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以人民的名义》已经成为全国亿万观众热议的焦点,我也每集必看,感慨颇多。

虽然反腐剧很多年前有出现了,然而没有一部像这部如此火爆,能够引起全国范围广泛的关注的确很多年没有出现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就我本身而言,观看和喜爱这部剧除了其真实的故事原型和反腐的热点外,还有一个藏匿在心中许久的秘密,这就是因为我的父亲也曾经是一名共和国的检察官,同样曾经战斗在反腐的第一线,说起来还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反贪检察官。

父亲生前是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正处级离休干部,早在八三年父亲就调入原吴松区纪委,负责刚成立的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办公室,从那时起,直到父亲离休,父亲一直战斗在反腐败的第一线。

那一年我刚从部队退役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崇明农场工作,父亲恰巧这是离开农场,与我擦肩而过。开始我并不知道父亲在干什么,只知道他在纪委工作,后来经常回沪探亲与父亲聊天才知道,他在一个叫什么“经打办”的单位工作,那是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过有这样一个怪怪的部门,而军人出身的父亲也很少和我谈起他的工作,我只知道这是一个专门从事打击经济领域腐败和犯罪的部门。

八十年代末我调回父亲工作的宝山新区工作,这时的父亲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威风凛凛的检察官了,一身橄榄绿的检察官制服穿在他身上,头顶鲜艳的国徽,肩扛红彤彤的肩章,显得威严而庄严。闲聊中才知道,父亲所在的部门合并到检察院,成为以反贪为主的工作部门,这样戎马一生一的父亲,在转业五六年后再一次穿上的他一生钟爱的绿色制服,虽然不再是军人,然而这就足够了,从此这一生笔挺的检察官制服成了父亲最喜爱、也是最正式的礼服。无论是工作时,还是离休后,父亲总是穿着这样一身橄榄绿。每当又重大活动时,父亲都会穿上这身制服,佩戴上一身获得的无数军功章,参加各种活动,这是他最为在意的礼服。

正因为如此,当前年父亲去世时,我们给父亲穿上这身橄榄绿的检察官制服,让他以一名老军人、老检察官的身影离开人间,我们觉得这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这些天,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都会坐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以人民的名义》,看着看着我总会在脑海里闪现出父亲的影子,恍然间我觉得那位汉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季昌明和老检察长陈岩石身上,都有父亲的影子。像季昌明检察长那样,父亲也是这样一位沉着冷静、刚柔相济的人,同样话语不多,但是关键时刻立场坚定,对犯罪分子毫不手软,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胸前佩戴的国徽。

最令我感到激动的是,父亲与那位一身正气的老检察长陈岩石颇为相似。一样的老革命出身,同样为共和国的成立上过战场,扛过炸药包,同样的功勋卓著一身荣耀,但却从来不居功自傲,以老革命、老资格自居。虽然离休了,但是却依然心系职工群众,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快乐并自由地生活在群众中,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共和国开国老兵的荣耀,配得上人民检察官的称谓。

父亲当年也是因为一直战斗在反腐的最前端,因此自然得罪了不少人,当他离休后希望发挥余热时,却屡次碰壁,一些原本想要父亲去当顾问的单位都对父亲敬而远之,令父亲百思不得其解。好在父亲的为人犹如陈岩石一样高尚,他很快就找到自己新的阵地,成为区关心下一代讲师团成员,经常身穿那身挂满军功章的橄榄绿制服,以一名新四军老兵和老检察官的身份去学校、去机关单位,给青年学生、给新近公务员、给新任检察官上课。父亲依然快乐而忙碌着,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年过七十以后的父亲,忽然安静了下来,整天闭门谢客,关在屋里埋头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他告诉我,要抓紧有限的生命,把自己这一生峥嵘难忘的战斗岁月写下来,留给后人,让他们都牢记曾经有这样一群老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流血牺牲,冲锋陷阵,虽然他们都会像陈岩石一样离开人间,然而他们的精神必将永存。

尽管父亲因为写回忆录而多次脑梗,但是他还是争分夺秒抢时间完成了自己从十五岁的放牛娃到参军入伍,到离休的全部战斗和工作岁月。当父亲坐在轮椅上把凝聚自己一生心血的生平手稿递交到我手里时,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读懂了父亲目光中满满的希望,我发誓要把父亲未了的心愿继续下去,从此我也和父亲一样成了一个爬格子的人。

终于我父亲生前,我以父亲原稿创作的长篇战争纪实小说《父亲的战争岁月》,在"榕树下"军事长篇栏目发表,并成为签约的vip作品,收到广大读者的热捧,我也从此爱上的写作,我又陆续将父亲解放后的军旅回忆里的创作,以《父亲的火红年代》名义发表在”榕树下“,同样收到读者广泛关注。

当父亲于抗战七十周年前夕离世时,我将一本带有油墨香的新书放在了父亲的身边,让这本记载父亲光辉战斗的一生的书陪伴父亲去追赶他的大部队去。

为拥有父亲这样一名曾经的反腐检察官而自豪,为许许多多像父亲一样默默战斗在反贪一线的检察官们点赞,为《以人民的名义》拍手叫好,相信父亲可以欣慰于九泉之下了。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