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劳动现场,上午有班前教育会,下午有班后点评会。教育会上,全体服刑人员要朗诵监规.听警官给我们讲解劳动改造的意义、鼓励大家树立正确的思想,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培养,提醒服刑人员要有相应的身份意识。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监狱,如何度过服刑的日子,要求我们要克服逃避改造、偷懒耍滑、消极抵抗的思想和行为,服从管理认罪伏法,并诚恳地告诫我们,要想重新做人就必须老实改造,时刻检讨自己的言行,积极靠近政府,不断塑造自己,才是我们的出路。

教育会是监管和改造服刑人员的一项内容,一般情况下,时间不长,警官的讲话,简练直接、语辞温和、不厌其烦,不管讲些什么总离不开主题。有些话已听了无数次,但是仍每天讲,仍然是恳切的语词,目光里是对我们的鼓励和希望。会场严肃、安静稳定。这样的教育,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为了各自的改造,都以自己的思维接受着这不可缺的教育,逐渐提高了服刑人员的思想水平,多数服刑人员在教育上能够耐心地听讲,记住警官的话,也有个别人勉强应付,会场上搞小动作听不进去,他们认为反正就是一服刑人员,这些大道理有啥用啊!满不在乎的模样。

我蹲在地上认真地听讲,任何教育,都是思想的灌输,需要认真地领会,诚恳地接受。没有这反复的宣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和预期效果的,尽管早已熟知一些思想理论,但是作为一名服刑人员,从自身的角度再次去理解,则又是新的感受。在长期的劳动改造中,思想上多少会有些不满的情绪。听了警官的话,更会感到豁然开朗。道理很平凡,却能让你想通好些事,点评会感触深的话语我会默记于心。时常想一想,能让自己产生有利于改造的新想法。

班后点评会则又是另外一种管理和教育,一天的劳动,车间里有这样和那样的事,包括劳动态度、现场纪律、产品质量、任务完成及思想行为等都要进行总结。表彰积极分子,批评落后人员,提出整改要求。从监管的目的出发,掌握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倾向,制止抵制改造的苗头。以事论事,十分具体,因此,服刑人员们都有几分紧张,害怕自己的某些表现让警官提出批评,表现差的,想好了狡辩理由,应对警官的提问。人都有一般的自尊,谁也不愿意当众被人训斥。

这天下午收工后,全体服刑人员在广场列队报数,清点完毕后,随着警官的口令,蹲在地上,大家都安静下来,猜测今天的点评是哪些内容。警官的表情冷峻,目光含着震慑、身姿挺直依次扫视蹲在地上的服刑人员,以保持特殊的威严,不少服刑人员会产生惧怕。警官在简单回顾了车间的情况后,就会用沉缓的语气将问题指出来,找出思想根源,总结其性质,如有特殊情况如打架,不服管教或者严重的质量问题等,都要作为重点予以处理。个别特殊情况会让服刑人员站到会场前向警官作检讨,接受严厉的批评,极个别人还要加戴戒具,责令其反思。

在劳动现场,警官不间断地巡视,另外车间内有多个监控镜头,全天候监视服刑人员的举动,因此,所有违规行为是难以隐匿的,除特殊情况警官予以当场解决外,那些常有的现象,将在点评会上,作为普通现象进行批评。像溜岗串位,睡觉、干私活等,警官一般情况下及时制止,改正后,将对其批评、教育帮助,成为点评会上的批评对象。点评会上,警官们表扬的多批评的少,说事多点名批评的少,问题说得多成绩说得少。从而鼓励改造的积极性,并不是所有的点评会都是那么紧张,有时气氛上也是宽松的,只要服刑人员表现正常,警官们都会和颜悦色的。

当然,点评会的目的是细化对服刑人员的监管,它反映出警官的意图,监区内出现的问题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许一味迁就。警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热诚其所有精力和职责,保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我们都记得那次王区长开的点评会,收工铃声后,大家默无声息地排队向外走,往常那些欢蹦乱跳的年轻人变得寡言温顺。服刑人员们都敏感、善于观言察色,对警官的表情十分关注,不知谁说值班警官脸色不太好看。这句话风一样传遍了每一个人,顿时气氛就严肃起来,大家都收敛了因收工而有的那份放纵。

往常,警官整齐队列,随即进行点评,或者请王区长在会场前讲话,还有其他监区领导从不同的角度讲些问题。这次不同的是,全体服刑人员刚到场,王区长便走到警官们讲话时站的位置,亲自喊口令组织列队,列队是服刑人员们经常的活动,都很熟练,找到自己的指定位置就可以了,王区长刚喊出口令,服刑人员们行动快捷,迅速前后左右对照,片刻列队完毕。

王区长五十来岁,中等个头,浓密的头发黑脸庞,眉毛粗重、眼睛不大,却很有神,目光灵气锐利逼人。和他的目光偶尔相遇,不仅感觉到威严,还会本能地紧张,他脚步轻快,显出身体的健壮,说话时反应快,声音洪亮底气十足。服刑人员都有共同的想法,即尊重又怕,尊重是服刑人员应做到的,说到怕,都说不出到底怕什么。只要他在车间巡视,任何人都不敢乱动,老实地干自己的话。

