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获得减刑的依据是监狱给予的劳动和教育奖励。这种奖励政策是普遍性的,每一个服刑人员都有机会受奖,是鼓励服刑人员认罪悔罪,积极改造,重新做人的有效措施。在政策的感召下服刑人员们树立起了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参加劳动接受思想教育、深刻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洗去了犯罪的耻辱。得到了挽救。因此大多数人抱有感激的心情,表现出规矩行事,老实做人,思想上靠近政府的积极态度。珍惜减刑的机会,并为之欣喜若狂,增添了改造力量。

监区负责奖励政策的实施,对服刑人员全面考核,包括劳动,教育学习和监规的执行情况,以实际表现进行考评,每月一次,警官组织办公会,听取包组干警对各位服刑人员改造情况的介绍,确定奖励分数,警官们掌握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确定了奖励后监区长签字,在狱务公开栏张榜公布。这时服刑人员们便蜂拥而至,围成一大堆,互相拥挤着,争相观看得了几分,排在什么名次,有可能得奖吗?奖了高分的人,满脸喜气,笑了起来,引来羡慕的眼光,有些分数一般.但也满足,悄声离开,只有分数低的人,牢骚满腹、胡说几句带情绪的话,不欢而散。

其实呢,这墙上的分数表,反映了服刑人员们的表现情况和监区警官的态度,这奖励起到了一定的督促教育作用,那些先进的服刑人员更有信心鼓舞,表现一般的向优秀努力,教育落后的人奋起直追。奖励分数后,车间里打乱了平静,各种心理活动的服刑人员相互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声音很大,好像是在吵架一样。分数低的人不平衡、攀比共妒,对分数搞得十分不满,抱怨警官有偏见,很少有人能正确地评价自我,检讨平常的表现,只知道喊冤叫屈,这是人共有的缺点,在利益面前,很容易暴露出来,关于奖励,王区长在会上多次说:公平是我们监区实行奖励的原则。因为它体现了政府对服刑人员的宽大原则,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应该客观地反映出每个服刑人员改造的真实情况。警官们希望任何人都能得高分,多减刑早回家,重新做人,不会无原则地使用手中的权力,给改造成绩差的人乱加分。其实这主动权在自己手里,都能得高分,这就看你的认识和表现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都能想得明白,知道该怎么做,

分数实行积累制,每季度排列名次,按照狱部下达的奖励指标,确定奖励人员,分别记表扬和功。一次表扬可减刑二个月,记功可减刑三个月。表扬和功累计后,达到标准,就可提请减刑,另外,监狱还设有劳动积极分子名额,每年评一次,可减刑三个月,还有技术表扬也可减刑,表现好的都可获得奖励。

我想,任何一个服刑人员都有这样的愿望,那就是多获得奖励,更多地得到减刑,尽早地获得自由。每一次减刑,有一种减轻罪行的感受,不仅有心情上的愉快,还会有精神上的轻松。因为不管刑期的长短,都会让人感到无形的压力。这种标记着罪行和期限,时刻在折磨着人的灵魂,从而羞耻不安没有完整的人生尊严。失去自由是形式上的处罚,真正的痛苦是在精神世界里的挣扎,一个人能体面的,被人尊重地拥有平等的生活,就是难得的幸福,不管在哪种环境下生存的人,都渴望得到这个幸福啊!因此,减刑不仅体现了宽大的关怀,更是服刑人员们的希望。

在监狱里,所有的服刑人员都有过减刑,改变了原判的刑期,在回家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越走越近,当然这过程它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改造的态度和勇气,积极的劳动和学习,严格的遵守监规纪律,以及持之以恒的坚守,仅凭个人的愿望或者华而不实的应付,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事关服刑人员的切身利益,每个人都严肃对待,奖分情况,手中有几个奖励,啥时准备报减刑,余刑还有几年,这是我们常说的话。休息时在监舍,会见时和亲情电话里是热议话题。各人都有一本账,算计得特别清楚,减刑批下来,会使人激动得忘乎所以,言语和行为无不表露出欣喜。服刑人员们也会以多种简单的方式祝贺,共同分享快乐。这种体会也只有服刑人员们才能感受到。得分就是积累,奖励就是改造成果,减刑就是收获。监区对犯错误的人用扣分来体现处分,是一项触动人的措施。扣了分数心里难过,也记住了教训。有人违反规定。大家在冷静观望,要是谁被扣掉了分数,大伙都会受到震动。暗地里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因违反规定被扣分,这是潜在的教育作用。改造是需要,奖励是动力,努力是办法,全体服刑人员都懂得这个道理,诚恳地接受改造,把获得奖励当作追求的目标。服从警官的监管,踏实地行走在改造自己的路上。也有思想顽固分子,因为没有建立正确的态度,很少获得奖励,延长了改造之路。

我和鲁青林、孙红英,对得分情况都相当重视,经常在一起讨论,分析、总结,互相帮助。鼓励多挣奖励。我们牢记哪些该做,什么不该做,特别是容易扣分的坚决不做。鲁青林每月的分数高,在全监区也是数得着的,我的分数相对来说低,原因是体力的因素,活儿轻,干得也少,付出比不上年轻人。孙红英呢,他的分数不均匀,时高时低,这和他表现的反复性有关。再说,他对奖励是无所谓的。已经算好了,最多减一年,分多了也没有用处。我不赞成他的说法,作为一名服刑人员,只要在监狱住一天,就得接受改造,按照监狱的规定去做。

