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在山东老年大学书法班里,我结识了郭兰科老师。他是班里的党小组长,年纪大我一旬,身板硬朗,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完全看不出八十岁的年龄。
他交给我一张U盘,说是写了篇回忆文章,让我看看,提提意见。我猜想,这或许是之前在朋友圈里发过一些拙作,被他误认为行家里手的缘故。盛情难却,更况这也是一种学习。
打开这十五万字的回忆录,如一杯醇香的陈年老酒,荡溢心头。睹人观文,更具真实感与亲切感。法国作家布鲁斯有言:生活先于文学,就像制作要先有材料一样。山里没有丰富的大理石,世上千姿百态的雕塑也就无从谈起。叶圣陶认为,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在阳光下成长》就是郭老一生的亲身经历,用他的笔记录下来,没有作做,不加渲染,整篇充斥着生活气息,反映着那个时代人与社会、人与人间的特质,读来无时不引为共鸣。
郭老的一生,坎坷而又幸运,努力且无时不追求美好。他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献给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四岁时,父亲遇难,母亲与爷爷将姐弟3人拉扯大。与很多同时代的人一样,新中国诞生后,他和姐姐先后入了小学。肚子饿,幼年的他夜里曾到屠户家讨过羊汤,吃过地瓜蔓,被耕牛顶过肚子,养过麻雀,因舍不得母亲做的新鞋而赤脚上学,鞋被河水冲走而失声痛哭。他要求上进,入了少先队,选进腰鼓队。
命运似乎眷顾这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他考入了离家三百多里路的省重点中学青岛一中。对于偏僻的村落来说,这是件破天荒的事情。因为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的他在教导处嚎啕大哭。出身贫寒的他,珍惜难得机会,立志做华罗庚那样的人,报效祖国,刻苦读书,自觉勤工俭学,参加劳动,锻炼毅力。学了汉语拼音,知恩图报的他利用假期教村里孩子,并起名“学斋小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后,焦急的等待里,他终于收到山东大学数学系的通知书,成为解放后全村第一位大学生。大学里,郭老先后担任了班委劳动委员、班主席以及系学生会生活股长。他带领同学整平土地,种植树木,锻炼身体。学雷锋做好事,被选为学毛著积极分子。文革伊始,受到毛主席接见。也曾步行拉练,下工厂锻炼。
艰辛忙碌并不妨碍青春对爱情的追求,郭老对那些曾经有过的美好并不回避。中学里的青涩初恋,大学里异性的吸引,年轻的心灵里泛起的波澜。时代的认知,让他找到了相伴终生的伴侣。
大学毕业后,去军垦农场劳动,修水渠,战海潮,自小养成的吃苦耐劳,在军营生活里得到了升华。最终分配,来到鲁西南的郓城。为照顾身体不好的爱人,不惜调回山沟里的新建学校。在教书生涯的日子里,无论何种岗位,都力求做到最好,当老师、做教研组长、任校长,无论什么,都力求不负初心。为人之师,德行当先。
人生在世,总要留下些东西,郭老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后来人,生活的路不易,要踏实走好,坚强地面对,执着地坚持,绝不要轻言放弃;与人相处,当真心实意,朋友相交,应设身处地;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暴自弃;无论何种机遇,都要牢牢抓住,幸福与美好,往往都在辛勤付出与努力追逐之后。
掩卷细思,相信不仅是郭老的子孙们,九零后、零零后,乃至更多的人,读了此文,也会受益匪浅,不是吗?一个农村里的,吃不饱肚子,自小失去父亲的孩子,以平静的心境、良苦的用心,将八十余载春秋的点滴,详尽记载下来,酸甜苦辣揉做一处,品出滋味,悟出道理,娓娓说来。与其说是文章,不如说是财富。
中华文明里,世代所追求的“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无非如此!
是为序!
高金业 癸卯夏于历下碧古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