地增长到3246亿元。
煤炭行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为什么会有“黄金十年”?
那么煤炭行业为什么会有“黄金十年”呢?
这是因为,一是经过1999年、2000年的煤矿下岗风潮,中国境内的很多煤矿企业甩掉了历史上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背负的沉重包袱,这其中包括老弱病残的公私伤职工、企业历年来积压的巨额外债、企业承办社会的各种功能。在甩掉这些束缚之后,煤炭企业轻装上阵,中国的煤炭企业便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二是进入2000年以后,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幅度加快,到了2008年,中国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2.94%。
三是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了步伐,由此导致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高速公路、房地产、高铁、汽车、化工等高投资、高耗能的项目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
四是在2004年,中国政府又出台了煤炭出口配额制的相关政策,开始对煤炭出口进行管控。
几种综合因素的相加,就形成了中国国内市场对煤炭的巨大需求,因而煤炭的价格在短时间内接连不断的向上攀升。
市场的力量终于带来了公平!
2000年,中国国内煤炭市场的煤炭价格每吨在180多元左右,到了2002年前后,煤炭市场的价格急剧攀升,达到了每吨500多元。到了2008年的7月,煤炭价格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一路飙升到每吨煤炭1000多元左右。
伴随着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中国境内的无数个个体、无数个城市乃至无数个行业的命运,也都因为疯狂的煤炭价格而改变。煤老板、煤矿工人的命运都随着煤炭价格的升降而上下沉浮,众多煤老板的手中聚集了巨大的财富。在当时的中国,凡是只要与煤炭粘上了边,那就意味着巨额财富的唾手可得。
暴利的煤炭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国内的各种资源,给产煤地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无数的人因此而暴富,无数的企业也靠煤炭产业赢得了巨额的财富。无数的资金投向矿区、无数的外地人口纷纷涌向矿区谋生,黑土地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2。王书记的煤矿搭上了黄金十年的顺风车。
清河门地区也终于迎来了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给清河门地区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在黄金十年里,作为产煤大区,清河门区也迎来了煤炭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清河门地区的煤炭行业从私挖乱采开始步入了规模化经营,从小煤窑遍地走向小煤矿时代,井下采煤的工程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小煤矿的工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出卖体力挣钱,而是蜕变为现代化的产业工人。
借助黄金十年的红利,矿工们的收入开始令人羡慕,他们当中买房、买车的人不在话下,矿工的日子在一天天向好的方向迈进……
煤矿行业变成了令人羡慕的高薪行业。
奇迹都是在坚持之后出现的。
在2002年以前,每吨煤炭的价格只有180多元左右,煤炭企业连年亏损,清河门地区的很多乡镇煤炭企业都发展不下去了。这些乡镇煤炭减人下岗、拖欠工资,有的煤矿竟然长达半年以上都不给工人开资。地方政府没有办法,集思广益之后,出台政策就把煤矿转手承包给个人。原本是为了想甩掉包袱,可是谁曾想到,风水轮流转,没出几年,煤炭价格是节节攀升,这些接手煤矿的承包人摇身一变就变成了财大气粗的煤老板!
