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知 青 岁 月71


  青 春 岁 月 的 回 想

  在我上中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突然转来一名女同学。报到那天,她可能来晚了,站在教室门口很拘谨的样子,但她那清秀靓丽的姿容还是吸引了同学们关注的目光。

  后来听说,新转来的这位女同学叫初克艳,家在南台住。那时候,特别是冬天,电车经常晚点。所以,她报到那天迟到可能是电车晚点的缘故。况且,和她坐同一次电车的还有几位老师和别的同学。

  当时,我心里也纳闷,南台附近应该有好几所中学。比如45中、11中、22中等,她为何舍近求远来到我们学校呢?原来,她是从普兰店老家转过了的。老家的中学没有英语课,如果转到家附件的中学就读,她得从头学起。家里人可能怕她跟不上,所以就转到了我们这所同样没有英语课的学校。

  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单纯的青春岁月,她在我的心目中也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就学期间,我们虽然是同班同学,但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再者,那时的人们思想还很封建,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根深蒂固,也阻止了男女同学互相之间的深入了解。

  在我的印象里,她的举止落落大方,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大眼睛双眼皮,一笑俩酒窝,浑身散发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学习虽然算不上很优秀,但中上等的水平当不在话下。

  我们同窗共读也就一年多的时间,随后学校停课近两年的时间。直到1968年的秋季,我们一起走向了上山下乡的道路。巧的很,我和初克艳以及另两名男同学,两名女同学分配到一个生产队。而且,我还被选为点长。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此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恋爱和爱情,在思想意识里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觉醒和向往。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谁也没有勇气表露出来,只能深深地积压在心底。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0年底,因为在这个关键的节点,我应征入伍,加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

  此后,我们只能靠鸿雁传书,传递着对彼此的爱恋和思念。1976年,我和她几乎是同时回到了家乡抚顺。经过8年的苦恋,终于步入了婚礼的殿堂。

  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我们执子之手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每当我从相册中拿起这她下乡前拍摄的,具有那个时代特征,充满青春活力的照片时,都会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因为时间见证了我们纯真的初恋,岁月检验了我们对爱情的忠贞。老去的是我们的容颜,年轻的是我们那颗永不泯灭的年轻的心。


  

我 的 知 青 岁 月72


  突然间就想到,去年的9月是我们下乡50周年的日子,不仅顿生感慨。50年啊!半个世纪的人生旅程,我们共同走进了夕阳。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那就是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填补空虚的魂灵,用健康的体魄,让生命之花开放的更加绚丽。

  说到这里,我也偶尔会想起那些因种种原因英年早逝的同学们。想起他们,是为了一种纪念。毕竟我们曾经同窗共读,共同经历了那段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在下乡50多年的时候,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有一些地方的知青已经在做,或者已经做了。如建造知青林,建设知青墙,成立知青纪念馆,出版知青回忆录等等。这些都是浩繁的系统工程。但对于我们知青来说,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否则,再过若干年后,我们这个群体会无声无息的湮灭在历史的深处。

  由此,我曾经写过一篇叫《有谁还记得我们》文章:

  有谁还记得我们?

  你也许会这样问。

  我们是谁?告诉你,我们是“知青!”

  “知青”,这个我们曾经共同拥有的一个名字。伴随着那样一段峥嵘的岁月,多少人背井离乡,少小离家,告别了挚爱的亲人和生活了多年的故乡,来到陌生的、遥远的山村,去放飞我们年轻的幼稚的不可企及的理想。

  或许,你是从繁华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来到边远的山村小镇,抑或是荒蛮的少数民族集聚区;或许,你随着同学被整体放逐到一望无际的“北大荒”;或许,你满怀青春的梦和青涩的理想。但,无论你壮怀激烈也好,胸怀豪情也罢。总之,这一切都与你失之交臂,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海市蜃楼般的幻觉。你唯一的选择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上山下乡这条路,这就叫身不由己,无可奈何,你只能在心中吟唱悲怆哀怨的歌。

  有多少个知青,就有多少个知青的故事。这些故事里面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更多的是悲痛欲绝的泪,少不更事的爱,难以忍受的累和对家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同样,家乡的父母、兄弟姊妹也在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身在异乡的你。这才叫“关山阻隔思念情,异土他乡两行泪”。个中缘由,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很难理解亲人离别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的。

  有些人,因意料之外的原因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故而葬身于异土他乡;有些人,因忍受不了远离他乡的痛苦,忍受不了那份寂寞和孤独,无奈中和同学或和在乡青年结婚生子,永远地扎根于穷乡僻壤;有些人,在下乡不长时间就幸运地被抽调回城,安排了工作。这在当时被人羡慕的咂舌;有些人,却在知青下乡临近结束时才被抽调回城,时间长达7、8年之久。很难想象,在农村呆了这么长时间的知青,他们该是熬过了多么漫长的一段坎坷岁月。人的一生有几个7、8年?抗日战争也不过8年而已。而我们的这些知青朋友,却在痛苦中熬过了相当于一个抗日战争的时间,这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历史悲剧。

  现在,许多知青,尤其是“老三届”的知青,大都已经退休。如果从当年高三学生算起,这代人最大的已经近或者已过古稀之年了。许多知青已经步入老年,他们大都已双鬓染霜青丝变白发。当然,在知青中不乏有高官或事业有成者,但,大多数知青和芸芸众生一样,仍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有的还是低保家庭。

  毋庸讳言,在广大知青这个部落中,但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回想起往事,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感叹:蓦然回首,近50多年过去了,恍惚间犹如昨日。想到此,不免唏嘘一番。感叹岁月流失的如此之快,真如白驹过隙。

  过去的岁月已成历史。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段历史承载下来,讲给我们的后人,告诫他们那是一种怎样的历史,绝不能再蹈那段历史的覆辙。

  悠悠岁月久,淡淡世间情。如今,距知青上山下乡已过去近半个世纪。难道让这段历史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或是让这段历史淡出我们的视线之外?不,这绝不可能!因为,这段历史背负着整整一代人的伤痛和悲哀。

  然而,现在又有谁会记起那段岁月?又有多少人还记得“知青”。“知青”,是那个时代铸就的特殊名词,即使这段历史不出现在历史的教科书中,也应该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或影视作品中。令人遗憾的是,这类作品实在少的可怜。难道这个社会遗忘了这个庞大的部落?如果没有遗忘,那么又有谁会记起他们?反言之,即使记起他们,那么,又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不容回避的严肃的话题。

  或许,“知青”这个群体永远不再值得提起,任他长,任他消,就这样在默默无闻中消亡;或许,“知青”这个群体在不经意之间,在某个时候,某个时段被良知唤醒,而成为像“五、四”运动那样一种被人们所缅怀,所铭记的历史。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很少有人想到这些。那么,我就作为一名首倡者吧,期待着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早日到来。

  有谁还记得我们?我不时的问自己,问莽莽苍天,问茫茫大地。这个牵涉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牵涉到亿万民众的事情,祖国和人民都不应该忘记,记住了他们就是记住了历史。

  有谁还记得我们?这不仅仅是对千千万万个知青而言,对于一个有着璀璨文明,悠久历史的民族而言,“知青”这个群体永远不应该被湮没。

  是的,有谁还记得我们?这真是一个令人尴尬的话题。或许同学们认为我是杞人忧天,闲着没事儿撑的。有时,我也这样想。但想总是没有错的,总比没想或者是没有想强一些。也许我们没有这种力量和能力,那不妨把这个想法散发给其他的朋友或者其他的群里,没准会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有志者事竟成吗?

  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就当写给同学们看着玩了。

  祝同学们幸福、健康、万事如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