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杨成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平津战役的开台戏

——张家口,留下了将军的“卒”迹 

历史学家说,辽沈战役结束后,中国有4把“算盘”在拨动。蒋介石、傅作义、美国人在拨动“算盘”: 蒋要南逃,傅要西窜,美要固守。

于是,蒋介石、傅作义在平津地区防务会上,初步确定了“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16字方针。

毛泽东也在拨动“算盘”:在透彻地剖析了美、蒋、傅的打算后,毛泽东认为傅作义的“长蛇阵”,为我军实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斩头剁尾,各个歼灭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为此,毛泽东为平津战役做了三个阶段的部署:一、完成对敌军的分割包围,但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二、从新保安开始,然后张家口、天津、依次各个歼敌;三、解放北平。

第一部是“包围曲”:

1948年11月25日,毛泽东令杨成武为司令员的华北军区第3兵团29日完成对张家口敌1l兵团的包围,但“围而不打”。

当日,杨成武率3兵团所属的1纵、2纵和6纵从绥远秘密开往张家口地区。   

11月29日,3兵团赶到指定地域,次日,1纵占领了张家口与宣化之间的沙岭和怀安,切断了张、宣敌军的联系,2纵占领了柴沟堡,6纵占领了万全、郭磊庄,歼敌两千多人。至此,形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态势。

第二部是“调虎离山”曲:

毛泽东让杨成武所属的3兵团对张家口“围而不打”的目的有3个:断傅作义回绥远“老家”的后路;使傅作义对张家口的部队牵肠挂肚,下不了从海上逃跑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想把傅作义部署在北平的“王牌军”35军调出,歼灭在张家口地区,为和平解放北平创造条件。

傅作义果然上了钩。傅作义对心腹35军军长郭景云交代,此去张家口要“快去、快打、快回”。35军是傅作义的主力,守卫北平,离不开这个“王牌”。

与此同时,傅作义还令在怀来的104军第258师,增援张家口,并向万全反扑,怀来的310师增援宣化。至此,敌军在张家口集中了一个兵团部,2个军,6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2个保安团;在宣化有2个师、1保安团。

3兵团于12月1日黄昏,以一个团占领辛庄子车站,切断下花园与宣化间的铁路,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大部被3兵团包围牵制在张家口地区。

 3兵团3个纵队8个旅,包围了这么多敌人,像是做包子时薄皮包了大馅。这样一来,包围和反包围,突围与反突围,将展开一场生死搏斗。

在35军离开北平后,秘密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先遣团突然出现在北平以北的密云一带。傅作义亲自坐飞机到张家口,令35军火速返回北平为其保驾。   

上了钩的“鱼”想跑,毛泽东不干,杨成武也不会答应。

12月1日的鏖战到夜幕降临,枪声才停下来。这一天,  敌人付出了几千人的重大伤亡。

然而,12月6日,令杨成武深为遗憾的事情发生了。拂晓,1纵1旅调整部署,将部队转移到沙岭子铁路两侧,致使战线出现漏洞,敌35军于6日晨乘400多辆汽车向新保安方向逃窜。

毛泽东火了,他来电严肃批评了3兵团放任35军东逃,是极端错误的。

杨成武代表兵团承担了责任,向军委做了检讨,并严肃批评教育部队,处分了1旅l团的主要负责干部。

庆幸的是,35军逃跑时,沿途遭到冀察热军区和其他兄弟部队阻击。到新保安后。又被2兵团4纵12旅拼死迎头挡住。最后,2兵团主力全部赶到,将35军团团围在新保安。   

吃一堑长一智。杨成武总结了经验教训,并给各部队下了死命令,不准敌人突围,敌人在哪里突围,哪里的部队要负全责。

杨成武给了1纵将功补过的机会。12月6日,他令1纵占领沙岭子和飞机场一带,完全截断张、宣通路。l纵接到命令后,一举歼灭敌第271师,俘虏了该师师长,而且乘胜解放宣化,迫使敌第310师逃进张家口。为此,第l纵队受到了军委电令嘉奖。

这回,毛泽东主席乐了。12月11日,毛主席给杨成武来电:你们昨日又击退敌人一次进攻,甚慰。12月17日,毛主席又来电;攻克张北甚慰。

第三部是“歼灭曲”:

12月21日,中央军委命令杨得志统领2兵团和冀察热军区部队向新保安敌35军发起全面攻击,22日17时,35军19000余人被全歼。

12月24日,中央军委命令杨成武统领3兵团及第4野战军第4纵队发起向张家口的全面攻击。25日15时,歼敌54000余人、张家口之战历时25天,3兵团共歼敌65000余人。

1949年1月14日,中央军委命令第4野战军集中20个师对天津发起全面进攻。15日,全歼守敌13万余人。

北平成了“陆上孤岛”,傅作义将军在我党的争取下,1月31日接受了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毛泽东的“算盘”打败了那三个“算盘”。他手中的算盘珠——杨成武统领的3兵团,在平津之战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开国大典阅兵场

