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末,守备一连二号坑道施工,向前推进了60多米。代理连长耿战朝和指导员宋长军一合计,感到提前完成年度施工任务应该不成问题。因此,决定元旦这天放假,让战士们喘口气歇息一下,让有家属的干部回家属院团聚。

  那料到,12月30日晚上8点,坑道即将封顶的关键时刻,发生了大面积塌方。支撑灌注的架子被砸烂了,刚浇灌的钢筋混凝土和碎石搅合到了一块。验证了那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耿代连长、宋指导员知道,如不及时排除险情,一旦塌方透顶,后果不堪设想。

  耿代连长和宋指导员决定连夜排险,力争在31日晚上12点之前,堵住塌方的口子。这样一来,全连新年大聚宴的计划泡汤了。

  耿战朝站在半山腰施工坑道口,对大家说:“计划不如变化快,好端端一个年夜饭,被垮方冲走了,大家说怎么办?”

  战士们异口同声:排除险情再过新年!

  耿战朝听了,打心里敬重自己的战士。他让炊事班把新年饭送到施工坑道口,大家囫囵吞枣吃完过年饭,又投入紧张的施工中,最终在新的一年旭日东升之时,完成了年度施工任务。经过十几年的坑道,小岛上的坑道已成规模。它纵横交错,上下贯通能打能藏,堪称“地下长城”“御敌堡垒”。可为打这些坑道,一代守岛官兵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以及健康和生命。

  全连官兵正在过新年的时候,工地窝棚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只见司务长贺子柱一手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一手拉着妻子,三步并做两步地走了进来,在场的干部战士惊呆了。

  宋指导员责备他:“谁让你回来的?”大家都知道他妻子从生娃到今儿刚满8天啊,从四川大巴山到蝎子岛需要四昼夜的行程,中途需要坐马车,倒汽车,转火车,到北海还要乘船,才能到达这里,真是翻山越岭、漂洋过海。

  耿代连长埋怨他:“你妻子要是在途中落下月子病,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胆也太大!”

  这时,炊事班长过来说:“都怪我,都怪我多嘴多舌。就在连队受领任务时,我写信汇报工作,把连队的情况向贺司务长讲了。”

  贺司务长接到信后,归心似箭。心想,如果因为自己不在位,干部战士吃不好,影响到坑道施工进度,那自己不是在拖连队的后腿吗?权衡再三,他在妻子生产的第四天,便毅然决然的带着老婆孩子归队了。

  耿代连长即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守备一连的干部杠杠的,脚杆子上绑大锣听响吧。担心的是贺子柱爱人落下病根,那可对不起人家了。按常理,这个时候,她应该在温暖的家中,安心调养身体,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与宁静,然而,她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奔波在赶往连队的路上,耿战朝忍不住的心疼说:“嫂子,你这身体咋能这样折腾啊,这一路得多遭罪!”

  此时,耿战朝发现嫂子苍白的脸色和不时渗出的冷汗,立即安排炊事班准备滋补的热汤,又让卫生员给她做了简单的检查,所幸并无大碍,他才放了心。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耿战朝老大不小了,在北海县找了一个中学老师。双方商量好了,定于五一劳动节完婚。

  婚前的前一天上午,耿战朝正准备乘船出岛,政治部毛主任来到连队,一纸命令摆在他的面前:“任命耿战朝为守备一连连长。”

  听到提职消息后,耿战朝心想,眼下宋指导员去了要塞区教导大队学习,不用毛主任开口,就知道探亲假休不了啦,新郎官暂时当不成了。

  耿战朝立即到岛上唯一的邮政所,给家里拍了一封加密电报“部队有紧急任务,婚礼推迟举行。”

  家里院内已经亲朋满座,热闹非凡,只等新郎战朝出现,婚礼立即举行。就在双方家长和新娘万分焦急时,邮递员把一封电报送到新娘手中,新娘立即傻了眼,怎么办?亲朋好友都来了,经双方父母商量,无奈之下,婚礼照常举行。

  这场没有新郎参加的婚礼,让新娘心里十分不痛快。可当耿连长写信告诉她赶不回去的原由,她心里释然了许多。到了学校放寒假的时候,她没顾得上准备什么,顺手拿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急匆匆往部队上赶。

