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到收工时间,车间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铃声,我们不知道啥原因,但仍是快捷地收拾整理打扫卫生。天气变冷,不用到广场上集合,在车间的西端,依次列队,大伙习惯地查看警官的脸色,揣摩有啥事发生。私下里交头接耳,发出乱哄哄的声音。王区长走出办公室时,一切都静了下来,目光一齐看着他。王区长面色和悦,目光里也不见了那吓人的锐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心里坦然了。
车间外光线已暗,灯光照得车间一片明亮,喧闹了一天的车间已十分安静。王区长洪亮有力的声音响起来,按惯例,他简要说了些生产上的问题之后,用轻松的口气对大伙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狱部决定呈报今年第四批减刑和假释,够条件的可以写出申请书,监区研究批准后上报,希望你们要抓紧时间,配合好这项工作。几句话如石击浪,队列里顿时响起嚷叫声,还有人压低噪音叫好,吹起口哨。王区长的脸上是难得的微笑,他来回看着服刑人员们,好像有意地让我们享受这欢快的情绪。王区长细致地传达了有关条件和规定,告诉大家,有听不明白的,会后向警官了解。会场上出奇的静,只有王区长的话音在车间里回荡。全体服刑人员姿势牢稳地蹲在地上,屏息凝神,认真听讲,用心默记不漏掉每一句话和字音。毫无疑问,这个消息如春风般吹在每个服刑人员的心头。这消息也是服刑人员们渴盼的佳音,暂时不符合条件的,也想尽早地了解到有关的规定,事关切身利益,谁不热切关注呢!已经办理过减刑和虽申请但没有批准假释的,会在期盼里感到慰藉或者再次提出减刑和假释的请求,够条件的更不用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数日来的等待已使他们焦虑烦躁。这期待是激动不安的,减刑是他们走向自由生活的坚实步伐,二年,一年甚至几个月,时间的概念对这些人来说其意义非同寻常,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感受不到的,这是改造成绩,是对走向新生的鼓励,同时也是政府关怀服刑人员的具体表现。
为了申报减刑,他们在悔罪的态度下,认真接受教育积极参加劳动,遵守监规纪律,做出不懈的努力奋斗。减刑好像是一位小学生从老师手中接过奖状,那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心情。假释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宽大政策。允许改造较好不再犯罪,认罪态度好的服刑人员提前出狱,当然,它有着更严格的条件,申请假释的服刑人员,同样需要在改造中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减刑相比,假释更能让服刑人员们日思夜盼,一旦批准即刻可以离开监狱,开始回归到社会自由的生活。对现在的人们来说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有几个服刑人员不顾一切高声向王区长提问,很显然他们都符合条件。王区长特别耐心,高一声低一句地答话,讲解规定解释问题。会场上不时发出粗犷的笑声,大伙轻声议论,谁报减刑谁报假释,谁是再次报的,这不是秘密,大家共处一起,互相都了解,看着那些人的激动神情,我很自然地羡慕起他们。
对于减刑这一事关人生的大事,服刑人员们抱着期盼与敬重的心理,警官们在教育时把争取减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给服刑人员以积极的鼓励。亲属在会见时,不管有多少关切的话,总不忘了勉励服刑人员一定要争取更多的减刑,服刑人员把减刑的快与慢作为自己在狱里改造的标尺。不少服刑人员通过减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增强了信心,能够更加认真地改造。申请假释的服刑人员,以感激的心情创造条件,各方面都有优势。这项政策对服刑人员起到了感召的作用,是催人自新的动力。
