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守备一师就不得不提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
当年父亲他们所在的这支部队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守备第一师,主要担负崇明、长兴、横沙、川沙、吴淞、高桥、南汇等地的防务任务。
守备第一师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新编第七师,参加过博兴、广饶、齐东、寿光、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是渤海纵队主力师。渤海纵队1947年10月组建于山东省博兴县小高家庄,下属新编第七师和第十一师两个整编步兵师,配有补充团、高炮营和教导营等直属部队,总兵力1.3万人,其中第七师是主力师。因当年渤海纵队共有三个第七师,故这支同样为第七师的就被称之为新编第七师。
第七师首任师长曾旭清,政委黎同新。该师机关以渤海军区军政学校机关和渤海军区二分区机关一部为基础组建而成,下设一、二、三团。一团由原渤海军区新特务1团组成,前身为渤海军区二分区第12团;二团由原渤海军区新特务2团组成,前身为活跃于津浦铁路济南至天津一带原武工队改编的津浦支队;三团由原2分区11团4分区一部组成,前身是齐河独立团以及商河、齐阳、德平等五个县大队合并组成。
新编第七师组建后,即刻随渤海纵队一起被纳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先后参加了解放博兴、青城、广饶、齐东、寿光县城的战斗,1948年3月参加胶济路的周张战役,在长白山以西地区阻击济南东援之国民党军,歼敌3000余人,缴获武器2100多支,这是该纵队首次参加重大战役并取得较大胜利,而作为其主力师的新编第七师当属首功。
紧接着该纵队参加了胶济路中段的昌潍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完成分割、包围并全歼国民党军山东保安第3师和整编第45师的大捷,歼敌近万人,缴获各类武器7500多支,使这支由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新组建部队得到极大锻炼,名声大振。1948年6月,渤海纵队首次独立展开了龙章战役,先后攻克龙山、章丘城,有力地牵制了济南守敌,配合了津浦线中段战役的作战需要。
1948年9月渤海纵队参加了著名的济南战役,被编入许世友挂帅的攻城东集团序列,济南战役是我军第一次大规模开展的大城市攻城战,当年分别由许世友和宋时轮挂帅东西两个兵团,其中东兵团主攻济南主城区,而父亲所在的野司特务团被纳入宋时轮的西兵团,负责扫清济南外围所有据点和守敌,父亲他们团就是与渤海纵队二十旅一起负责攻打济南外围重镇长清县,并抢占济南西郊机场,而几年后父亲又调到由渤海纵队新编第七师改编的十五师任职,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济南战役使部队在异常激烈的血与火的考验中,经受了难得的攻城大战役的锤炼,部队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得到很大改善,战役结束后,新编第七师奉命担任济南城北警备任务。
1948年冬,新编第七师随渤海纵队参加了淮海战役第二、三阶段的作战。当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的时候,该纵队进占徐州并担任警备任务,继而第七师南下参加阻援,保障兄弟部队围歼黄维兵团顺利举行,随后全纵队参加了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作战,取得辉煌战果,共歼敌5000多人,缴获各类武器4000余支。
1949年,渤海纵队与在淮海战役贾汪起义的国民党59军一部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3军,编入第3野战军第9兵团战斗序列。该军由张克侠任军长,韩念龙任政治委员,张震球、孟绍濂任副军长,欧阳平任政治部主任。
第33军于1949年4月了参加渡江战役,接着挥师东进,于49年5月在解放上海战役中,先期攻占宝山杨行,协同兄弟部队攻打吴淞、月浦、宝山等重镇。当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后,以该军为主成立了淞沪警备司令部,担负淞宝地区的警备任务。
1949年 11月,第三十三军番号撤销,所辖第97师、98师、99师分别改为华东公安军第14师(调山东边防前线)、第15师在上海地区执行警备任务,第16师调浙江边防前线。
1950年11月,淞沪警备司令部改编为华东军区公安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1951年12月,改称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1955年以原华东公安部队领导机关扩编组建上海警备区机关,隶属南京军区建制,上海警备区正式成立并沿革至今,正式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1955年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主要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警备重要城市,守卫国家重要企业、厂矿、交通设施及保卫边疆等任务。
1950年4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将陆军统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国防军集中力量担负对付外来侵略、巩固国防的任务;公安部队则主要担负肃清残匪、维护社会治安、保卫祖国建设的任务。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在军委参谋会议上宣布:军委成立公安司令部,统一指挥全国的公安部队,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时成立中央军委公安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机关,共组建了20个师又23个团的正规公安部队,计18万余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将全国内卫、边防、地方公安部队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受中央军委统一领导。1955年根据国防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从此公安部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因此可以说,公安军是今天中国武警的前身绝对不为过。
1950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15师,随33军进入上海,担负浦东蓬莱、杨思、洋泾等地区的警备任务,1950年进驻崇明岛防务,1956年改编为守备15师,归上海警备区建制领导,1969年再次被改为南京军区守备第1师,五十年代该师师部设在浦东川沙县高桥镇,六十年代移防至南汇周浦镇,1985年给整编为守备第一旅,1993年改称海防第一旅。
出身于这样的光荣之旅,身为从硝烟弥漫战火中拼杀过来的铁血军旅将士的后代,从小时候起,我们留恋于父辈的荣光和红色基因,而对这种光荣军旅背后所饱含的父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取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切身的体会,我们沉醉于军人子弟的光环里。然而当我们长大后陆续走进军营,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军人的时候,才真正明白,其实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这辈子难以忘怀的军旅、军人和军队的深厚情怀,是对父辈们血染的光荣岁月的血脉传承,是一种深深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