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涩往事的面前,每个人对生活的历程,都有无限的感慨,鲁青林坦诚地陈述了犯罪的过程,冷静地总结,他的经历让人在叹息中深思。

我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任学校的校长,母亲是语文教师。从记事起,我就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父严母爱,天真快乐的同时,父母亲对我的教育印象很深。教我懂礼貌,不说假话,学干简单的家务活,珍稀物品,不能浪费,看到别的孩子生活在溺爱里,心里很羡慕,记得那时父母亲经常让我站在地上,听他们的教诲。上小学后一直是这样,他们表扬我好的一面,批评没有做好的事情,大声训斥又循循善诱,很亲切地鼓励我,有时会感到委屈,埋怨他们管得太严,我不能像别人一样,那么矫情,自由、任性,总是提心吊胆,做任何事都非常谨慎,表现得非常规矩。

因为父母的要求和希望,上学后,我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排前三名。老师高兴,夸赞我是品学兼优,所有的奖状都拿到手,贴得满墙都是,我还是班干部。父母亲脸上高兴,要求我学会谦虚,继续努力,不能够骄傲,给我讲古今中外少年励志故事,还买了许多儿童书籍培养阅读兴趣。这让我终生难忘。

长大后,童年的生活让我记忆犹新,父母的教育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和行为养成,培养了我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念,对我的人品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世人眼里,我的言谈举止,表现得清雅,脱俗,知书达理、勤奋好学受到了人们的赞扬。随着年龄增长,学习的繁重,思维能力的提高,父母亲给予我更多的关怀和品质上的教育,礼义廉耻,诚恳待人,为人宽容,吃苦耐劳,勤俭努力等这些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品性的理念,是他们一直倡导我努力做到的,朝夕相处,他们的言谈和行为发挥着表率作用,对我起到了潜移默化地影响。

受世俗的扰乱,我曾认为父母亲过于清高,没有融入社会,落伍于时代。现在想,他们的为人处世并不陈旧和过时,那是对人生的完美追求,是宝贵的精神境界和对民族文化的尊崇,是应该传承的财富。

少年时期,我能够刻苦读书,抵制社会上的恶习,追求思想上的进步,树立了人生的正确理想。不吸烟,喝酒、不穿时尚衣服,不乱交朋友,给同学们的印象是做事规矩,学习用功,待人友善,甚至还有些书生气。因为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父亲母亲常争论和探讨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他们告诉我,人生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思想行为决定了人生的命运。青少年时要有向往和追求,不要被物质欲望所迷乱,内敛心性。保持做人的基本素养,有道德观念,辨清是非,做一个好品质的人,要是人品不好,即使将来学业有成,于自己和社会有何益处。我逐渐产生了做一个正直,有理想和能力的人的愿望。并以此为人生的方向。应该说,我受到了难得的教育,父母亲的言传身教给了我精神上的培养,也提高了我的知识和在社会立足的能力,可惜的是我为了自己的情欲,竟会忘记多年的教育,放弃了做人原则,酿成了千古之恨,回想起来,真是无脸见人啊!

大学读书期间,仍秉承父母的意愿,坚持自己为人的品格,在思想活跃,多种意识交流环境社会化的学园里,不忘己任,用功学习,排除杂念,取得了好的学习成绩。父母亲教育我,在这个人之骄子荟萃的地方,必须保持淳朴生活的态度、兢业学习的精神,做一个遵守道德的人,他们防止我有浮躁的心理,总是对我耳提面命,引导告诫,为我的成长付出了不少的心.血。父母的话我默记于胸,恪守着自己的做人原则,从容淡定地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复杂的思潮中,我有着自己的清醒和认识。

参加工作后,社会上的各种问题迎面而来,让我产生了迷惑,感到世界的纷繁杂乱,物欲的横流,道德的缺失,文化的荒芜,诚信的滑坡 ,人际的混乱,都让我觉得难以应对,我把这些现象和疑问向父母倾诉。父母说我,人离不开社会,任何现象也不会因你个人的喜好而改变,这也正是考验你的时候,只要你坚持自己的人品,不断培养思想道德,增强抵制能力,就能站稳自己的脚跟,还告诉我,在单位要勤奋工作,胸怀宽阔,学会忍受,尊重领导和同事,不计私利,戒贪念,处世坦荡。这些活为我点拨迷津,我受到鼓舞,很有益处,可以说,在社会上每走一步,父母亲都密切关注,这里面包含着他们的爱和责任。刚开始工作,思想不成熟,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才逐渐适应了环境,这一时期,我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好多知识,丰富了思想,磨炼出自己的人格。

