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农历七月十五日,差一天呢。光复接了一个电话,孙学君打来的:“没事早点来吧,有点情况。”
“咋的了?”
“没事儿在家等我就行,我现在去接你。”
奔驰跑得快,路面也好,说到就到。不到两小时打来回,车上说明了情况。
原来前些日子外孙女田小雅,领回一位民间文学作家协会的作家,来采风。想挖掘小红楼的故事,她爷爷招待挺好,白话一些你们新民的‘瞎话’。给她出了个主意说:“我跟你讲的没啥意思,不生动,不细。你买点零嘴、饮料啥的,坐在小区花园的长廊里。和那些老头、老太婆,劳动人民,穷苦出身的唠嗑就唠出来了。那些人你看他没多少文化,小时候没电视,啥也没有。就是听老太太讲‘瞎话’长大的,不用现编,有得是。狐仙太爷、黄大仙太奶、蛤喇精、青蛙王子,白牛犊子,黄花、兰花、莲花仙子——”。这位作家,翻译出身,退休。通东北亚四国语言,了解东北民间风情。能歌善跳萨满、赫哲民间舞蹈。深得其道,所见村民特别欢迎。收获满满,文章多被期刊选中、登载。今天早上又来了,还领一位‘徒弟’。言明采访我,写汤旺河之歌。‘徒弟’挺骄傲,有大学生、研究生风度、气质。大谈引汤精神,咱哥今天也不知是咋得了,出言不逊。他说“浮夸风又起来了,五八年那位书记那一套又来了。领他查查铁道东,一百来个生产队,那些年给引汤出了多少民工、奉献多少粮草。再让他看看安禄山挑土篮子、孙学君开推土机的相片和得的锦旗。讲讲当年崔玉香、陈长英、龙秀英那些姑娘修水利的模范事迹,别坐在上边瞎编乱造。”把那小伙子整不吱声了,和师傅去采访七月十五民间风俗。虽然还没进入高潮,也别开生面大有文章可作。我一想这事还得你圆全,别造成不良影响。
光复听后,明白了哥的心里,事是那么回事不可说破。‘同一首歌’很必要,鼓舞人心,应声高唱时代的主旋律是党员起码的常识。
见到那位小伙子,两人都有点愣神。感觉面得晃的,似曾相识,好像见过面。互相问答对上号了:“我住香缇假日一号楼三单元1707”。
“咱是一栋楼哇,我是二单元1808”。
“那个房的房主我知道,说他的房子出租两个公务员,就是你呀”。
“我们合租的,还有两位姐姐。一个教师、一个宣传部干事。每人花六百,不是还能省两个么”。
“那吃饭呢”?
“基本上是叫外卖。我见过你,小区散步,树荫纳凉”。
“现在的人,一栋楼住着互相不认识,姓啥都不知道,谁也不搭理谁。过去我们在这个屯住,二百多家没有不认识的。扯耳腮动,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南北二屯的也走动,借取往来都挺好。他乡相遇更亲切,我在海南岛偶然遇上朱凤英,我不敢认识。她搂着我胳膊说是谁谁,真亲切呀。不用说一个屯子的,就是一个县的都亲兴无比。老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远亲不如近邻。我不知道现在住楼房老死不相往来,是大家进步了,还是我落伍了。今天有幸认识了你高老师,握握手吧。”
“孙大爷说给我找一个知道情况的人,和我谈谈引汤,那一定就是您了。以后就方便多了,在家就行。这里七月十五挺新颖、新潮,可遇不可求。还有老师领我来的,我还得陪陪她。那位老爷子说话,我一点也不生气,赶上我爷爷了,看啥也不顺眼。”
“也好,这儿‘中元节’值得采风,别开生面。历久弥新,调出监控还可见到,六十年代濒临灭种的狐狸又出现了。行家观察,最低有不同身份,颜色十几个以上。来搬运供品,馒头、蛋糕、苹果、香蕉还有烟酒,都是它们的喜爱。他们还有爹妈、老婆、孩子呀。成气候了,一和人打交道,好坏故事就出来了。封建迷信的,劝人从善的,人妖爱情的——。
明、后天我再领你们去看一些地方,开动你们作家的脑筋。比我给你讲强,一些人、活下来的人、沽名钓誉的人,口述历史,容易出假。这个莲江口公社曾经是主力军,历年参加引汤会战成千上万人次,不朽的功臣,模范人物,艰难困苦,展览馆里一笔也没有!