晚霞映照空中的云朵染成金色,微风轻吹,身上有着劳动后的惬意,仰望天空会有精神上的舒展。但是看着王区长严肃的神情,这体会很快就没有了。

他在车间察看,喜欢两臂交叉倒背手后,天冷了两手侧在袖筒里,缓步行走,默不作声,看上去姿势悠闲。服刑人员反映情况,他眼望窗外,凝眉细听,很快地做出分析判断,然后再作指令。这时,他的眼神里有一种警觉和机灵,保持着职业的敏感。正常情况下他会温和地交谈,即使批评也轻声细语的,只有不能容忍的事,他才会满脸怒气,厉声训教。

王区长习惯地倒背双手,向前微倾着身体,在会场前慢走,包括在场的警官都屏息敛神,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在不安中等他的讲话。少顷,王区长弯下腰,两手拿起几样东西问:大家看这是什么?他一手拿件羽绒服,一手拿热水器和电动剃须刀,羽绒服是车间正在生产加工的服装 ,另外那两件属于违禁品,不允许在车间使用。会场上没有人答话,王区长又问:谁来说,这是什么?他两眼扫视服刑人员,意在引起大家的注意。停了一会儿,他指着一位服刑人员说:你站起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那名服刑人员慌忙中站起来,话音嗫嚅,回答了王区长的话。王区长声音沉缓地说:刚才这位服刑人员说得对,那么,我为啥让大家看这些呢?他放下热水器和剃须刀,他突然抬高了声音:看这件羽绒服,薄厚不匀,薄的地方像层纸,厚地方像块砖,简直不像话,这是哪个组生产的?还有看缝线歪三扭四,接口的地方一团乱线,你是怎么干活的!他翻看着衣服又说:这扣眼锁的大小不一样,这是成品衣服吗?大家都说一下,监区怎么和商户交代呢?王区长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大家低头不语,不敢看他。不管是谁的原因,出现这样的情况,每个服刑人员会觉得脸红,心里毕竟都有集体荣誉感。王长怒吼道:是谁干的,你要是有勇气,给我站到前面,对大伙说,你是怎么干活的!大家神情一惊不约而同地望向王区长,他因为生气脸色更加可怕。服刑人员们变得惶恐不安,想不出接下来王区长有啥样举措。难耐的沉静,彼此的呼吸都能听得见,忍不住悄悄偷看王区长的表情。王区长接着说:这是什么行为?典型的破坏生产!说明了个别服刑人员改造态度不端正,无视监规纪律,故意制造混乱,非常可耻,我们监区要严厉打击这种现象。

王区长说话时,移动着脚步,许是在压制胸中的怒气。生产程序是流水线作业,只要按规定去做,是很少出问题的,除非是故意的,想到这儿,我对这些人怀有愤怒的心情,有的人甚至轻声骂起来,都说是谁干的主动站出来,不应让大伙儿跟着挨训。会场上轻声地议论和责骂,王区长看得出来,服刑人员们对此非常不满。情绪稍微稳定后,他让服刑人员发表意见。

王区长点名三个服刑人员站起来,一个说:王区长说得对,这个人肯定改造态度有问题,要严厉处罚他,另一个说:咱是服刑人员,到这里来就是劳动改造的,有想法向警官提出来,不能冲产品发火,你闹意见大伙跟着挨训,真不该。最后一个说:真扯淡,给咱服刑人员抹黑。王区长,你放心,咱坚决不做这事,大家说对不对。他提高嗓音,服刑人员齐声应和。王区长脸色好转,说:说得好,我相信大多数服刑人员是能够正确对待劳动改造的,极个别人,你也要反省一下,主动向警官承认错误,保证再不出现这样的问题,否则,就像刚才那位服刑人员说的,监区就要严厉处罚。话又说回来,处罚不是目的,让你改造好才是监区出发点,大家说对不对?服刑人员们高声喊,对!声音洪亮有力激动,传向远处。表达出了服刑人员们共同的心声,我想在这声音里,被王区长批评的个别人,应该受到震动,要是有点羞耻心的话,会受到良心的责备。

天色转暗,傍晚已临,狱内的灯光陆续闪亮,广场上的灯,照着每一个人,服刑人员们议论声响成一片。我细听身边的人,他们都在谴责这种行为。

违禁品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监狱里长期打击,不少服刑人员受过处罚,有的还影响到减刑。但还是屡禁不止。王区长手拿热水器和剃须刀,把涉及人员叫到会场前,问道:这是你们的吧?回答:是,问:监狱有规定禁止使用,为啥不听?服刑人员看了一眼王区长答不上话。王区长说:根据有关规定,扣除当月劳动奖励,如果再发现送交禁闭处分。王区长狠狠瞪了一眼服刑人员,让他们回到队列中,紧接着王区长用温和的语气说:违禁品不利于监管工作,对安全生产有害,都知道这个道理,为啥还有呢?是思想上的原因!大家想一下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大意,稍有疏忽,就会有后患。树立安全意识注重防范, 不使用违禁品,时刻记着警官的话,才能改造好,咱们朝夕相处,你们了解警官的辛苦,为的什么?还不是让你们早日回家,再说啦,都是成年人,怎么这点毅力都没有?还像个男人吗?后来这几句话,听起来像亲和的师长在劝说自己的学生,特别打动人。

王区长亲自带队回监舍。这一次点评会触动了大伙,因此队列齐整脚步有力,歌声嘹亮,在王区长的口令下,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没有劳累的表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