有一次,劳动休息时,我们还为这个争论了一次。当时,我们盘起腿坐在地广场上,监区刚下完分,孙红英的分数高说明他表现较好。我说:红英,看分数你这个月表现得好,比前几个月都强。孙红英两手搭在膝上叹口气说:干得好坏,都是警官说了算,他们想给多少,咱说了不算,要我说啊别在意这个,你看全监区这么多人,不都在改造自己,同是服刑人员能有多少差距呢?干得好不一定有高分。警官看上谁了,你干得差分数也低不了。他的话里有情绪。我说:话不能这样说,客观地分析,服刑人员怎能都一样呢?有人劳动积极遵守监规,不打架斗殴,改造态度老实。肯定得高分,你再看个别人,逞强斗勇,不干活,在车间里胡混,还欺负别人。警官们看得清楚,不会乱奖励他们,因为他们给监管工作增添了难度,惹得干警生气着急,扣分都来不及,还会照顾他们?孙红英仰头讪笑,显然认为我想得简单,鲁青林接过我的话说:要我说这事也简单,别人的事跟咱们没有关系,管住咱们自己就行。咱是啥?服刑人员。在这里的目的是改造,什么也不多想,干好活,听警官的话接受改造,这是本分,挣分多那是能耐。孙红英有点不高兴,只见他摆下手,不耐烦地说:好,我不说了,水平低,看不清事,我的意思你们想错了,谁不想多挣分?可也不能为了这个把自己累得受不住吧, 整天紧张得一点儿也不敢放松劲儿,何必呢?啥事做到就可以,不必做得那么好。

孙红英几次入狱,他和我们的认识不同,也许和本人素质有关。按他的一贯说法,要学会住监狱,保护好自己,看眼色行事。我仔细想过,这应该和悔罪程度分不开的。犯了罪,都知道后悔,能不能从心灵深处忏悔和寻找根源,彻底改过,树立弥补过错的诚恳和决心,不同程度地决定改造的优劣。我过去出于兄弟情谊和孙红英谈了不少次,什么人生大道理,处世方法,为人原则,期望帮助他提高自己的水平。孙红英很虚心,也很佩服我所说的话,表现出似有所悟的样子,可实际做起来依然如故,难以改变自己。我笑着说:也许你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这取决于认识问题。不管怎么说,我们眼下的前途是改造,争取减刑,咱们都应该努力才是。

监区下分后,鲁青林和孙红英齐拥向公开栏,和大家一起查看得分情况,我站在人群外等着消息,关注自己的得分情况,有时也会为分数而情绪波动。分高了自不用说,分低了着实有点不高兴,不过能冷静地找原因,以寻找平衡安慰自己,从不发火发脾气。

每一季度的名次排序都牵动着服刑人员的神经,都想得到奖励。然而,获奖的人数是按人数比例确定的,有限的名额成为角逐对象。等监区警官公布后,车间里就会轰动,记功和表扬的那是兴高采烈,没有排上的就闹起了情绪,不在乎奖励的倒有一副清高的姿态,说风凉话取笑人,看别人的笑话,这样的情况过几天后才会平静下来,警官们对这种现象非常关注,和重点人员做思想工作,更多的是鼓励,勉励他们争取下一次的机会。奖励给了服刑人员以鼓舞,激励着热情,督促了落后,其作用是有多方面意义的。

鲁青林常帮我合计分数,查看名次,分析能否得奖,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时刻都盼着奖励。只不过表现得沉稳一些,话语含蓄,态度温和而已。在年龄大的服刑人员里,相对而言我的情况好于其他人,奖励比较多。也较为知足,鲁青林劝我不要为奖励而累坏身体,放宽心态,尽力争取。我理解他的话意。孙红英有时看我干得实在,说过类似的话。我明白这个道理,减刑是长期改造才换来的,不是一时之功。着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一些人分数低,名次靠后,奖励记不上,不从自身上找原因,一味地发牢骚,散布谣言,恶意攻击表现好的人,制造不稳定因素。为此,王区长严肃地批评过,但仍有人难改旧习。鲁青林遇到过这种事,几个人常对他冷嘲热讽,认为他是虚假的表现。一次在广场休息,有个服刑人员手指着鲁青林,说他会讨好警官,话里带着脏字。鲁青林怒不可遏,拉着他就去找警官。都以为要打架围了上来,孙红英冲到跟前想动手,被闻讯而来的警官及时制止,问明情况,严肃地批评了这个服刑人员。要他向鲁青林赔礼道歉。鲁青林素有涵养,这回实在不能忍了。

还有集体找王区长讨公道的事儿,是向监区要奖励。说对他们不公平。那天下午,五个人一起到警官办公室门前,吵着要和王区长对话。服刑人员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大家不知道王区长怎么处理,王区长从屋里走出来,耐心地问明情况后笑着问了几个问题,包括生产量是多少,质量能否保证,学习成绩有多少分,内务卫生数几名,可以熟背监规吗?显然王区长掌握了这几个人的情况,以这种形式让他们反思。几个人的脸红了,回答不上问话,不敢正眼看王区长。监区反对合伙找警官说事儿,它带有集体闹事的性质,专门有过这方面的要求。王区长告诉他们,任何一个警官都希望你们得奖励。关键还在自己,多向先进学习,静下心来努力改造。到时自然会有你们的奖励,光耍嘴皮,劳动不扎实,做事投机取巧,咋能得奖呢?他又分析了每个人的思想表现,指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几个人不自然地笑了,不好意思地回到了劳动岗位。

我们都想着改造奖励,为它付出艰辛的努力,在获取过程中,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向早日回归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