现在有时间请你读一首诗,是引汤亲历者,思考者,著名诗人李贤君今天刚刚在网上发表的。我念给你听,何等壮怀激烈,厚重:
汩水接云 飞岚卷火 又是汇雨纳溪时 又是熏风叠翠野;
朔源兴安 志士喋血 多少苍岩绘汗青 多少激流写壮烈;
遇兀澎起 绕岭横泻 几经沧桑抱酒醉 几经歌舞起阡陌;
桃温今思 长路息波 唤出过往知厚重 唤出前景为民乐;
斯去浩远 霞盈紫色 又向天际飞帆起 又向江海壮辽阔。”
光复对孙学军说:“我想咱俩还应当做两件事情,土地承包延长期眼看就到头了。作为农民不能不考虑,新民公社今后路在何方。你沟通一下,明天由社长带队花一天时间,参观引汤,使高老师他们高兴。按我的思路给他们开开窍,必有好处。重阳节再把院士请回来,领上田野咱登高、望远。以后就在家里老实眯着吧,免得孩子们担心受怕。另外岁数大说话不靠谱了,形势发展超过咱的想象了。”
“你这想法很好,我来安排。”
农历七月十六,旱涝已成定局。又是丰收年,尤其水稻长势喜人。农民作息时间,红日刚刚升起,两辆奔驰快速到达引汤工程纪念馆。高老师自然高兴热情服务,一行十人。曾经的莲江口农场场长、现任新民公社社长、引汤老劳模、先富起来的企业家、民间文学作家们大开眼界。展厅里‘红旗渠’历历闪光,鲜明夺目,啧啧惊羡。现代的灯光演示,大量的图片、实物、文件展览,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词。把大家带到那改天换地的年代,由衷地感觉出今天的生产好条件。是先辈血汗换来的,千万不能忘记。
然后离开纪念馆,驱车游览引汤运河风光,美不胜收。登渠首提水大闸,吊水丈高,发出雷鸣訇訇不绝于耳。瞭望闸西走廊,和谐号列车穿行浩良、大红星、小红星,三庆丰东泽小水浒。长泓卧波般,婉转环绕鱼米之乡的汤旺仙境。
慢行人工凿堤,绕挹娄人穴居的凤鸣岭,望元代女真桃温万户府,逗留永久水电站。宏伟壮观的建筑,孙学君骄傲的说:“此基础就是我们莲江口公社民工营的攻坚战场,一冬春拿下。杨金山坐镇,还死了两个人。”
颠簸红土捱子段,还在加工,半劈半筑。
穿越县城而过,截三股流,分叉大米河。
劈开解放大岗,顺火车道进入驿马太平川。渡槽横跨黑金、格金二河,遇十二道闸停车。刚要犯困的老干部,下车一讨论来了精神。
光复:“谁知道十二道闸建于哪年?”在场的没有知道的。
光明:“那还不简单,敲下一块混凝土筑块。一分析不就知道了。”
光复:“那样不好。现在看着不起眼,这是本县水利史上标志性工程之一,当列保护。请高老师查一查,水利志必有记载。”
运河风光路暂时断头,取道太平川转到格节河水库。绕行半圈,节制闸,古老混凝土构造物旁有看护小屋。看护职工讲:“这个水库,满洲国就有。五八年以来多次修筑,加高加固。坝长1300延长米,可蓄水200万立方米,和十二道闸配套。进入莲望水库引出南大河、北大河灌溉系统。由于降雨量因素,又修莲望抽水站二级提水补充不足。引汤工程网络贯通,便可代替二级提水、三级提水、地下水抽灌。大大降低稻谷成本,提高大米质量。”
高老师越听越感兴趣:“请问师傅贵姓,知道这么多,难得有普通水利人的这么高的见解。”