进入监狱后,服刑人员们的目光就紧盯在减刑和假释上。相当一部分服刑人员由起初的消极抵触和悲观失望,到以诚恳的态度认罪,老实地改造,都是通过了解减刑和假释政策后发生的思想变化。特别是刑期长的服刑人员,他们的减刑改造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很强的说服力,这是项公平的政策,任何服刑人员都有权力享用。当然这项政策是检验改造质量的标准。没有认真地改造态度和成绩,是不会轻易减刑的。抗拒改造,不接受教育,严重违反监规的服刑人员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虽然申报了减刑和假释,只要发现有问题,狱部可以随时撤销。有人偷喝酒,被警官发现,有人打架闹事,被警官处分,有人使用违禁品被查出,这些人都要被严肃处理。慎重办理减刑和假释,为此,申报后都非常谨慎。有一次机会是多么不容易啊!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几年不减刑的服刑人员,监区警官予以高度重视,了解情况,多次进行谈心,甚至还有家访,起到亲情帮助的作用。帮助其思想转化,我们监区就有这样的情况,有个服刑人员岁数也不大,能参加劳动和学习,也能接受思想教育,只是表现上非常一般,获奖的机会少,他自身也不重视,积累下来不能达到减刑的条件。王区长和警官对这个服刑人员进行了很大的帮助,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并分析了他的心理因素,找出了根源,他是因奖分低而引起了情绪不满的,对自己的减刑不抱希望。王区长非常重视,根据一贯表现,监区决定给予一次记表扬的奖励,这个服刑人员深受感动,当即表示一定要干好活,认真学习,好好表现。王区长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落后的服刑人员,让他们自觉地改造自己,创造条件减刑,这事在监区议论了好几天,都称赞王区长为服刑人员着想,考虑全面,都很受感动。
每年狱部对减刑、假释工作十分重视,有细致地安排,凡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都能办理有关手续。出台的相关条例,公平公开公正透明,不仅有专门会议,还有在醒目的地方张贴通告,要求各监区警官一定让每个人都知晓,即使有特殊情况的,只要不违反原则,一律允许办理。这种关怀和责任感,使每个服刑人员最大限度地享受有关政策,让服刑人员们深受鼓舞,为满足服刑人员对减刑假释的需求,狱部确定每年分四批进行,只要够条件随时可申报。
不论是够条件的服刑人员还是不够条件的服刑人员,或者说正在努力创造条件的服刑人员,普遍对减刑假释有着渴望和精神依赖的情结。任何有关消息都会引起极大的热心和关注。闲时更是谈论的主要话题,每个人都有准确的目标计划和安排,算计好呈报时间。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不管它的真实性怎样服刑人员们会深信不疑,迅即传播,互相转告,抱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拭目以待。看上去显得幼稚可笑,其实是反映了服刑人员们的心理活动。亲属会见家人们一样对减刑、假释充满了深切的期待,只要知道他们有了减刑和假释的机会,同样是兴高采烈,勉励他们再加努力,不能放松改造,一定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服刑人员被批准申报减刑、假释后,很自然地进入紧张状态,所有的心思放在了这方面,能否批下来,什么时候法院才能下裁定书,自己的条件是不是充分。担忧和希望猜想和等待、迫切和无奈,一直纠结于心。在焦虑的神情下,会以更大的热情表现和谨慎的姿态行事。可以说,这时的服刑人员表现得老实,诚恳、积极。监区提倡的坚决执行,不允许做的一定不做。在车间劳动现场,有着高涨的热情,增加生产量,自觉地搞好卫生工作。行动拘谨,言语和气,主动和服刑人员们搞好关系,遇见警官除尊重外,还有些谦卑,不管在哪种场合,都表现得非常斯文,给人一个新的印象。他们知道这是非常时期,一个小失误,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减刑假释,这种珍惜的意识,又使他们的思想改造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每批减刑除极个别外,大多数人都会被批准的。
减刑,假释工作完毕后,在服刑人员中间产生一次深刻的影响,有人减了刑,有人就要回家;还有减刑后很快就出狱,特别振奋人心,其他的服刑人员也为他们高兴,见了面,欢喜的气氛浮在大伙的心间,警官们的脸上显出自豪,这是他们的业绩,在教育和帮助下,服刑人员们取得了改造的成绩,怎能会不高兴呢?他们不是希望所有的服刑人员都能早日回家吗?
