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能力化测试的坚守与创新

  在测试中考察学生的能力,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三大任务”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考题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倡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能力的认识与考查的方式与要求。我们过去一提学习中能力的培养与考核,一般就指对知识的记忆、概括、理解、分析、应用等能力,新课改以后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并没有减低要求,而且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考核。笔者以为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感知力,即输入的能力;二是表现力,即输出的能力。感知力,就是培养学生能够从文本、图标、演示及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它侧重于力的“输入”。表现力就是指学生能够用语言的方式、书面的方式以及通过做事的方式等,来表现出所学知识的能力。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高分低能”,主要就是指的学生的表现力,也有人说是动手的能力。测试主要就是测试学生的表现力。有时候测试不在乎题目的类型,而在乎方式与要求,从台湾考察回来的一位教师曾经给我讲了他对台湾教师考察学生的感受。他说,台湾的学生也做客观题,只不过大陆让学生在客观题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而台湾教师让学生选择他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并说出选择这个答案的理由,与不选择其他答案的理由。其实,说出理由,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式。所以,我们对能力化试题要注意目标、方式与要求。

  案例1: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班级决定开展一次“听话听音?能说会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1)假如让你来主持这次活动,你将怎样设计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言外之意”是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要根据语境来理解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为了让同学们深刻体会“言外之意”,班主任讲了两个小故事,请你说说你对这两个小故事的“言外之意”的理解。

  故事一:成绩单发下来后,爸爸对儿子说:“儿子,希望以后不要每次看到你的名字,就知道你们班上有多少同学了,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二:小明刚刚学会拉小提琴,很有兴趣,常常拉琴至深夜。邻居张大爷一早看见他就说:“小明,你学琴可太刻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看出,在答题过程中,学生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这样的考试中所闪现的智慧、所表露的思想、所呈现的喜悦就是一种评价,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欣赏。

  案例2: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今年南京市做出决定,允许居民在春节期间定点燃放烟花爆竹,这一决定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也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最近班级就春节期间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进行了一场讨论。请根据以下信息给一家英文报社写一篇短文,客观介绍讨论情况,并就如何安全燃放烟花爆竹提出你的看法。60 %赞成40 %反对 

  利:1. 增加节日气氛 2. 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习俗

  弊:1. 造成人身伤害 2. 污染环境 

  对于这类题型的处理,首先要认真阅读前面的提示,准确把握情景和要求,使表达的内容不走题;其次,根据情景的发展,按顺序安排好材料;最后,进行合理的总结。 

  案例3:对分析能力的考查

  【例1】下列是某细胞进行增殖时可观察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①L期有8条染色体

  ②P期紧接在L期之后

  ③P期与M期细胞内核DNA数相等

  ④P期有8条染色单体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在这道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分析能力,在知识点上主要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染色体数与着丝点数一致,L期有4条染色体;P期着丝点分裂,不存在染色单体。

  以上这几个题目中要求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总的来说是一种表现力,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回答出是什么,而是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综合的能力。这种能力,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智慧呈现出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