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捉鸡”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让学生有无限的想象力。但是我们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还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传观点,说结论”,这种教学形式与方法,长此以往地进行下去,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是广大教师目前正在积极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如何把握学生自主的方向,如何保证合作的有效,如何确保探究的有意义,也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在一些学校调研的时候,确实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自主学习随波逐流;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探究的问题缺乏价值等。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能作为否定这种学习方式的依据。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寻找适合所带班级与学科的“自主、合作、探究”有效方式,才是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下面的案例,是一位音乐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给演奏的名曲重新取名字,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值得我们学习。

  案例:“捉鸡”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晋西北一个小镇中学,从事初一、初二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为了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活跃大家的思维,我安排了一个给乐曲起名字的活动。

  我播放了两首曲子给大家听,分别为《大海》与《空山鸟语》,要求大家各抒己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这两首曲子起上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名字。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不一会就起了好多名字,比如:“流水欢歌”“清泉”“清澈的溪水”“雨中的邂逅”“舞”“争执”“百鸟争鸣”等等。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从一个小山村来的一位同学给《空山鸟语》起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名字,叫“捉鸡”。这位同学还为这个名字做了注解:“老太太的鸡从鸡窝中跑到了院子里,她着急得捉它,可怎么也捉不住。一会儿,又来了一群小伙子,他们拿着木棍、鸡毛掸子等,帮助老太太捉鸡,结果,打翻了院子里的所有东西也没有捉到鸡。”一首有名的《空山鸟鸣》怎么能有这样的听后感呢?起先,我还有些不悦,但我认真的想了想,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他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就不同。这位同学生活在小山村里,看老太太捉鸡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印在他脑子里,所以对于曲子的感受与想象,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这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能简单地用“谁想象得好,谁想象得差”这样单纯的评价。老师的作用只不过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的“环境”或“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可能正是《空山鸟语》中二胡所描述的鸟鸣触动了那位山村来的同学的灵感,由此产生了与自己生活经历相似的联想。

  以上这个案列,为我们正确理解现代教育价值的取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说明。现代教育价值的取向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创造与发展,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这位老师把两首名曲演奏出来,让学生听,并且让学生听了以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曲子重新起一个名字。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联想、回忆、加工、组合等等,他们的内心经过了一系列我们无法看到的复杂活动。这些活动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创造出多么优秀的成果,只要他们思考了,努力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就是很好的了。我觉得这是该案例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另外,那个农村来的小男孩,给《空山鸟鸣》的乐曲,起了一个非常别致的名字“捉鸡”,并且加注了自己的说明,道出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说对这首乐曲自己的理解。“捉鸡”这个名字起得虽然不很优雅,但他敢于想象,敢于发表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其实,对于音乐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的,音乐的非语言性与不确定性才为人们的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当然包括音乐教师,往往在理论上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在实践中习惯于用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其主要的原因还是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不能真正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不能赋予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平等地位等。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由于成长环境的开放性和接受教育途径的多向性,对各种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可能比成年人更为敏捷广泛;由于没有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常常表达出不同于成人的看法。对事物的理解没有任何的框框,凭借对新事物的敏感、认同以及接受力的优势更显示出一种学习的活力。作为教师应该呵护这种活力,引导这种活力,让他逐渐成为一种不竭的动力。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