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让生命质量在诵读中提升
教学有法,教要得法。世界上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在学习他人经验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学科的性质,以及所在学校的环境条件,探索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中学的语文老师李斗印就是一位善于结合学科,探索适合自己特点,与所在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的人。非常有幸,在五年前参加山西省教科院组织的教学活动中认识了他,一见如故,对教学工作的共同热爱,使我俩有说不完的话,每次相见都谈至深夜。他对文言文教学的“四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升生命的质量的做法,让我记忆犹新。
他认为,一堂好的中学语文课应该是—— 教师以和谐的语言和自然的教态,从一上课就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到语文课的学习境界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处于互动状态,教师始终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相机诱导,适当启发,点拨在恰当之际,讲析在难点之处; 学生有自学,有讨论,有探究,始终处在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的主动地位。而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又紧紧围绕着教材进行,并适当地加以联想和扩展,使学生既学得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语文能力,而且受到了文学文化的熏陶和精神品德的教育。
他是一位语文老师,一直认为,既然是语文课,就要有很浓的语文味,很强的人文性,让学生感觉听课是一种享受。
他在古诗文教学中,让“读”渗透贯穿于始终,让语文的“血脉”在师生的生命中流淌。
下面把李老师文言文教学中,“四读”的案例呈现出来,希望能给广大的语文老师有所启迪。
案例:李斗印文言文“四读”教学法
我所采用的“读”分为四个步骤,即:跟读――抄读――悟读――背读。
一、跟读。也叫领读,一开始是教师领着学生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看清字形,教师领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一段读完,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领读第二段,学生齐读第一、二段,依次类推,直到把整篇诗文读完为止。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由学生自荐领读,培养小老师。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读古诗文的语感,为下一阶段打基础。学生在反复的吟哦诵读中品味和感受古诗文的音韵美、节奏美。
二、抄读。完成跟读环节后,让学生在课本上边抄边读。
要求:写对字形(包括标点),标出生僻字。学生在抄的过程中,参看注释,把重点字词进行自主消化。同时抄写的过程也是练字的过程,在抄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古诗文的独特人文魅力。抄完之后,小组进行交叉检查,看有无漏字、错字,并推选出优胜者在全班进行展评。天长日久,学生的写字能力、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三、悟读。悟读是四读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要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深刻到位,引导指导学习方法得当,根据文脉合理分层,让学生的思维训练流畅,整个课堂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抓住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去处理教材,让学生始终处于对事件发展和人物情感的牵挂之中,所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在板书的关键字词引领下,很快完成了诗歌的初背任务。
如在进行第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什么季节,怎样的天气?(八月秋高风怒号)
②谁,住在什么地方?(卷我屋上三重茅)
③发生了什么事?(茅飞渡江洒江郊)
板书了这样几个关键词:
秋、风、卷、茅、飞、洒、高、低
由于有了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在悟读环节很快就把这一节古词烂熟于心。
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时,由于课文较长,背诵难度相对大,我在完成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采用了分层击破的方法,每个段落精心设计问题,配以板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悟读。
如第一段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蜀国目前所处的形势如何?
②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众壮士不离不弃?
③作为君主,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问题紧扣文本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起到了引领学生快速背诵的目的。
四、背读。在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整篇诗文的背诵,这个环节要求精背、熟背,并通过默写、翻译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以上案例中的教学方法,有几个特点:一是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读”是每一位同学的参与下进行的,不论哪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都在“读”中,都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受,从而排除了我们以往教学中一部分学生“陪坐”的现象;二是关注到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文方面的知识,更要让学生体悟学习语文的方法,感受学习语文的过程。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亲自感受到古诗文当中的内涵,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品味,而且这种学习与提升不是老师“灌”进的,而是自己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这种体验与感受进入了生命的领域;三是教师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把教师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也不是像其他教学方式那样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名义,把学生“放了羊”,让学生“脱缰野马”式的发展,而老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
所以,几年来,笔者诚惶诚恐,总怕把李老师告诉的这种方法给忘了,故今天将此呈现给大家,望学习借鉴,造福于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