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知 青 岁 月47


       下乡后的头一个冬天,我们三个男同学住在社员家一间闲置的房子里。

  我睡炕头感觉暖和些,而王德、郝富良却一个劲儿地喊炕凉。我们一起动手鼓捣炉灶,鼓捣炕。可越鼓捣越不好烧,还一股脑地往外倒烟,呛得我们一般鼻涕一把眼泪。黑灰落在脸上用手一抹,仨人都成了大花脸。这一收拾不要紧,不仅他们俩那边没热,连我炕头原来热的地方也不热了。晚上只得穿球衣秋裤,戴着棉帽子钻进被窝,蜷成一团才能勉强入睡。(那时还没有谁能穿得起毛衣、毛裤。)要说屋里冷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晚上在脸盆里放满水,第二天就会结成一个冰坨。那时,我们养了一只挺招人喜欢的小狗,怕它跑到外面冻死,只好养在屋子里。可这只我们都很喜欢的小生灵,耐不住寒冷的煎熬,终于被冻死了。

  我们三人合计,总不能这样凑合下去,得想点办法。

  天无绝人之路。一天,忘了是王德还是郝富良,不知怎么来了灵感说道:“干脆咱们在炕前掏三个洞,一个人一个灶火门自己烧自己的。这样,不仅能解决炕不热的问题,还省的轮班烧炕,轮到谁谁都不愿意干。”这办法立即赢得了我们的一致赞成。

  这回可有活干了。每天收工回来,一人抱梱柴火在自己的灶火门前猛烧,唯恐自己那片领土不热。辽西农村缺柴,烧的大部分是秫秸、稻草,烧好长时间也热不起来。再则,我们都冻怕了,为了晚上能睡的暖和、舒服些,只得耐着性子使劲添柴。有天晚上,我们正烧的起劲,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有股异味直往鼻子里钻。我急忙掀起褥子,这才发现不仅炕席烧个洞,家里花7元多为我买的一条新棉毯也烧了一个大窟窿。为这事儿,我着实心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 的 知 青 岁 月48


        我保存着一张摄于1967年4月1日的同学照,是欢送我们班的女同学杨淑英的。当年,她父母支援三线建设,要到外地去,想和同学们照张合影留作纪念

  。那时,正是“文革”时期,学校已经不怎么上课了。我们班56名同学,要召集起这么些人很费劲儿。记得是杨淑英找了几个同学,又互相通知,好不容易才找了照片上这些人。我仔细数了一下,共有39人,照比全班人数少了17人。

  在照了这张照片的一年半之后,也就是1968年9月末,我们全班同学几乎是成建制的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来到北镇县赵屯公社营盘大队插队落户。

  在农村,有多少个知青,就有多少个知青的故事。这些故事里面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态炎凉。更多的是悲痛欲绝的泪,少不更事的爱,难以忍受的累和对家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同样,家乡的父母、兄弟姊妹也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身在异乡的我们。这才叫“关山阻隔思念情,异土他乡两行泪”。个中缘由,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很难理解亲人离别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的。

  有些人,因意料之外的原因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故而葬身于异土他乡;有些人,因忍受不了远离他乡的痛苦,忍受不了那份寂寞和孤独,无奈中和同学或和在乡青年结婚生子,永远地扎根于穷乡僻壤;有些人,在下乡不长时间就幸运地被抽调回城,安排了工作。这在当时被人羡慕的咂舌;有些人,却在知青下乡临近结束时才被抽调回城,时间长达7、8年之久。很难想象,在农村呆了这么长时间的知青,他们该是熬过了多么漫长的一段坎坷岁月。

  现在,许多知青,尤其是“老三届”的知青,如果从当年高三学生算起,这代人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许多知青已经步入老年,他们大都已双鬓染霜青丝变白发。

  毋庸讳言,在广大知青这个部落中,但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回想起往事,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感叹:蓦然回首,50多年过去了,恍惚间犹如昨日。想到此,不免唏嘘一番。感叹岁月流失的如此之快,真如白驹过隙。

  回忆过去的艰苦岁月或许是一种痛苦,毕竟那段历史磨损了我们的青春岁月和美好年华。那是一曲如泣如诉的歌;那是一首凄凉委婉的诗;那是一篇残缺断裂的小说;那是一张褪掉色彩的油画。或许你会想起远方那座朦胧的村庄;或许你会想起房东大妈那张慈善的脸庞;或许你会想起出工的哨音,日下的锄禾,收工时的疲惫;或许你会想起烧饭时那股呛人的烟味儿,浇湿的柴禾,打满补丁的衣裤;或许你会想起朝夕相处的同学,帮助过你的社员,远方亲人的挂念与叮咛以及懵懵懂懂的初恋,还有那条长长的泥泞的乡间小路和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梦……

  回顾不等于沉湎,遥想不等于追悔。想想那时的日子,只能发古之幽情,一番感慨罢了!历史无法改变,山照样那么高,水照样那么长。而当年的我们却已年轻不在,那稚嫩的面庞,青春的年华,都已经随岁月而苍老。从风华正茂到走近夕阳,50多年的光阴在眼前悄然逝去。

  遥想我们的青春岁月,看着眼前这张当年同学的合影,有些怅然若失。那时,我们还是些16、7岁的中学生,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

  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如今,却已年轻不在。尤其是当年召集同们拍摄这张照片的杨淑英同学,自从她随父母去了三线之后,我们已经50多年没见面了。杨淑英,你能听得见同学们的呼唤吗?期待着和你相聚的那一天。

  在这里,我也由衷地祝愿:“老三届”的知青们,希望你们在步入晚年的时候,擷取智慧的火把,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为了幸福的晚年,唱响嘹亮的生命之歌。在新的世纪里,为瑰丽的晚霞涂上一抹更加鲜艳的色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