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而言,这是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也可以说是世间的另一个社会,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放下世俗上所谓的尊严、情面、虚荣心,以无奈的恭敬顺从谨慎应对周围的一切,文化层面,社会地位,贫富贵贱、政治背景,还有各个不同时间段的年龄,完全没有了本色,在一色囚装的掩饰下变成统一的群体,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服刑人员按照自己的刑期以战战兢兢的心情走进来,再以挣脱般的侥幸心理走出去。没有任何人对这里有丝毫的留恋,但是来过的人却会终身难忘,而且会刻骨铭心!

法律展现出它的本质,以失去自由和规范式的严管,对每个服刑人员加以刑罚,这种情形之下,尽管表现方式不同,可是思维路线却十分相同,压抑、悲观、失望、痛苦,对早日走出那厚重高大铁门的渴求,折磨着每个人的灵魂,支撑精神天空的是用以前美好生活的片段来抵御汹涌不止的悔恨。还有对过往荒唐行径的反思,一时的欢声笑语不过是让麻木的心灵松弛一下而已。

承担的责罚和生活状态,思想认识上对人生态度的转变,势必让每个人产生各种蜕变,思念亲人、忧虑家庭、追思怀故是普遍的情怀,都以等待的心情展望自己灰暗的人生。

然后,刚来时是戴罪之身,离开后成为合法公民,多少人开始了新的人生,对这样的人来说,不正是人格的升华吗?

所有的生存条件都给了我们深刻的人生印记,我之所以要讲述服刑中的有关内容,是为了记住这些,因为同样的学习劳动休息、言谈举止和高墙外的社会是不一样的。

早晨天刚亮,没等起床号令,我就悄悄地起床。多年来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进入监狱后,更是坚持下来。早起床会使人精神饱满神清气爽。在新的一天劳动改造中有一个敞亮的心情。我轻手轻脚怕打扰别人休息。上完厕所、洗罢手脸,再整理床铺。打好被块,在床铺下摆好脸盆和拖鞋,检查一下没有问题,便来楼道,随意地走几步或是活动下手脚,等着出工的指令。

随着一声起床号令,楼道内顿时沸腾起来。起床洗漱、喊叫声响成一片。各监舍的服刑人员进出忙碌。楼道内尽是匆忙的人,没有人贪睡不起。监规明确规定必须按时起床,紧接着是按要求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监舍里各人有分工,扫地擦门窗、摆放物品等,大伙照顾我年龄大,没给我活干。紧张地忙碌后,警官带领我们到广场集合。

每天走出监舍楼,我会情不自禁地仰望天空,看辽阔深邃纯清的蓝天,看悠闲自在的云彩,看激情翱翔的鸟儿。在专注的目光中感到神游天外,十分忘情,顿觉心胸开阔、怡然快乐,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别人嬉笑玩闹,我站在旁边沉醉于自己的享受,全然忘记自己是一名失去自由的服刑人员。即便是阴天、雨天、刮风的天气,都没有影响这份情趣。它给了我无限遐想,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给我走向未来的信心,使我在释放中得到充实。我珍惜这宝贵的感受,把它视为在狱中最宝贵的时光。让我尴尬的是当目光不经意间望见高墙铁网时,便会有无奈的伤感,现实的处境让我黯然神伤。

监狱在高墙护卫下,监管着数千名服刑人员,让人有十足的恐惧感。狱内将近500米的东西大道,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生产车间位于南部,各监区分设独立车间蓝檐白墙、周围是铁器做成的透明墙和黑色的铁栅门,十几个监区并列三排,布局严整有序,互相映衬,加之道路环绕,冬青染绿,鲜花诱人,要不是服刑人员在这里改造,真有置身花园的感受。进入北部的生活区,需经过特设的大门,又叫二门,主要是对服刑人员出工、收工的登记检查以及对所有出入生活区的人、车进行检查和管理。向北去,大道的两边是监舍楼,兰檐黄色墙体共计三层、各有二排,监舍楼之间是绿色的草地花园,再往北是宽阔的广场,正中间高耸旗杆,五星红旗飘扬在空中,每逢节日,这里是彩旗猎猎、鲜花环拥。重大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广场的两侧是草色和冬青装点而成的绿地。北楼是监舍,有五层高,楼顶的红旗和各色旗帜迎风猎响,楼前的长方形台阶便是活动时的主席台。生活区的两侧一片白色的房屋,那是生活科和伙房、浴室。东侧是狱内医院以及绿柳环绕的活动场地,有多种健身器材,服刑人员可以有组织地活动身体。整个生活区内干净、优美、绿色宜人、树木重青、鲜花绽放、生机盎然,融合了生活的人情和趣味,给这片肃穆的地方增添了愉快、轻松、快乐。缓解了服刑人员们的精神压力。在这里生活,同样可以感受到春天的花草、夏日的绿荫、秋天的静美、冬季的雪景,让人思想在四季里飞扬,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享受到大自然对人的赐予。会忘记自己的不自由之身。整个监狱给人的印象除了庄重、严肃,安静这一特殊含义外,感受显著的就是这里特殊人群的生活和劳动场所有着特殊的人情味。

