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里,人声鼎沸。不记得有红旗飘飘,锣鼓喧天的场面。不长时间,车厢里出现了一些女生“嘤嘤”的哭声,但应和者甚少。同学们的表情有些木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些女同学轻轻的哼起歌儿。唱的什么歌儿已经记不清了,那曲调哀怨而凄凉,听着让人感到一种酸楚的味道。

  许多年没买书了,因为从小就爱书,,因此家里也存了一些书籍。长大参加工作后,在单位的图书馆里连摸带拿的也积攒了几百本书。这些书里不乏世界名著和中国名著,足够我读的。因此,根本就没有再买书的必要。不过我还是喜欢没事儿的时候儿逛新华书店和书摊,大部分时间只是顺手翻翻而已。有一次,我在一处书摊儿闲逛时,发现了一本《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始末》的书。一看到“知青”二字,立马吸引了我的眼球儿,而且毫不犹豫地花10块钱把它买了下来。

  回到家彻夜不眠地读了起来,这时方知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为什么要下乡?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出于什么指导思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始终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些答案。

  据这本书介绍,我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1962年就开始了。从1962年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全国已经有12.9287人下乡,其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

  1968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大学、中学、小学立即开学”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进行改革”。这就标志着狂热的红卫兵运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当时,由于毕业生分配不出去,新的学生进不来。因此,1966、1967、1968年三届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也提到了日程。所谓“老三届”,是后来人们对1966、1967、1968年初、高中毕业生的简称。按照过去的惯例,对应届毕业生要及时组织升学或分配工作。但是,由于开展“文化大革命”,学校既未招收新生,也未组织毕业生升学、就业,而是一直留在学校停课闹革命。“老三届”学生有1100万人左右,其中家居城镇的初、高中毕业生约400万人。“文革”形势的发展,使尚留在小学急待升入中学的1969、1970两届毕业生,已不容许他们继续留在学校,国家必须就他们的出路尽快做出抉择。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黑龙江省,他们首先抓了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对毕业生提出来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基层的分配原则,并把分配的重点放在了农村。1968年4月21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发出的《关于分配中学毕业生的通知》,就是强调动员“老三届”毕业生上山下乡。紧接着,山东省的济南市和青岛市及上海、贵州等省、市革委会都相继就动员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做出了决定,一个上山下乡的热潮就此迅速兴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