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课改背后的“隐痛”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在争议中前行,有许多争议的话题至今还在进行:

  争议一:理论基础不牢固。有人认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西方理论,这些理论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经不起推敲,贸然搬到中国,并用于指导中国的基础教育有所不妥。

  争议二:轻视知识,淡化学科。有人认为新课改反对“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死记硬背”,倡导“过程与方法”,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轻视知识,淡化学科”的现象。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知识,永远没有“过于”的时候。

  争议三:教学目标太宽泛。新课程提出“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的学者认为“三个维度,七个方面”的目标,“太多、太宽、太虚”没法把握,教学设计时,走形式,课堂教学中不落实。

  争议四:三级课程体系口号化。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有人认为三级课程体系形同虚设,地方课程几乎没有,校本课程成为考试补充材料,就连“选修课”也成了“必修课”,“凡考必教,不考不教”的现象俯拾皆是。

  争议五:“自主、合作、探究”非主要学习方式[ 查有梁.《十年新课程改革的统计诠释》.《教育科学研究》,2012.11.]。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人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适合基础教育,学习方式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科特点而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于中小学来说只不过是一种补充而已。

  下面的案例是一位学生对新课改的感叹。

  案例:课改后的“隐痛”

  2008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免费进入了省内一所百年老校,这是一所示范高中。当时,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三年后的我,理所当然会步入一所满意的大学。然而,三年的高中生活留给我的却是丝丝的隐痛。

  接下来我所说的一切,仅仅是站在一个普通高中学生的高度来谈及我的感受的。高中第一学期,我仍然接受的是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师讲解为主,并没有任何的不习惯。然而,有一天,一个所谓的“杜郎口中学讲堂”打破了这平静的课堂。从此,我们的课堂充满了“讨论”。我们的自习被学案占据,老师不再用大把大把的时间给我们讲解知识,而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讨论得出答案。从此,无论文科性的还是理科性的知识,我们只能够掌握课本肤浅的知识,一遇到做题便无法下手。最不可思议的是,英语老师意识到我们不会做题,偷偷地利用一节晚自习给我们讲题,后来被学校通报了。

  到了高二,教学楼换成了新的,教室不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教室,三尺讲台消失了,教室前后的墙上多出了几条标语“教学改革深入人心”。从此,上课成为了一种负担,自习时间莫名地加长,各门课程以自学为主,讨论辅之。就这样,高中两年过去了。高三情况有所好转,放宽了政策,教师可以放开的讲解了,可想而知,高一高二落下的知识,高三一年根本补不过来。高考如期而至,我落榜了。在别人看来,很意外,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意料之中的情况。后来,我选择了复读,抛开了课改的政策,我努力了一年,如愿的上了大学,但是课改却成了我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会时常带给我丝丝的隐痛。在我看来,所有的这一切,只因我们做了课改的“小白鼠”。

  以上案例是一位学生对课程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感受,他的感受有一定的代表性,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为了尽早地弄清楚这些问题,顺利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笔者提一些粗浅的思考:

  第一、思想理论不能看提出的时间与空间,而要看其适用的时间与空间。笔者以为,任何一个思想理论产生都有它独特时代特征与区域特征,而这一思想理论推广与应用,也有其适宜的时间与区域。也就是说其产生的时代与区域,与其能发挥作用的时代与区域不能等同。如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马克思是德国人,其著作许多部分在英国完成的。但他的思想理论并没有在欧洲,或者说德国和英国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在俄国与中国却影响深远。新课改的思想理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明确的提出为多元智力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等,但其理论中“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建构知识”“师生平等合作”等的基本内涵,深深影响着新课改理念与实施。我们不必问其出台于国内或国外,也无需考虑其提出的时间长短,只要能吸收其合理的,积极的成分足矣。当然,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中应该兼容并包,如果用一种理论排挤另一种理论,用一种思想否定其他思想的合理成分则是不足取的。

  第二、知识不能注重“量”,而要注重“质”。笔者以为,基础教育阶段乃至人的一生都应该关注知识的获得,这是无可争辩的。知识与能力就好比人的食物与力量。不摄取食物轻则危及健康,重则散失生命,力量无存谈起,但如果只摄取食物,而且无选择无节制的摄取食物,不进行锻炼,则会成为“虚胖”,轻则“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重则“糖尿病、高血压”缠身。所以,既要获取食物又要加强锻炼,食物与锻炼并重。知识与能力、方法以及人文也是这样。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知识?怎么获取知识?获取那些知识?如果上历史课中让学生记住“平型关战役中缴获了敌人多少挺机关枪”,语文课中让学生记住《红楼梦》中,“贾母的丫环是谁?宝玉的丫环是谁?最有反抗精神的丫环是谁?”,笔者以为这些知识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量的多少”,更要关注知识“质的好坏”。

  第三、目标不要重形式,而要重效果。三维目标在实施中有一定的争议,主要是认为一节课,要完成三个维度,七个方面的目标不切实际。笔者以为,“三维目标”作为课程目标,是对课堂教学与课程编制的方向性、过程性与规定性的要求,并不是机械的要求每个具体的课时内容,都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再者,有些课堂知识本身包含了三个维度的要求,我们在阐述的时候也没有必要把它们割裂开了,有些课堂知识就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文化价值,我们也不应该人为的硬给其贴上“人文”标签。没有人要求每节课,每个知识都要实现三个维度,七个方面的目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不能生搬硬套,按图索骥。

  第四、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要重落实。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本身是无可厚非的,目前在实施的层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方课程开设不足,校本考试化、悬置化,有课程不实施的现象确实存在,至于有的学科教材过于难,有的教材知识选择有失误等,这些都是实施的问题,不能否定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合理性。相信这些问题会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五、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方式。在基础教育阶段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笔者以为,主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即学生的年龄、心理、经验与知识基础适合什么样的方式;二是学生的终生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即什么样的方式能培养学生未来获取人生必备知识的需要,这方面的方式不管学生是否喜欢,都要让学生学习与掌握;三是学科知识的特点需要什么样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最好的方式,标准化的可以统一要求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对这种方式加以解读,“自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独立的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学习目标与要求,同伴之间相互帮助、配合、讨论、对话的学习方式;“探究”侧重于在“做”中学。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分层次,分方面的。学生的年龄不同“自主、合作、探究”的层次不同,学科不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面就不同。有人以为就年龄而言。幼儿适合在模拟中学,小学生适合在游戏中学,初中适合直观的学等,就学科而言,语文英语学科适合“阅读与思考”,艺术课适合“鉴赏与创作”,技术课适合“设计与制作”等,以这些年龄特征与学科特征来否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合理性很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游戏”“阅读”“设计”“鉴赏”等方面都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不同层次与不同方面的体现。问题是我们在新课改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应该以此来否定其他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合理成分,凡是学生乐意接受,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有适合学科特点的方式就应该继承与发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