每天早上,朝霞映红天空,高音喇叭按时播放歌曲、各监区的服刑人员、陆续汇集到广场,集合列队点名报数。等候出工。所有服刑人员着统一的囚服和灰白色标识,穿一样的鞋。新鲜的空气,清新亮丽的狱中景色,和充沛的精力,会使年轻的服刑人员们蹦跳追赶吵闹,大声说笑,表现出散漫和随意,更有看热闹和围观的服刑人员拥在了一起。虽说这里是监规所不允许的,可这生命的活力是难以阻拦的。应该说这时间是难得的自由时光,警官们对这一现象予以默认,只要不发生事端,也就任其自然了。我选择站在人群的边缘,避免身体冲撞,保留自己难得的心情。

随着警官的命令,结束了这短暂的自由。各监区开始整理队伍,队列是固定的,每个服刑人员按身材高低都有自己的指定位置。不允许任意调换,整队完毕后开始蹲下报数,要求流畅、快捷、准确无误。清点后全体起立、保持队形整齐、前后左右互相照看,待警官认可后,在广场规定的区域做好出工的准备,这时队列要安静,不允许说话走动打闹。服刑人员们挺胸昂首,默然站立,表现出训练有素的样子。    

出工有规定的秩序。各监区依次由警官带队由广场走向二门,清点人数再通过安检门,方可走向生产车间。人数不清、队形散乱和私藏违禁品都不许出工,或者处理完后才能通过。出工的队伍体现出监区的监管水平和服刑人员的风貌。狱领导高度重视,轮流在二门监督指导,服刑人员从这里走向劳动改造的车间,开始了一天的服刑。生活又多了一层意义,领导的目光里含有监督和鼓励。因此警官和服刑人员对每天的出工都非常重视,唯恐表现不好,动作不合格,形象不整齐而让领导不满意。我想,出工本身也是服刑中的重要内容。

出工是有要求的,监区列队完毕后,在广场大道的北端等候,然后听从警官的指令走进齐步区,前行50米是正步区,行至二门后,在警官的监视下,开始报数。从齐步走开始,队形保持走齐,服刑人员们面色严肃,目光平视前方,挺胸摆臂,脚下踏出一个声音。纵横相看几乎是一个身姿。从远处看是一个长方形队伍有序地向前移动。除口令外,在齐步区至正步区之间,要唱出工歌,声音洪亮高昂有力,回荡在监狱的上空。出工歌词意是:踏着晨曦,迎着朝阳、步伐整齐、歌声嘹亮,勤奋劳动,改造人生,挥洒汗水,换来希望、告别过去、向着未来,自觉改造, 扬帆启航…词意严肃感人,带有深刻的哲理。听得出来,这歌声是发自内心的,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想法。队列行进正步区,在强有力挥动胳膊和伸展双腿的动作中,更是展示出了应有的风貌,那让人振奋的脚步声,威武雄壮,爆发出坚定的信心和力量。或许在此时,所有的服刑人员都会牢记自己的身份,树立起改造的勇气和重新做人的信心。清晨的阳光照在身上,给了他前进的力量。

这情景、氛围、场面常给我以感动,有着鼓舞人的振奋、浑身增添力量,我仿佛看见一种可贵,即生命的力量和对人格的尊重。我认为:与其说出工是一种活动,不如说它更是一种仪式。凝聚了服刑人员的思想意志,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引力,汇合了他们的生机。多数时候,我都在细看出工队列,听歌声享受这份畅快。

每位入监的服刑人员,都要在入监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学习、锻炼。了解监狱常识,学习熟知监规、练习走步和队形训练,目的是尽快适应改造环境,养成罪犯身份意识,为改造做准备。调入监区后,除不间断学习外,还要定期练队,不断提高队形水平。

我和十几位服刑人员不参加走队列。原因是照顾我们这些年龄大,有各种疾病,腿脚不便的服刑人员。我为此感到一股温暖。每次出工时,只需跟在队伍后边,随意地行走,参加报数就可以了。要是身体许可,我还是愿意走到队列去,参加活动,体验那份激情,感受年轻的心态,找回自己的青春时光,我经常这样想。

这天,刘警官带队出工,他中等个头,年轻精干、白脸庞、浓眉大眼。平时里神情沉静、不苟言笑,保持着职业的端庄神态。和服刑人员相处时,却十分和气。刘队长一声号令全体服刑人员迅速集合,依次排列队形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定的动作。鲁青林笔直地站在排头兵的位置。所有人都向他看齐,鲁青林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个头高,身姿正动作标准,被指定为队列的带头人。

天气真好,万里晴空阳光普照微风轻吹。服刑人员们精神抖擞等待着出工。我们监区在刘警官的带领下,走到了指定的位置。随即在刘警官大声号令下,服刑人员们迈开了齐步走的步伐。同时,出工歌唱响,厚重深沉的声音在狱中振响,往前看队形似条直线,肩膀一齐左右晃动,手臂摆动一致,有节奏的脚步声,使我感到了脚下的震动。开始报数,喊数甩头、下蹲、看似简单,但是既快又流畅,却需要平时的功夫。我们监区真是表现得很好。刘警官一身武装,向值班人员报告了人数,带领我们通过安检门,向车间走去。

多年来,我们监区队列行走,始终保持前三名的名次,还为上级领导做过专项表演。这好的作风一直传承下来,不少刑期长的服刑人员,都自豪地说起过。

我们的行动规律、单调又重复,监舍、出收工、车间、往来间走过了一年四季,思想上有所收获、减少了刑期。不知 间有多少感慨真是难以表述。其实我们也只能在此行走。监狱随处可见的警戒线清晰醒目,服刑人员是不准超越的,否则就会受到严厉训教和处罚。这里不允许擅自行动和随意行走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