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的共和国刚刚迎来第一个国庆节日的时候,鸭绿江畔的隆隆炮火又燃起,面对美帝国主义悍然挑起的战火,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不得不又一次面对残酷的战争硝烟。

和所有的军人一样,父亲和所有的军人都响应祖国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最终父亲所在的二排被选入,他将带领自己的全排以志愿军的身份入朝。

父亲乘着紧张的准备间隙,去看望了也被批准入朝作战的当年自己的第一任班长、新四军区中队的老班长左延昌。两人从小时候一起采桑叶聊起,谈到了到在区中队一起和鬼子的洪泽湖上打游击,抗战胜利父亲回到区中队驻地看望战友们,谈到在淮海战场意外相见的难忘情景,两人都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他俩相互鼓励,约下生死誓言,倘若他俩能够有其中一个人活着回到祖国,一定代表另一人回老家看望已经离别六七年的家乡亲人,并且帮助照顾家人。

回到营区后,父亲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连夜给家里写了三份信。当父亲写完第三封家书的时候,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天色已经微微亮了,然而父亲一点睡意都没有。他想抓紧最后的一天休息时间再去和曾经的老三连战友告个别,也算了却了自己最后的一个心愿。

在告别了老战友后,在返回驻地的时候,父亲又一次走进了解放南京时曾经照过第一张像的那家熟悉的照相馆,照了人生第二张像,算是给自己,也给家里留个纪念。照片上的父亲,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照相时的青涩,显得成熟而自信,炯炯的目光注视着前方,透露着坚定的神色,这是战士出征前的表情。父亲告诉我,他知道自己可能看不到这张照片了,当时就想把这张照片当作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张照片,万一自己牺牲在朝鲜战场,这就是自己的遗像,父亲特意留下部队的地址,请照相馆师傅帮助将这张照片寄到部队去。

部队开拔的时间到了,父亲天还没亮就早早起床了,他到各班检查战士的行装,准备率领全排告别连队,等吃完早饭后接他们的军车一到就带领全排前往集结地报到,这时忽然连长接到了一个电话,瞬间打乱了父亲的一切。

连长和指导员也来到了二排,和父亲一起认真检查战士的行装,嘱咐战士到了朝鲜战场上后要小心,这时,通信员跑来说有急电让连长接。等他回来时却完全和刚才伤心样子翻了个。他兴奋地跑来通知父亲入朝作战命令被取消了,上级另外派一名排长接替父亲率领二排入朝,他另有任务。

父亲只能服从命令,他奉命赶到指挥部报到,在那里父亲才知道他在最后时刻被留下的真实情况。原来,父亲被列入第一批入选军事院校的名单。这份名单在审核中,一位曾经长期熟悉的首长,从赴朝参战名单中发现了父亲这位老警卫战士的名单,立即向上级请示要求留下父亲,被获批准。

后来父亲得知,他的二排入朝后在极其艰苦的战斗中伤亡惨重,最后只有三名战友活着回到了祖国,而且还都是伤残军人,父亲曾经多次到他们休养的荣军院看望三位老战友,逢年过节还会寄些物品过去。

然而未等父亲上学,就接到上级的新任务,鉴于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借朝鲜战争爆发和机会,企图反攻大陆。根据当时台海严峻形势,父亲随部队部队奉命移师青岛市郊海边,担负这一区域的海防任务,严防台湾国民党敌特分子对大陆的偷袭和破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