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体验,让知识进入生命的领域
学习的方式可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在做中学;一类是学生在“例”中学。这里的“例”就是事例,许多事例是以文本的形式反映在课本上,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学习掌握知识,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内化为自己的学问,即能提出自己的认识与见解或者产生了某一方面的能力,过去我们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学习;在“做”中学,笼统的说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侧重感性知识的获得。比如过去一些手工业作坊的师傅带徒弟,并没有教徒弟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徒弟慢慢地跟着师傅做,尽管有时候师傅并没有认真的教徒弟应该怎么样做或不应该怎么样做,但徒弟还是会摸索出来,而且掌握的牢固。其实这两方面的学习根据学科的不同应该有所侧重,同时又要相互结合。有些知识只有在书本中学习,没法实验或实践,比如历史知识,它具有一过性,不能重复实验;有些知识必须实践,只在事例中学习没有任何价值,比如体育方面的游泳,你在书本上的文本知识学的再好,如果不在水中去实践,永远不会游泳。要注意的是不管那一种学习方式,都需要学生的参与,这是不可否认的。问题是我们对参与的认识,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后注重参与受到广泛的重视,许多老师对参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参与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有的教师认为参与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取知识,表现在上课教师不讲了,让学生看课本自己找答案等。把本来有趣的课程搞的死气沉沉。有位同学曾经说过,我们一发下新书的时候大家都对语文、历史等学科感兴趣,但过上一段时间后都从来不会主动的看一下这些书。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许多教师把这些课上的死气沉沉。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本来有许多教师听历史课,但一节课下来上第二节课的时候,听课教师少了很多。课后我问一位教育局副局长,怎么后来的课没有见你听呢?他回答说,“我听其他课去了,我听了一节历史课觉得没有意思”。这位行政官员的一句“历史课没有意思”,就反映出了许许多多的“意思”。觉得没有意思是因为没有参与进来,如果参与进来你就会觉得其乐无穷,为什么我们许多同志看“百家讲堂”听的那么认真,就是因为他们参与进来了。他们的参与不是身体性参与,而是思维的参与,意识的参与,所以对于学习者而言参与不仅仅是指身体性的参与,更是指思维的参与。我们那种不分学科特点一味追求身体性参与的做法,确实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特别是历史语文这些学科,不应该把过去的教师讲教材变成学生看教材,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满堂问”,况且有许多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学生体验不出来的,我们千万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案例:《最好的老师》[ 吴桂玲 :《最好的老师》,《国内外教育文摘》,2000年,第4期,第12页。]
古代有一位学琴人,曾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3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成连先生听完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更高明。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学琴的人划着船来到一个海岛,并告诉他:“老师就在海上,你自己去找吧,10天后,我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学琴人怎么也找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气喘吁吁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入云端的山峰。那里有惊涛骇浪拍击岩石,有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之声,都使学琴人激动不已。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奏起来。
10天之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学琴人把修改后的乐曲再弹给老师听时,老师连连赞道:“好,好极了。”
这位学琴的人就是春秋时俞伯牙。
俞伯牙是古代著名琴师。他的“高山流水”之所以成为名曲,既受之于老师的教化,又得之于自然。老师只把你教会,并不能教你创造。一切艺术只能靠自己真实体验,才能超脱真实。艺术如此,生活亦然。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如此,要学到有意义的知识,关键还得靠自己的感悟与体验。
所以,体验及其感悟的展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特征。有关学者认为,知识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功利价值与精神价值[ 伍远岳,《评价学生获得知识的标准》,《中国教育学刊》,2013.2.65],它分为三个层次,即符号表征,逻辑形式与意义。符号表征就是知识的最初层次,它用一定的符号表征出来;逻辑形式,就是人的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意义就是知识内在的对人发展的促进,精神的充实,综合素养的提高等诸方面。人对知识的终极性的追求还是知识意义的层次。讲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达到符号表征的知识层次有一定的作用,但如何才能使学生从符号表征层次的知识层次达到有意义的层次呢,关键的一个途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思考与感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