  新娘要来部队的消息不胫而走,贺司务长说:“一定要为你们补办婚礼。”他让通信员把连队最好的一间家属房打扫干净,让文书到服务社买来红纸,亲自写了两个大大的喜字贴在床头,又让给养员买来了糖果、瓜子和大枣,真可谓万事俱备,只等“新娘”。

  谁知,老天就是爱捉弄人。连续刮了13天大风,不但新娘进不了岛,部队的淡水也不多了,蔬菜没有了,粮食也快断炊了。新郎着急,连队的官兵着急。

  14天后风力逐渐减弱,赵司令员亲自给船运大队刘超大队长打电话,说明情况。刘大队长破例动用吨位最大抗风浪能力最强的登陆艇,命令艇长:一定要在当天把给养送到连队,把滞留在蓬菜的官兵和来队家属送上岛。

  听说有船上岛,连通信员一大早就往码头上跑,去迎接未见面的嫂子。临近中午时分,耿连长在训练场上才看见船的影子,赶到了码头。

  耿战朝站在码头上,从人头攒动的甲板上看到了穿着粉红色上衣、留着齐耳短发的爱人徐文娟,她也从码头等候的人群中发现了耿战朝,不断地挥手示意。

  风忽然大了起来,浪头一个比一个高。任凭船上的官兵怎样努力,登陆艇就是靠不上岸。为了避免船毁人亡的悲剧发生,登陆艇只得原路返回,新娘徐文娟不得不含着泪水返回北海县。

  耿战朝望着远去的船,懊恼万分。然而,更头疼的是四排十一班入伍半年新兵陆东,文化水平高,十分爱学习毛主席著作,学完后写读书笔记,被连队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经政治部同意,推荐他参加要塞区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听取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作的典型发言,对他触动很大,决心回到连队好好干。让耿连长没想到的事,陆东从要塞区开完会回到班里,本以为同班的战士会为他高兴,然后,事与愿违,班长给他一副冷面孔。打那以后,重活脏活都派他去。而年终评五好战士时,全班6名战士5个都评上了,唯陆东没被评上。使他的情绪跌落千丈,无心再干工作。当时,陆东找到班长,心直口快问:“班长,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为什么处处刁难我,我哪点做错了,得罪了你?”

  班长一阵冷笑:“你是咱连学毛选积极分子,不是一般战士了,应该懂得脏活累活抢着干,见了荣誉就让。”

  陆东这才知道,班长和战士们嫉妒他。但有理没处说,只好将苦水往肚子里咽。

  耿战朝知道真相后,对十一班班长进行了批评教育,提醒他千万不能心胸狭隘,这样会影响个人前途的。随后,他又找到陆东,用温馨的口气说:“要学会再逆境中生存,和同志们搞好关系。”给了陆东心灵一种极大的抚慰。

  陆东主动找到班长承认自己太单纯,只顾自己学,缺乏与战友们沟通。班长也作了自我批准,两人握手言和。打那以后,在陆东的启发下,全班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性更高了。

  1971年春节前,赵司令员让秘书通知常委马上到党委会议室开会,部门副职也都参加。半个小时后,赵司令员宣布:“今天会议议题只有一个,管理科送到我家五斤花生油是怎么回事?”

  赵大炮话声刚落,与会首长纷纷表示,他们家也收到花生油。这时,胡参谋长以自责的口气汇报:“为了生产自救,守塞区直属队在北海县办了个农场,农场用收下的花生换了一部分花生油,用以补助机关和直属分队的生活。考虑首长每家的食用油不够,特意给副师以上的干部家中送去五斤花生油。

  赵司令员听完,让大家讨论这五斤油要不要。有的说,现在部队训练、施工那么累,干部战士有时还吃不饱,我们应该和大家同甘共苦,不应该搞特殊。有的说,党中央号召团结一致,带领群众共渡难关,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响应。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经赵司令员提议,把首长收到的花生油全部退回,转送给医院,用于改善伤病员的生活。守备区首长的这一举动,在机关、部队引起了良好反响。

