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有一段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论述,我们这代人可能都会记忆犹新。这就是“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许多人认为这是毛泽东在1968年提出的,其实不是。 

  1955年毛泽东看到和河南省郑县大李庄《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后,很是高兴。为此,他为这篇文章写下了上面那段按语,这才是毛泽东这段论述的真正由来。

  1979年8月17日至29日,在京召开部分先进知青代表座谈会。会后,胡耀邦强调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中国历史上起过巨大作用,要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上一笔,用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看完这段话,我的心里长长地出来一口气,感到一丝快慰。啊,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没有忘记知青,为知青的历史作用做出了公允的诠释。

  中国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来的如此之迅猛,有些令人猝不及防。但它堪称第二次“五四运动。”其势头来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甚至比“五四运动”更胜一筹。因为,它涉及到中国每一个家庭,世界为之瞩目。

  到1979年全国仅有24.7万人下乡。最多的是辽宁、黑龙江,其他大部分省市宣布停止下乡。随着上山下乡问题的有效解决,国务院知青办的职责已近消失。1981年底,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仿照办理。至此,历经20余年的城镇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大标题,《“知青”的历史奉献功不可没》。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党和国家处于最困难的岁月,他们用自己孱弱的身体同农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和才智奉献给了祖国农村和边疆的建设事业;

  2。更令人崇敬和怀念的是那些为抢救国家和集体财产而英勇牺牲的知青,他们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为之奋斗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3。知青成为穷乡僻壤传播文化的种子,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4。特殊的历史塑造了上山下乡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农民,是人生道路上一大转折,在经历了一场极为艰难的磨练,从思想上、体能上、生活上、感情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是在这种艰苦磨练的过程中,他们才逐步地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比较接近实际的认识。他们才真正懂得了国家和个人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和变化。在知青群体中有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他们的爱国热情、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这是社会上对他们客观公正的评价。

  5。“从社会最底层了解社会,从苦难中领悟人生。在新翻土地上看到了中国,在丰衣足食的渴望里明白了古老的东方文明。我们在这绿、红、黄、黑的土地上,找到了共和国的母亲。他们不是别人,就是亿万劳动人民!”这些饱含深情的语言,就是千百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所经历的艰辛和体验的升华。

  从以上所述中,知青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但事到如今,这些评价再高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我在《谁还记得我们》的文章里写下了我的感悟,对于都是知青的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为之解读。

  列车载着我们青春的梦急速的行驶,我们的两眼呆呆的望着窗外。

  一些女同学的眼圈还微微的发红。火车两侧的树木和远山从眼前飞驰而过。此时,已是深秋时节。窗外的玉米,高粱和水稻翻滚着绿色的波浪,一片丰收的景象。而当年的我们,已无心欣赏窗外的景致。心里想的是,此次远行,何时是归期。因为我们的城市户口已经被注销,今后会以什么样的身份立世,心里一片茫然。一种前途渺茫的感觉涌上心头,心也被揪了起来。也不知道火车到底行驶了多长时间,我们已经完全没有了时间概念。只是觉得天将擦黑的时候,火车终于停了下来。过后才知道,这里是沈山线上的一个小站,名曰赵屯火车站。

  当我们这些同学懵懵懂懂地走下火车时,火车站里已经挤满了来接我们的马车,我们和行李箱一起上了马车。这时,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打在脸上,脸上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马车拉着我们和行李箱行驶在泥泞的乡间土路上。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才被拉到了大队所在地。这里的确切地点是辽宁省北镇县赵屯公社营盘大队,从赵屯火车站到我们大队的直线距离是12里地。后来才知道,这里离沟帮子镇8里地。只不过赵屯公社在我们在我们大队的北侧,沟帮子在我们大队的西侧。我们每次回家都是在沟帮子火车站上车,比到赵屯公火车站要少走4里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