王书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手煤矿的。
王书记的创业正逢其时,他亲身体验了小煤矿从原始的私挖乱采到现代化矿井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过程给予了王书记施展才华的巨大空间,让他那在麝香河煤矿压抑了多年的管理思维得到了具体的实施。
办矿伊始,王书记就高瞻远瞩地树立了安全第一的目标。
这一目标颇具智慧,颇有超前意识。
在当时,在大家的头脑中、观念里,总以为对于一座煤矿的管理而言,永远都是煤炭产量第一。而多年来积累的煤矿文化灌输的理念也都是矿工英雄们往往是那些不怕牺牲、不怕危险,能够多出煤、出好煤的生产骨干。
而对于一座现代化矿井的管理者来说,可不是这样,以前是产量第一,而现在必须是安全第一。多出煤的不是英雄,不出生产事故那才是合格的煤矿工人。
绝不把煤炭生产第一放在首位,这是王书记办矿的宗旨。
因为王书记深受其害。
如果当初麝香河煤矿的管理者们不是过分地强调煤炭的生产第一,两眼只盯着煤炭产量,只要求矿工们多出煤、出好煤,而忽视了煤矿的安全生产,麝香河煤矿的那次透水事故本来应该可以避免。就是因为当时的煤矿领导贪图煤炭产量,而忽视安全生产,至使掘进盲目进米,打通了老塘积水,让几名矿工弟兄葬身井底,每当回想起这件事,王书记就悔恨不已。
王书记深知安全生产对于煤炭企业的重要性,因此他投入很多资金,用于煤矿的安全防护并制定具体措施严抓安全管理。
首先,他投资配齐了工人们在井下作业时的劳动保护用品。他要求在井下工作的每一名矿工都必须佩带防尘口罩,并把这一项作为班组的考核内容。这一举措,深得人心,使得矿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在井下作业毫无遮拦,从而杜绝了尘肺病的发生。
第二,他严格安全管理。他规定在每一个工作面必须配备一个安全员,三个小班24小时内从不间断地巡查违章作业。
第三,对于盲目进米,违章指挥,实行从重处罚,绝不姑息。
严格管理立即就产生了经济效益,王书记的煤矿连续安全生产两千多天,连续五年多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就是效益,王书记煤矿的经济效益直线上升。王书记的煤矿也迎来了黄金时代。
在2002年以后,他的煤矿煤炭的销售价格从不到200元一吨一路漂升到2008年的1000多元一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煤矿工人们的工资收入也大幅度地增长,从刚开始办矿时的一个月三四百元一路增长到五千多元,甚至达到七千多元,而采煤一线班组长的工资甚至能够达到一万元以上。
在煤矿获利的同时,煤矿工人也分得了一杯羹。
王书记也搭上了黄金十年的顺风车!
王书记在煤炭生产形势向好的同时,他感觉到了一种事业成功的满足!
他感到了一种成就感。
王书记知道煤矿工人们都很朴实、善良,他们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工作单位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依托。而微薄的工资几乎就是矿工们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们要养活一家人。因此,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表现的非常努力,什么样的艰苦环境他们都能克服、都能忍受。他们有时对王书记说:“现在井下的工作量和以前一样,但是挣得钱却比以前多了好多,我们真的很满足。”
这就是我们的煤矿工人,一群善良、朴实的矿工,他们没有过高的要求,他们只求自己一家人的衣食温饱,作为煤矿的老板,王书记感到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维护他们的一点点利益呢。
王书记每当想到这些,一种责任感就在他的心底涌起,他干事创业的劲头就更足了!
3。黄金十年带来的后果
在国有煤矿,在黄金十年里,最受益的就是煤矿的领导、煤矿的管理阶层。
高额的煤炭产量为煤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煤矿决策层的工资增长极快,煤矿的领导们迅速地就进入了高薪行列,他们的月工资达到了一百多万以上。矿机关里的人曾说,年终分红时,副总以上的领导都是用皮包往家里拿现金。
煤矿基层段队的领导实行双薪制,他们开工资用两套工资册,每个人的月工资都突破了一万元。
而基层的普通煤矿工人并没有因为黄金十年,就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我所在的煤矿,在煤炭行情最好的时候,一线采煤工人的月工资能够达到七、八千元,而段队干部的工资则能够达到一万五六,是工人的两倍以上;科级领导的工资则是两万元以上,矿级领导,副总则是月工资三万,也就是每天1000元,并且他们在年底还有年终奖,年终奖的具体数额根据煤矿的年产量而定,出一吨煤炭奖励一元钱,年终奖每年都在150万元以上。
在繁华的背后,黄金十年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后果,十年的狂欢,带给了煤炭人太多的遗憾和伤痛。
经过煤炭行业下岗的低谷,当黄金十年的突然到来,煤炭行业的管理层好像在睡梦中被当头一棒突然打醒一样,他们的大脑瞬间变得高度兴奋,因而他们的决策也就开始变得疯狂起来。
