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教学永远是缺憾的艺术

  前些日子,我听了几位老师的历史课,这些老师中有来自发达地区的,也有来自山区县城以及农村学校的。其中有几位老师我也认识,也曾多次听过他们讲课,但我总的感受是教学永远是缺憾的艺术。尽管他们此次讲课比前两次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出现了一些使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和以期改正的问题。

  一是“模式”的僵化形式,影响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上课时可能是受学校推行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导入新课后就出示学习目标;有的是教师自己把学习目标读一遍;有的是让学生读一遍;有的是让学习目标内容在投影仪上停留一二分钟。学习目标制定的合理与否,暂且别提,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读了一遍学习目标以后,其实质意义几乎没有。因为学生读了一遍并没有真正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在以后的授课中也没有发现教师按照他所制定的目标进行,况且制定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在课堂中进行下去,因为大部分教师是把教学参考书上的三维目标简单的加工了一下,根本没有搞清楚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把课程目标简单地理解为教学目标或者学习目标。总之,不是过于注重记忆知识,就是三维目标的面面俱到。最主要的一个影响是本来在导入新课后学生提起来一点学习的兴趣,突然让学生读学习目标,使学生探索的欲望中断,导入新课的意义荡然无存,从而影响学生整节课的学习。

  二是教学设计缺乏创新,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整节课的设计不少教师都是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危害或者影响来组织教学,由过去的教师讲教材变成了学生看教材,由过去教师的讲变成对学生的问,由过去的教师“分析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变成学生找答案。有一位教师一节课就是带领学生把教材知识分析了一遍,初看起来对教材知识非常熟悉,但没有以教材为材料,没有超越教材,把教材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没有把教材知识上升到有意义的层次,是标准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整节课不管用了多少多媒体,不过让学生“主动”了多少次,其实质是围绕着学习几条干巴巴的历史知识转圈,学生实际上没有任何方法的获得与心灵的感悟。

  三是媒体的泛化影响学生思维拓展。许多教师上课过程中始终都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对于在媒体上演示的材料缺乏精心的选择,没有确实选择一些典型的材料,许多人只是让多媒体代替了板书,或者展现一些课本上都有的一些图片;有的教师在让学生看书时多媒体上的图片或音乐没有即时退出,有的学生还再欣赏图片;有的教师一节课都在电脑前手握鼠标,没有一点身体的变化和走动;还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不注意对比度与字的大小,可能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见,多媒体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过多过滥的使用多媒体,特别是用多媒体代替深刻的分析,使学生习惯停留于表面的热闹,不利于思维的深入与内在的感受。

  四是教师基本功欠缺,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几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表现在语言直白、生硬,特别是缺乏过渡性的语言,不注意语音的变化,缺乏趣味性与诱导性。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给我找到”“给老师找到”“听老师讲”等都是一些命令式口气,别说学生就是听课的老师听力都觉得有不舒服的感受。在历史课上学生好像是在接受一个个原则性的教条知识,老师不能通过历史的丰富的语言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而整节课看不到教师与学生情绪的任何变化,教师与学生都在毫无表情的寻找“知识”。

  五是史学思想与方法知识的短缺,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在几位教师教学中,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贯穿任何史学思想,不注意对学生认识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表现在认识历史问题绝对化,比如认为“帝国主义的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把可能性绝对化,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还会有别的事件,反正战争一定会爆发。就像认为汽车速度快可能翻车,不是这一次就是下一次一样,有时一些偶然性的事件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者,设计一些讨论时不注意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比如一位教师让学生讨论瑟尔维亚青年刺杀是否正确,不注意教给学生评价人物的方法和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如果你指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的行为不看你的主观愿望而看你的客观效果,主观愿望再好,如果客观效果不好反而有危害,就是不对的等等。

  以上,或许是一些不合理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并无它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