  年三十,赵大炮带领师里的文艺宣传队员乘交通艇去小蝎子岛和守备连干部战士一起过大年。

  交通艇一出码头,六七级北风突然开始发威,一排排一两米高的海浪将交通艇一会儿推向浪峰,一会儿抛下浪谷,处境十分危险。当时船运大队的大队长刘超为确保首长安全,建议马上返航。赵大炮果断地表示 : “岛上的战士盼着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请你们克服困难,谨慎操作,安全到达。”

  交通艇冒着大风大浪向小蝎子岛急速行驶。快艇时高时低猛烈摇荡。一个小时后,交通快艇摇摇晃晃停在小码头上。宣传队员晕船很厉害,走起路来,像个喝醉酒的醉汉,踉踉跄跄,特别是一位叫陆英的新队员,过去很少坐船,但她仍然坚持参加演出。

  岛上的守备连干部战士早已在码头整齐地列队,热烈欢迎赵司令员和宣传队的到来。上岛后,赵大炮让指导员带宣传队员去化妆,做好演出准备工作。他带着吴参谋依次视察了连队宿舍、哨所、厨房、菜地,尔后便和战士一起包饺子、聊家常, 赵大炮亲切地说 : “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代表守备区领导和你们的父母来看望你们,给你们拜年! ” 他的这句话,马上缓和了气氛。他自掏腰包,为每位官兵买了一套护膝。告诉大家:小岛上潮湿,戴上可以保护关节。

  傍晚时分,当圆月悄悄挂上树梢,万家灯火喜迎新春的时候,赵司令员和守备连的干部战士边吃年夜饺子,边看宣传队的文艺演出。

  此时,挂在天空中的月亮开始由缺变圆,像个调皮的大头娃娃,对着地上的人们做着鬼脸,一会儿从云中探出脑袋微笑,一会儿藏在云层里睡觉……

  守备连食堂里,灯火通明。守备区文艺宣传队进行春节慰问演出。她们克服没有舞台,没有好音响的困难,对口词、快板书、相声和独唱等节目,一个接着一个,赢得了室内官兵的阵阵的掌声。

  “下一个节目,乐器合奏《解放军进行曲》,演出者守备区战士军乐队。”报幕员的声音像百灵鸟鸣叫,撞击着观众厚厚的耳膜。

  赵司令员和守备连的官兵发出共鸣。

  一阵小号声把战士们的胃口吊起来,在架子鼓的引领下,各种器乐组合在一起,演奏的《解放军进行曲》犹如山涧里的瀑布,时而激荡四溢,时而潺潺流水,那种巨大的音差激起官兵的军魂。

  “好!”食堂内爆出雷鸣般的掌声。下个节目,京剧《沙家浜》片断智斗,演出者陆英等。赵司令员知道陆英属于特招,没有经过新兵连训练,直接被分配到守备区文艺宣传队,经过测试后,让她扮演风靡一时的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

  守备连的官兵从前,多次看过省、市京剧团上演的京剧《沙家浜》,所以对智斗选段再熟悉不过,这场戏主要讲述了阿庆嫂为掩护新四军伤病员,防止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而展开的一番斗争。阿庆嫂沉着冷静,不卑不亢,通过机智的对答,与国民党反动派代表刁德一巧妙周旋,最终化险为夷。但都是第一次看战友自演,不知效果如何?

  随着报幕员一声“下面请看《沙家浜》选段《智斗》" 话音刚落,那高亢有力的唱腔和熟悉的经典台词,让官兵们静下心来。

  “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得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只见扮演阿庆嫂的陆英举起手中的茶水杯,不慌不忙转两圈,一个潇洒的转身泼水动作,一个犀利聪慧的眼神,令人官兵们难以忘怀。鸦雀无声过后,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下个节目表演唱《探亲路上》,尽管表演形式上是传统的“四个老汉”,但演员演得活灵活现。

  演出结束前,赵司令员站了起来,带头唱起“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俏,风大浪又高……”这首《战士第二故乡》歌,把演出引向高潮。然后,他当起报幕员,下个节目,吃团圆饺子,逗得官兵捧腹大笑。

  安秀梅和女儿却在家中温好酒,一直盼望赵大炮的归来,一家人好过个团圆年……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