在煤炭高额利润的驱动下,2004年,中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达到了创记录的257.53%。而后,在其后的几年,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一直居高不下,在2012年达到了顶峰。
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煤炭行业吸纳了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目光,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向了煤炭行业;许多煤矿的高层管理者也开始头脑发热,他们开始无序投资、盲目扩张。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5万亿元,超过前十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
在这黄金十年的时间里,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失控。一些煤炭企业的管理者们大脑发热,面对膨胀的煤炭市场,他们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大脑膨胀之下就发生了行业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失误。尤其是在煤炭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误区,因而在煤炭产业发展思路上出现了重大错误,从而忽视了整个煤炭行业的科学发展。在这种错误思路的指导下,全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战略相同、产业结构相同、煤炭产品相同。这些煤炭行业的管理者们沉浸在“一煤独大”的沾沾自喜之中,没有形成煤炭产业有效的替代产业,丧失了依托黄金十年进行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之下,在煤炭价格暴利的驱使之下,一些煤矿的管理阶层便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提高煤炭产量。一些煤矿纷纷技术改造,提高煤矿的年产量,很多煤矿在极短的时间内,煤矿的年产量就翻了一倍以上,因而,煤矿的管理阶层就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追赶市场经济的大潮,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们不再按部就班地布置开采准备工作面,而是先从最近的煤层采起,这样既缩短了运输距离又大大地减少了吨煤成本,煤矿的年产量一下子就猛增上来,给这些管理者带来了巨额的奖金。我所在的麝香河煤矿也是如此,经过技术改造,麝香河煤矿的年产量也由2000年年初的一百二、三十万吨上升到一百九十多万吨。
对巨额利润的追逐已令他们的头脑发昏。他们忘记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终将会有被采没的那一天。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这样疯狂的决策之下、在他们疯狂的采掘活动背后,催生了多少个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生。全国的各大中型煤矿由于煤炭产量的持续增加,煤炭资源迅速枯竭,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全国各地就出现了众多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在某一种程度上说,这是历史的罪人啊。
以之相反,煤炭行业矿难的频发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黄金十年里出现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就是在煤炭的产量增长以后,与之相反的却是煤矿的矿难频发。
这些矿难,动辄几十条生命,有时甚至是上百条的生命消逝在幽暗的矿井之下。在黄金十年里,这样的新闻不时的出现在全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严重地冲击着煤矿家属们脆弱的心灵。
在黄金十年里,在国内煤炭产业效益最好的时期,反而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工业安全生产最差的时期,在这一期间,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极高。黄金十年间,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煤炭事故共发生60余起,死亡人数达到3550多人,其中仅2005年就发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煤矿事故4起,死亡614人。
血的事实,让人们联想到这黄金十年的时光是众多矿工兄弟们用宝贵的生命做代价换来的,而这十年间的辉煌成果他们却没有享受到太多的利益。
可怜啊,我的矿工兄弟!
可怜啊,我的阶级弟兄!