受父母的教育,我对恋爱和婚姻持严肃的态度,有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方式。父母要我尊重女性,以诚相见,有责任感。就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认识了叶静,由恋爱到结婚建立了家庭。

我被捕后非常后悔,强烈的自责之后,理智上才渐已清醒。面对法律的审判,在本能的恐惧反应中我认真反思自己,想得更多的是自幼到大,父母亲给予的严格教育。上学前,放学后,饭桌上睡觉时,情景历历在目,话语犹在耳边倍感亲切,他们慈爱的目光、温和的神情、严厉的语词里、道理浅显,意味深长、给我与众不同的爱,他们殷切的希望和满意的眼神,寄托了无尽的父母情,这一切很遥远,却又像近在眼前,我万分惭愧,对不起父母亲的养育和数年来对我的教育,失却了内守。在五彩斑斓的世象里,沉迷于一己之念。我想过,要不是遇见陆云,或者说在道德问题上不改初衷,就不会有这样的荒唐行为。进一步说:假如有美好的社会风尚和人们对道德的尊崇,我的意识和行动会受到警醒和约束,没有胆量做这些见不得人的事、陆云也不会叛逆自己的家庭。俩个人也不能以无所畏惧的态度去肆意妄为,意志上的放纵是主要原因,社会风气的心理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为多次走上歧途,三个家庭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真诚地希望我的朋友和亲人们,能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遵循生活原则,洁身自好,维护好自己的家庭,这是人生的福分,也许,人们注重的是表面现象,满足于传播瞬间的乐趣。我和陆云的事,增添了酒后的谈资,多了街巷说笑的内容。却少有人去深刻地思考,打一个问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廉耻到哪里了?下一代又会怎样呢?难道我们都没有责任吗?

我是因故意伤害罪被刑拘的,父母亲前来看我。那天我蓬头垢面,身穿黄色号服,戴着冰冷的手铐,深感自觉形秽,会见室隔着铁窗,只见他们神情憔悴,面容苍老,几天不见,像是老了许多。父亲细看我,目光里有些惊惧。面对他我低下了头。他后来用平静的语气说:既然这样,你要老实地交代问题,对你是有好处的。父亲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多年来,从未见过他为什么事动过怒,无论什么事,总是谦和的神态,不过从话音里听得出来他的伤感。他肯定想不到我会做出这样的事,对进入老年的他是多么无情的打击。他的希望落空,为此还要蒙耻辱。晚年的生活陡增凄凉。母亲哭得成了泪人,问我在这里面的情况,能不能吃饱,有人欺负没有?睡觉行不行。我有气无力地回答她的话。母亲责怪我,怎么能干这种傻事。我们家清白为人,让你给坏了名誉。听后我泪如泉涌,是我玷污了父母亲的名声和门风。愧对他们数十年的教养,自毁了前程。

我想念叶静,丈夫的背叛无疑是不能容忍的,她会做出什么样的愤怒举措。我不敢有得到她原谅的奢望。只希望她能平静下来,理智地面对这一切,不要有过激的行为,她身体不好,常失眠,夜里还能睡好觉吗?盼着她能照顾好孩子,他就要上小学了,当父亲的却不能给他关爱,长时间以来,我早出晚归,心慌意乱,很少亲近他。想起来心里就特别的难受,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因为我过早地承受世间的冷嘲热讽,将来我该如何面对他呀!