王区长说过,释放一个服刑人员,就是我们最大的成绩,他带着欣喜的表情看着就要出狱的服刑人员。就像一位辛勤耕耘的老师,饱满深情地送走自己的毕业生后,沉醉在成就感里,因此,每次减刑、假释王区长有着比服刑人员更高兴和迫切的心态。
组织相关材料,是很严肃的事,王区长亲自参阅、审理,提出详细要求,动手帮助文化低的服刑人员填写表格,那严谨的态度使我们肃然起敬。
当然,王区长不会忘记,借此机会号召大家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有个好的改造成绩。在会上,他的声音浑厚深沉,目光闪亮,有强烈的感染力,鼓励大家树立昂扬向上的信念。
王区长的话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指导性强。我听得出来,他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地准备,对服刑人员们一年来的主要表现有着准确地掌握。这不由得让人回想起,他为了监区的工作而付出的辛勤努力。深切地感受到对服刑人员的严和爱,他是我们的监区长,一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警官。同时,也是我们倍加敬重的领导,兄长、老师、身份不同,地位有别,可是朝夕相处,互相间却培养出融通的情感。
我们聚精会神,凝视着这张熟悉的面孔。王区长充满感慨,眼睛里流露出期待,看着他监管下的每一个服刑人员,讲一个问题后会停顿一下。来回走几步想好后再接着说,尽管都是严肃的话题,他语气平静,神色温和,时而脸上布满了亲和的笑容,这使我们能轻松地听讲话,感受他的真诚意愿。队列里安静得很,都在认真地记住王区长的话。然后想自己的事。
回到监舍后会出现了忙乱,议论这一次的减刑、假释,互相间都是平时关系不错的人,帮助够条件的人写出申请书,找纸找笔,找人代写,格式很简单,就几句话,大家都出谋划策,各个监舍里不时有轻微的争吵声,为的是怎样写最好。有的人还走监串舍,互相参照。准备申请的人,那是满脸喜气,精神十足,说话激动,沉浸在喜悦的心境里,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欢喜的气氛。
在监舍里,我们三人讨论着孙红英减刑的事,他记有三次表扬、二次功,可报请一年的减刑,孙红英是这样打算的,假如批准减刑一年,余刑还有几个月时间,到明年的春天就能释放回家,显然他的愿望是美好的。孙红英告诉我们说:我早就有准备,尽量地表现得好一些,没给警官找过麻烦,上次住严管时王区长表示,只要今后不再闹事可以原谅。不知道监区会上怎么研究,我也没底数。他的脸上有一丝少见的忧愁,说完后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和鲁青林。
我分析了一下,认为有把握,鼓励他说:虽说这事很严肃,但我想监区会同意的。总的来说,你在改造中,表现还可以,不用多担心。鲁青林也是这个看法,说:王区长和警官会全面看待每一个服刑人员,况且这是服刑人员的大事,一定会照顾你。鲁青林已准备好纸和笔等着替孙红英写申请。孙红英思索了一阵,让鲁青林动笔。鲁青林字迹秀美,提笔写就,文曰:申请书:我叫孙红英,现年四十一岁,罪名盗窃,原判刑期为七年,已获三个表扬和二个功,根据监狱有关规定,特此申报减刑。请研究批准,为盼。申请人孙红英,并注明了申请日期。拿起稿纸,孙红英的手不停地抖动。他到警官办公室按好手印回来后,我说:红英,你可要把握好自己,争取批准。在这期间可不能出错,各方面都要注意,给警官们一个好印象。孙红英说:这个事我明白,要是因为犯了错影响到减刑,那才是真正的没出息呢!监区里还不都笑话我!鲁青林也说:千万多个心眼,改掉嘻哈的习惯,谁也帮不了你,做啥事都不能掉以轻心,你说是吧!孙红英很虚心地听我们劝说。
第二天出工到车间,所有报减刑、假释的服刑人员,都到警官办公室递交了申请,耐心地等待着研究。上午,全体警官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呈报人数。全体服刑人员手里干着活,目光和心思全都集中到监区办公室,期待张榜公布。孙红英坐在机位上,看上去精力非常集中,却忍不住数次望着办公室。我知道他的心神不安,一定是焦急地等消息。可以理解他呀!
会后警官立即在公开栏上张贴出名单,服刑人员们不顾一切放下手中的活潮水般涌了过去,不一会儿孙红英从人群里挤出来,满脸笑容向我走过来。我很高兴,知道他呈报减刑的申请获得了监区的批准。真该祝贺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