资本对于利润的追逐是狂热的,有时会让他们近乎疯狂。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立即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敢冒绞首的危险”。
人性的险恶昭然若揭。
黄金十年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
煤矿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由于煤炭资源是中国的基础性能源,正是因为在这十年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高的要求,使得煤炭的供给不足,从而又拉动了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正是自2000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随着煤炭行业利润空间的加大,国有、民营、各行各业,只要是稍微有一点点经济实力的企业都想在煤炭行业领域里分得一杯羹,由此,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有手续的、没有手续的矿井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拔地而起。
煤老板的暴富和矿工兄弟们的血泪就好像有些小说里描写的那样,但它却又是真实的发生在我的身边,吸引着煤矿所有人的目光。
黄金十年,让众多的煤老板过得很是富足。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到2008年7月,煤炭的价格达到了顶峰,很多企业的利润都已经超过了100%。煤矿企业开始变得非常有钱,大的煤企兼并了很多小煤矿,逐渐发展成了巨无霸。巨额的利润使煤矿企业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的习惯。
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
个人、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座城市都因煤而兴。一夜暴富的神话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天天的循环上演。
在黄金十年期间,煤老板几乎成了中国暴发户的代言人。
暴富之后的煤老板,变得财大气粗,常常把家里有矿挂在嘴边。这也难怪,他们曾经经历了贫穷,煤黑子的雅号让他们难以引以自豪。而今暴富之后,他们当然就需要把金钱用到极致才能体现出超级新贵的风采。由此也就催生出他们的土豪消费观念
他们可以炫富,他们可以一掷千金。他们可以一次买下整个单元的楼房;他们有时会任性到在买车时,可以连带着把车模小姐也一道买回家。金屋藏娇,明里暗里,三妻四妾,凡是能用金钱买的到的东西,在他们身上那都不是事儿。
黄金十年里,煤老板暴富的神话很多,他们用麻袋装钱、他们出行有悍马车队、他们嫁女有豪华婚礼。买豪车、买房子、一掷千金,好像如果不是挥金如土就显示不出自己土豪的身份。
煤老板的称谓就是这时被国人叫响的,时至今日,是褒义还是贬义,已经无人再说得清楚。
相比于煤老板的暴富,而真正的煤炭采掘者--普通的矿工,他们并没有分得多少煤炭黄金十年带来的红利,与煤矿企业的各级领导所获得的巨额财富相比,广大基层的煤矿工人也仅仅只是喝到了一点点的汤!
而可怜的矿工,面对下岗潮流的冲击,他们选择在煤矿苦苦坚守,他们期盼着煤矿的再次复兴,因为他们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单一的劳动模式已然让他们失去了自由选择的能力。他们留恋于时代给予的辉煌,他们依恋于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煤炭行业,面对生活陡然间给予的压力,他们选择的是坚守。
而当一但这些矿工们有了钱,他们身上的劣根性立即就显现出来,贪婪、懒惰、好色、心浮气躁、爱慕虚荣,种种的劣迹让人不耻。
一些矿工家庭,在没有多少钱时,他们可以延续夫妻和睦的生活轨迹,可是当户主一旦有了金钱之后,一切便都开始有了变化。酗酒、赌博、打麻将,这还好说;一些无聊至极的矿工竟然发展到了去嫖女人。
在麝香河煤矿,一些无耻的班组长竟然有时会带领全班的工人去集体嫖娼,矿工哥们,你可曾知道,这样做,你已经没有了做人的廉耻。
黄金十年表面上的繁荣,助长了企业盲目发展的不理性,同时也助长了、诱导了煤矿工人生活消费的不理性。直接的后果就是煤矿工人中间出现了大量的房奴、车奴以及月光族。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超前消费带来的恶果,陶醉于金钱带来的炫目当中。
随着煤炭行业步入严冬期,工人的工资被长期拖欠,大量的矿工家庭的生活立即陷入了困境,一些困难的家庭变得生活无着,房贷、车贷断供。由此导致一些家庭出现纠纷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并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黄金十年有得也有失。
黄金十年过去之后,留给人们的是在煤炭领域产生了许许多多问题。
黄金十年带来了严重的恶果,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煤炭监管领域腐败频发。
在2002年,国家取消了电煤的指导价格,放开了煤炭市场,但是,随后国家又出台了煤炭的协调价格。从这一连串出台的政策来看,政策这只有形的手远比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煤炭市场的干预要多的多。在如此的环境下,煤炭市场就成了被政策扭曲的市场。政府的行政审批职能、煤炭行业的监督职能、服务职能或者不到位、或者被滥用,煤炭监管部门就成了腐败的多发地。在黄金十年的后期,在一些部委、一些省份、一些地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官员出现了塌方式的腐败。
短期的效应造成了煤矿管理者的盲目扩张。
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让一些煤炭管理者失去了理性。他们无视行业的发展规律而进行的盲目扩张,最终导致了煤炭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和煤炭产业的大起大落。