打更人:“我是佳木斯最末等的水利职工,轮班看护水库。第三代水利人,祖辈修江坝、修大米河、修南大河北大河。父辈修水库、引汤,一百来年了。就是为了改造低产田,多打粮,保饭碗。说我热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英明论断也可以,主要的还是为了多挣俩钱。在这呆上一个月,可以回去打一个半月的工。”说话间,有两位垂钓人正在收杆。打更人便奔了过去,奶孩子的狗,甩掉崽子也跟着跑去。
光复借机说:“这条河发源于格金山,在此上游称‘格金河’,下游方称格节河。还曾经是汤原、鹤立两县隔界河。向东生出一股支流,汇溪奔大脑袋山水库形成半截河。有历史记载,辽国时期称为‘徒笼古水’。下游曾发现裸露遗物有夹砂灰褐陶、红褐陶、红衣陶、陶坠、饰拍印纹轮制陶片。有宋代铜钱、清代青花瓷片等。据宣统二年《汤原县上报公文折》记载:光绪三十二年春,有荒户在格节河拾得古铜印一方,文曰:‘辽东路转运副使印,’背刻‘明昌四年尚书吏部监造’。说明这里1193年金代就大有人在。”
一行人开心愉快,径直去大脑袋山红旗水库。这水库已融入汤旺河灌区,引用汤旺河水源,扩容达成枢纽。有资料表明,始建于伪满康德五年(1938),至东北解放前夕,其渠首工程基本建成,而灌区工程尚未开始。1946年起,县组织群众进行修建,1956年这里一度成为水力发电站。
如今引汤运河下游枢纽形成,风光无限美好。光复陪作家、高老师的目的基本达到,二位一饱眼福。不停地问,不停的回答,不停的记录。引汤之歌成功不成功我尽力了。
一行人游兴未尽,车好、心情也好,机会难得。社长:“那咱不嫌饿就再遛达一段。”大家都赞同,拐到莲望抽水站。已停止抽水,员工捞鱼摸虾。虽然有两位老场长,过期作废,女负责人啥也不知道。光复告诉大家:“它伴随莲江口农场而生,期初县政府派第八区区长韩凤翅、水利科工程师马会春领建。运转七、八十年了,也将进入历史展览馆了。”
顺着堤堰到莲望水库绕场一周,南大河、北大河出口高塄上。光复亮出望远镜,社长、作家、高老师、思想家、老人家尽情的看。绥佳、佳鹤铁路;京抚、鹤大、七鹤、哈肇高速公路尽收眼底。几百万亩庄稼包围着大小村庄、分场有待规划。向高铁那边的新民公社看齐,现代化农业有了坚实的基础,有路可循。
西斜的灿烂阳光,照射在东方二十公里的地平线上。鹤佳高铁快速列车不时嗖嗖而过,掩映不住。一个气象万千的新型人民公社大庄园,反射出的金碧辉煌,一片高楼大厦。大型机车库,秧苗加工厂,米面加工厂,高标国储粮库在万顷碧波中闪闪发光。南大河、北大河源头高塄看去就是最新最美的图画,又是一部厚重的书。
重拾画笔的画家在等待。
民间文学的作家心潮澎湃。
初出茅庐的诗人热血沸腾。
古东联发言:“光明哥你在新民建那么多高层,卖给谁呢?”
杨志华发言:“我知道这两条大坝,孤魂野鬼也不少哇。三、四十年代就开始挖掘了。日伪时期抓劳工,刺刀下,橡子面窝窝头——后来的劳改队。”
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