眼前也不断浮现陆云的身影。担忧她的现状,发生这样的事,她已成为不知羞耻,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的坏女人。吴建国肯定不能容忍,公婆还会接受她吗?陆云的父母会因为她丢人败兴。陆云的命运难以预料。要是没有和我的邂逅,和随之而来的孽缘她还过着较为平静的生活,虽然婚姻没给她幸福,但她还有表面上正常的家庭。不知陆云现在是怎么想的,她后悔吗?我带给她的是什么呢?她又得到了什么?她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呢?我们之间的山盟海誓在此刻想起来是那么荒唐虚假。

作为单位里最有前途的年轻人,我曾经有美好的期盼。工作上的优秀表现和突出的业绩,老领导和同事们无不对我寄予厚望。我的未来是一片锦绣。现在,我以罪犯的身份离开了单位和我所热爱的工作。他们惊讶,叹息,失望,为此我感到十分的后悔,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是难以挽回的。

白天是苦愁的折磨,晚上则是噩梦不断。我忍受着无限的悲苦。抱着诚恳的态度面对办案单位的提审,调查和法院的起诉与审判,接受对我的判决。我有较好的认罪态度,因为我从思想上对自己的犯罪悔恨不已,因而得到了司法部门的同情。

我听说叶静知道我的事后表现得很平静,保持着以往的生活态度,那是她坚强的一面,给了她精神上的支撑,不愿让人取笑她的可怜。我了解她的脾性,别看是个温柔的外表,面对生活的磨难她有着生活的勇气。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和照顾年迈的双亲,叶静带着儿子搬到我父母那里去住。是等着我还是离婚叶静一直不表态。我想结婚前,叶静的一次问话,她说:你能爱我一辈子吗?我拍胸昂首,话音掷地有声,发出愿望,对她的爱终生不变,叶静脸红后满意地笑了,一副甜蜜幸福的样子,这情景记忆犹新,没想到,我会有这样的际遇改变了生活轨迹。

后来我听说陆云离开了吴建国的家,带着羞辱和伤痛回到了娘家去生活,儿子留给了公婆,吴建国向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书,吴建国再次毒打了陆云,使她满身伤痕,因影响恶劣,幼儿园的工作被停职,还被调离了工作单位。陆云躲在家里很少出门了。

我和陆云的风流事很快传遍了工作单位,成为人们的笑谈。几个家庭共同面临着人们的非议,我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的情景。我知道没有人能够原谅我和陆云的过错。在他们眼里,这永远是伤风败俗的丑事和让人取乐的笑话。

以前鲁青林给我简单地叙述过他的经历,但不了解详情,曾安慰过他,不能停留在过去。记忆里,努力从生活的阴影里走出来。这时,他黯然的神情,是使我更加理解他对于犯罪的追悔。我说:青林,人在年轻的时候,很难免有这样的错误,为了老人孩子和叶静,你应该振作起来。我知道你是带着悔恨的心情去努力改造的,这样也好,对你的今后人生路很有帮助。孙红英接着说:别这个样子,让人心里不好受。男子汉做事,知错了改过来就行。再说了,这社会搞个娘们还算个事?我说孙红英:他和你不一样,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有水平,对人生的追求不同,认识上有差别。鲁青林严肃地说:我也知道走过的路,后悔也无济于事。但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我淡忘。罪责感笼罩着我,真不知如何才能减轻这思想负担,真是没脸见人。我告诉他,过分地看重情面,说明还有私心,当你彻底认识到它的危害,坦然面对走好脚下的路,你会有明智的眼光和轻松的心情。我们来这里不就是悔罪思过,改造自己迎接新生吗!鲁青林说:道理容易明白,做起来还要有思想磨炼的过程。我父母亲看我时说:忘掉从前的事,往今后看,不要白住监狱。在磨难中认识自己的人生。我觉得很有哲理性,对待服刑改造我有自己的观念,因为有罪,我的灵魂需要净化,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才可能有机会洗刷自己的污点,建立起新的人生观,这是个催人自新,走向新生,重塑自我的历程,在痛苦中反思可以摆脱它的束缚。我十分赞同鲁青林的话,别看他外表上沉默寡言,潜质里有丰富的内涵,想起他在劳动中的表现,说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鲁青林的态度是明确的,没有思想上的痛苦历程,我们能有新生的收获吗?

作为长者要尽到应有的义务,借此机会我奉劝鲁青林,一定要吸取教训,树立生活的勇气,以求得今后有新的作为,鲁青林用敬重的目光看我,表示出钦佩和赞同,他动情地说:我明白应负的责任,一定会重新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