—— 天安门,留下了将军的“卒”迹

    杨得志(右)、杨勇(左)、杨成武(中)在一起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人们并不知道阅兵部队的主体是杨成武统领的“首都兵团”,而阅兵指挥所主任杨成武,此时正在天安门的城墙根指挥调动着这支开国大典上的雄师劲旅。

开国大典阅兵仪式,是我军历史上最盛大、最庄严的一次庆典。朱德总司令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代总参谋长任阅兵总指挥,杨成武等任副总指挥。下设阅兵指挥所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杨成武任指挥所主任。

杨成武受命后,第一项任务是主持起草《阅兵典礼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以及受阅前的训练等。阅兵式分为两个部分,即“检阅式”和“分列式”。检阅式是指受阅部队在静止状态下接受阅兵司令员的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在行进状态下,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人民代表的检阅。

为了阅兵式一炮打响,杨成武四处求师。刘伯承、陈毅都提出很好的建议。杨成武还访问了原国民党政府东北军的几位老将军,了解他们以往阅兵的做法。当时在我国的苏联顾问,也为杨成武阅兵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

杨成武集思广益,精心组织制订的《阅兵典礼方案》,顺利地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受阅部队的人员总计16400多名,其序列为:一、  海军部队,由海军学校与华东舰队各一个排编成。二、陆军代表部队,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各1个,其中战车师包括摩托化步兵团、装甲车团、坦克团各1个。三、空军,飞机17架。

经过杨主任的耐心工作,以前认为阅兵训练单调、枯燥、没意思,不如在战场上杀敌带劲的官兵,改变了想法,专心投入了训练。

开国大典阅兵式历时两个半小时,杨成武将军一分钟也未离开自己的指挥位置,组织、协调着千军万马,在永载史册的开国大典中,又一次为我军立下汗马功劳。

 

鏖战“联合国军”的战场

——朝鲜,留下了将军的“卒”迹 

1951年10月15日,志愿军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秋季攻势”第二阶段进攻后,《人民日报》宣布“20兵团创造了朝鲜战场日歼敌最高纪录”。

这个纪录从20兵团所辖的67军的战绩上可以显示出来:67军10月13日与美7师、南朝鲜2师战场交锋,到15日仅3天时间歼敌17000多人,美7师所剩无几,无可奈何地撤出战场进行休整。

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是1951年5月17日接到中央军委命令,率67军、68军入朝作战的。

杨成武针对范佛里特的立体攻势,采取加大防御纵深,集中优势兵力于敌主要突击方向,设置多道反坦克防线的战法,取得了最佳效果。

 我军占领张家口 

在“秋季攻势”中,范佛里特于10月12日首先让美2师采用“坦克劈入战”,向68军疯狂进攻。战斗非常残酷,68军612团1连在938.619高地血战4昼夜,打退了敌人几十次连续的集团冲锋,歼敌1800多名,最后弹尽,全连全部壮烈牺牲。68军先后击毁击伤敌坦克68辆,粉碎了美2师的进攻。

敌人以飞机、火炮、坦克的综合优势,每天发射炮弹5万发以上,最多时达十几万发。敌人的“钢铁战术”,一浪高过一浪,一天胜过一天。后来,连化学武器都用上了。67军连、营、团的建制都快打没了,67军二梯队也投入战斗。我军伤亡达1万多人。   

彭总和中央领导都非常关切67军的将士们,使杨成武和20兵团的指战员深受鼓舞。

但在撤不撤兵的问题上,杨成武向彭总谈了自己的意见:“不能撤,撤了不好,因为第二线工事没做好,撤了。反而不好守,不撤,我们能守住。具体怎么办,我们党委研究后再向你报告。”

杨成武在兵团党委扩大会,说:我们的伤亡大,敌人的伤亡更大。我们用上了二梯队,敌人也用上了二梯队,似乎全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现在的问题是坚持一下,只要我们能挺得住,情况就会发生变化。现在就看谁能挺得住了。

大家都同意杨成武的意见,拼死抵抗。最后67军以伤亡1万多人的代价歼敌33000多人,敌我伤亡比例二比一。 

范佛里特不得不在10月22日被迫停止进攻。从此,这位美国名将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对他的战场对手杨成武不得不服了。

杨成武这位共产党培养的、人民战争造就的军事将领,在世界军事舞台上又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幕。

 

与林彪、““四人帮”角逐的战场

——“文革”舞台上,留有将军的“卒”迹 

1968年3月23日凌晨2时,代总参谋长杨成武,被总后勤部长邱会作、海军政委李作鹏带着人持枪,从家中杀气腾腾冲进杨成武的卧室强行带走。

林彪对杨成武说:“现在开会。我来宣布中央的决定。一、杨成武搞晋察冀山头主义,搞派性。二、杨成武勾结余立金,想夺吴法宪的权,勾结傅崇碧,想夺谢富治的权。三、杨成武把王飞、周宇驰、于新野打成反革命。杨成武你不当总长了,黄永胜当总长。我再说一遍,不是代总长,是总长!”