由于在效益好时,大干快上,一大批不安全、不环保、低效能的煤炭产能纷纷上马,这就成为以后煤炭行业迅速下滑的直接原因。
面对国内煤炭市场的极大需求,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煤矿都提出了产量翻番的计划,我所在的麝香河煤矿也由2001年的90万吨一跃达到2002年的180万吨。
盲目的扩张,导致了极大的过剩产能。据中国煤炭协会的测算,2013年,全国的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达到20多亿吨。
盲目的扩张,使得煤矿的管理者忙于跑银行、跑市场,从而分散了他们抓煤矿安全的精力,从而导致煤炭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严重滑坡,造成了极大的煤矿事故隐患。
盲目的扩张又导致了煤炭企业的债台高筑,制约了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使得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急速增高。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得煤炭企业的生存发展难以为继。
黄金十年让煤炭行业的管理者迷失了理性,多了几分浮躁。。
黄金十年的大发展掩盖了煤炭行业的许多矛盾,企业管理急速滑坡,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他们丢弃了多年来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而盲目生产,煤炭行业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大大减弱。
单一煤炭行业的性质,导致了煤炭管理者视野的狭窄。面对国际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他们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其思维方式、管理理念还在延续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面对煤炭行业最好的历史机遇期,他们决策失误,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替代产业。作为煤矿的高级管理者,他们只看到了煤炭产量翻番带来的短期效益,而没有顾及到他们这么做会使煤炭资源迅速的枯竭。
黄金十年里,在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变好的同时,煤炭企业渐渐的失去了人气。
面对短期效益,面对金钱的诱惑,大批的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纷纷到地方小煤矿兼职,许多的技术工人跳槽,煤矿的人才流失严重。
处于煤炭资源聚集的区域,人们只能依靠遍地的煤炭带来的巨大的财富效应,而过度的开采,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生。
我所在的城市,也迅速地划向了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行列。它曾经的一度繁荣到衰落的过程就是整个中国煤炭产区内城市发展的缩影。
黄金十年里曾是清河门区最美好时光。
随着麝香河煤矿煤炭生产形势的逐步好转,清河门地区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体现着最美好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矿工们的存款急剧的增加。再次,煤矿上的干部们几乎一人一辆私家车。随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清河门地区的房价开始随着广大矿工们的收入而逐渐攀升。
黄金十年助推了清河门地区的发展,但是反过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清河门地区的地方经济对煤炭行业又产生了高度的依赖性。
在巨大的经济效益的驱动下,清河门地区小煤矿私挖滥采急剧泛滥,小煤矿盲目扩充生产能力,频繁技术改造,清河门地区煤炭生产新的一轮竞争由此展开。
恶劣竞争所造成的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原煤开采的比重占到清河门地区地方工业比重的一半以上,这对当地的工业增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黄金十年时期,麝香河煤矿的职工人数一度达到五千多人,清河门区地方小煤矿的从业人数在三千多人以上,这些矿工加上他们的家属计算在内,煤炭行业从业人口占到清河门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么多人口的生存均以煤炭有关,这就使得清河门区的地方经济严重地依赖于煤炭行业。煤矿的安全生产及煤炭的销售形势如果稳定,清河门区的地方经济就好一些,如果反之,清河门区地方政府的日子就会艰难一些。
这种单一的因煤而兴的经济结构,随着黄金十年的延续逐渐演变成了清河门区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过度的开采,加速了煤炭资源的枯竭,随着地表浅层煤炭的逐渐挖掘完毕,越往地层的深处挖掘,煤炭开采的风险与成本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清河门地区煤炭的质量优势和原煤竞争力在逐年的下降。
在黄金十年的末期,清河门地区的小煤矿有多家因资源枯竭而被迫关停,这不仅意味着清河门区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减少,JDP的降低,同时也意味着很多煤矿工人的失业。在这种环境下,一些矿工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
随着黄金十年的过去,麝香河煤矿很快就陷入了连续多年的亏损时期。更为严重的是单纯依靠煤炭开采已经不足以支撑清河门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因为今后再也不会出现所谓的黄金十年了。
煤炭行业的未来出路在哪里,黄金十年时人们没有时间去想,等到黄金十年的辉煌已过,再想转型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