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分地成泡影 抗日战争理当前
开弓没有回头箭 山东好汉放豪言
确切地说中国共产党汤原县委员会诞生,又加上了“中心”二字。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三军在汤原建立,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了土地革命,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背景下。特殊人物能入党,只有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罗登贤同志知道。因为崔高丽把张雪莲安排到上海法租界地洋人医院治病,引领李福臣、杨登仁游历苏杭、考察苏区时。拜会过革命战友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领袖方志敏,江苏省委书记罗登贤,谈到此事。现在又是满洲省委书记,中央委员,高瞻远瞩的层次所在。‘俄界’的事情非同小可,必需是特别关心的。
对下边有所耳闻的省委书记,临去中央局开会行前,派马孟云到汤原巡视调研。应是用心良苦,没想到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去不归,汤原的秘密变成了永久的秘密。马孟云治好了病,获得了第一手材料,掌握了实际情况。兴致勃勃回省委汇报也是一去没归,省委书记变动了。汤原革命形势急转,波澜起伏。
崔高丽不仅是革命家,是军事家。云南讲武堂出身,黄埔军校教官,广州起义,北伐都经历过。受党组织派遣到“俄界”建党、建立苏维埃、建立红军。复杂的历史环境下闹革命必需复杂的工作方法,把张、李二位拉入党内。解决了财政问题,还打起了建军主意。因为李福臣不仅能操纵田小凤,还和李杜、马占山有交情。想策动一个北方武装起义,正在运筹之中,只有省委书记罗登贤知道。
九一八事变,田小凤抑郁症被迫出家。抗日战争爆发,黑龙江马占山打出“天良救国”旗帜。吉林李杜,发动哈尔滨保卫战。一时间崔高丽、李春满调离汤原。县委大权开始由农民掌管,发动武装起义之举流产。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是既定方针,一计未成求其次。李福臣请回李仁根,裴治云非常高兴,县委选拔了40名革命青年先成立一个中队。由李福臣为中队长,李仁根为教导员,下辖三个小队。第一小队队长戴鸿宾,第二小队队长颜庆林,第三小队队长孙铁盘。全县党团员捐款购入20支钢枪和一支手枪。1932年10月10日在格金河与半截河分岔的老举家大泡子马场(三门曲家)召开群众大会,宣告正式成立。
老谋深算的李福臣长远打算,锻炼接班人。因为这个中队队员,除了戴半拉子是汉族,都是朝鲜人。语言障碍是一个方面,还有许多不方便。自己别出心裁,以宣传抗日为由调夏云杰出山,管咋的还有点文化。再次资助办40个青年人的大秧歌队,以为业。秘授机宜,还每人发一把大刀。自筹粮饷,扭秧歌练武相结合。风云变幻时期,起到的伟大作用,《裴成春》一书有介绍。扭动出依兰共产党,助长了三姓东北军抗日军心。
可是一个军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个年代,首先得解决武器和吃饭问题。就得找地主老财,好说好商量不行,就得动硬的。这就是革命,就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联络朋友,派出密探,打听明白谁家有枪,研究好怎么整。先礼后兵。
第一役,旗开得胜,到石场沟缴获杨家屯地主杨发的武器。深夜,来到了杨家屯,当战士们越墙进入大院,打开大门时,狗叫声把地主杨发惊醒了。李福臣走向前直截了当地说:“杨发,我们是汤原抗日游击队,你也知道。是打日本鬼子的队伍,来借枪抗日,把你的枪拿出来。”杨发看人多势众,来头不小,不好惹。就乖乖拿出来五支枪,交给游击队。战士们得了枪,高高兴兴地回到康家宿营。下半夜,岗哨发现敌人追了上来,报告了队长。队长也不恋战,带领队伍向黑金河方向转移。到了黑金河,稍作休息,又转移到鹤立岗县委机关所在地七号屯。七号屯的老乡们热烈欢迎子弟兵。各家都以过节才能吃到的好饭菜来招待自己的子弟兵。战士们在这里休息一天一夜,根据线索又向萝北方向挺进。到了七马架,鸭蛋河区委书记建议应该缴梧桐河稻田公司的武器。部队来到梧桐河,梧桐河区委书记马德山说:“公司墙外有护河,大张旗鼓干靠不上前,只有一处大门才能进出。公司有30多人自卫团,武器精良,还有一挺机关枪。戒备森严,恐怕硬攻打不进去,最好还是智取。正好后天,公司召开佃户会议,所有佃户都得去开会。是个好机会,到那时,队员妆扮成佃户混进去缴械自卫团有一定把握。”队长和教导员都认为这个主意好,就分散住在福兴村老乡家里。第二天清晨,队长让队员们把武器集中起来,装进两个麻袋,放在一个老乡家土豆窖里。但没留岗哨,白天队员躲在山上,晚上回屯睡觉。或许有别的原因,意外发生了。当队员上山躲身之时,村里突然来了‘荣好’流匪,他们来福兴屯要大米,要大烟土。挨家挨户翻,有一个匪军在老乡张老三家土豆窖里发现了枪支。头领‘荣好’抓住把柄,要1000斤大米,不给就打。晚上游击队回屯方知此情,李福臣带教官王青山和戴鸿宾出面交涉。到他们的临时据点(江边一个网房子)先是戴鸿宾、李仁根出面,冒充‘南京政府’特派员,没唬住。
荣好见到李福臣:“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李福臣:“你是何人?”
荣好:“请密谈。我正要到莲江口去找你。不想船没油了,泊在万里河通,到这打点食吃。你贵人多忘事,在三姓镇守使府书房谈论‘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时为你端茶倒水。”
李福臣:“你是旅长副官?”
荣好:“旅长败走江东,王者培夫人还在依兰。你说咋整,这是她弟弟——。”
李福臣稍一考虑:“这事交给我吧,你设法转告旅长。不可轻举妄动,不日我就过去。我出钱给你买1000斤大米。”
队长简单交代几句,不可能细说,他们也不可能懂。宣布撤销缴械福丰稻田公司自卫团的计划,领王青山连夜飞奔莲江口。戴鸿宾、李仁根带小队返回了七号屯。县委领导、巡视员不可能知道其缘故,一时生气,撤销了军长。以学习的名义,批准他去苏联。免去王青山教官之职,重新任命王永江为党代表,杨登仁为队长,裴锡哲为支部委员。这就是三十三军第一次受挫,半年后扩大到100多人,按下不表。
原来四十几人的军长李福臣,在“荣好”口中得知好朋友李杜遇到了大麻烦。其夫人有可能落入敌手,不可能坐视不管。形势紧迫来不及向组织报告,安排王青山、带小子一家三位武师和王者培弟弟立马去依兰营救夫人,见机行事。自己和走私伙伴携重金前往苏联救友有书详细讲解,可阅《小红楼记》第51——53节。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革命初期世事难料 天上常有不测风云
人间难料旦夕祸福 为朋友讲两肋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