杨成武的所谓“罪行”被宣布后,被武装押送到湖北武昌的山坡机场,从此便与世隔绝。

杨成武将军被打倒之后,林彪的儿子林立果泄露了“天机”: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历史问题,而是在于想不想打倒他。罗瑞卿被搞垮了,他有历史问题吗?肖华被搞垮了,他有什么历史问题?照理讲,杨代总长是不会垮的。但这就要看说话算数的人想不想打倒他。要想打倒他,就不愁抓不住他的辫子。多少人垮了,不都是这样的吗?”

杨成武将军在张子申所著的《杨成武将军访谈录》中谈起他与林彪发生冲突的4件事……

1967年2月,青海省发生了“赵永夫事件”之后,林彪气呼呼地对我说:“今后,军委的文件,不要再送叶帅了。”

看到林彪的语气很强硬,我只是说:“他是军委秘书长,又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不送他合适吗?……”

“不叫你送,你就不要送。”林彪拖着湖北腔甩手走了。

事后杨成武仍是坚持给叶帅送文件,林彪自然不满意。

1967年7月14日,杨成武陪毛主席到武汉视察后,叶群问他:“你随主席出去,主席讲过哪几位的话(指对朱德、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人的评价),讲没讲林总的什么话?讲没讲到过我呢?”

“毛泽东又没有受命我向他转达,我怎么好说呢?”叶群和林彪因我没有向他们透露主席的谈话,又一次耿耿于怀。

1967年底,一次在京西宾馆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会议结束时,军委办事组的成员都讲话了。

杨成武是总参的党委书记,讲完话,呼“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之后,只呼了“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缺少了“永远”两个字。

叶群十分敏感,散会后快步走到杨成武面前,说: “杨代总长,你不喊永远健康,他的内脏也是好的,他的身体也没有病。”说完拂袖而去。

第4件事,就更令林彪恼火了。杨成武将军做了这样的回忆:

1968年3月初的一个晚上,叶群电话通知我,马上到林彪驻地,有要紧的事情。

我来到毛家湾,走进客厅,林彪和叶群非常热情,又是让座,又是端茶。我预感到这很可能是不祥之兆。   

林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亲切地说:“成武同志,今天找你来,不是什么大事。”

他看了叶群一眼,说:“最近有人写信,说叶群是假党员,还参加了国民党,这都是造谣诬蔑。现在,不少当事人都写了证明材料,都证明她没有问题。可是他们的职位不够高,影响不够大。你是军委常委、代总长,军委办公厅主任,所以需要你写个证明。现在就缺个主要领导同志的证明。”

没等林彪说完,我立刻想到早在“文革”前,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就曾写过匿名信,直接寄给林彪本人。一封接一封,指控叶群跟林彪结婚前就不是好东西,还谴责她虐待林彪前妻所生的女儿。

严慰冰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直到1966年5月不得不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此事。林彪曾给叶群出具一纸证明,证明她结婚时是处女,证明林立果和林豆豆是他们俩所生,还证明叶群根本没有和别人谈过恋爱,云云。   

“文革”开始后,又有人写信揭发叶群的历史问题。叶群曾派人到上海、江苏、湖南等地找人写了很多证明材料,来洗刷自己。

现在让我写证明,我真不知怎么说才好。解放前我根本不认识叶群。1960年我们才第一次见面,叫我证明叶群1936年的情况,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我沉思了一阵,对林彪说:“林总,我和她认识很晚,这你是知道的。1936年我们都在‘红大’,她在天津、北京。我不了解情况,写不好。别人写了证明就行了吧。”  

林彪站起来,走了两步,说:“吴法宪同志写了,你也写一个吧。”这完全是摊牌。但杨成武在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始终没写。

经过多次考察后,林彪认为杨成武不是“同路人”,便决定整垮他,以自己的死党黄永胜取而代之。

那么江青又为何要置杨成武于死地呢?这里也事出有因。

杨成武将军被打倒之后,林彪的儿子林立果泄露了“天机”: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历史问题,而是在于想不想打倒他。罗瑞卿被搞垮了,他有历史问题吗?肖华被搞垮了,他有什么历史问题?照理讲,杨代总长是不会垮的。但这就要看说话算数的人想不想打倒他。要想打倒他,就不愁抓不住他的辫子。多少人垮了,不都是这样的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杨成武参与组织指挥的开国大典阅兵式  

“文革”中杨成武的母亲和大女儿杨毅、夫人赵志珍的弟弟被迫害致死。

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对参加军委会议的同志说,  “杨余傅事件”搞错了,这是林彪搞的。在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上,他又说,杨、余、傅都要翻案。这些人的问题都是林彪搞的,我听了一面之词,所以犯了错误。

1974年5月,杨成武重见光明。但他没有因为获得自由,  便“明哲保身”,而是更加顽强地与“四人帮”进行斗争。

1976年10月6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在这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斗争中,杨成武将军冒着个人危险,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的“穿针引线”作用!为党和国家立下了新的功勋。

“踏遍青山不下征鞍,驶遍沧海不落征帆”,这就是“革命军中的马前卒”——杨成武。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