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在1984年至1989年历时5年多的老山轮战中,我人民解放军先后组织多军区部队赴云南前线进行轮换作战,包括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第11军,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济南军区陆军第67军,兰州军区陆军第47集团军,北京军区陆军第27集团军,成都军区陆军第13集团军步兵第37师,以及加强上述军、师的各军兵种部队,包括炮兵、高炮、工兵、防化、通信、汽车等诸多兵种,并且配有15个侦察大队,空军航空兵、地空导弹部队和地方守备部队,参战总兵力累计达35万余人。

  上述参战部队中,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率先出击收复老山,随后陆军第11军收复者阴山,拉开“两山保卫战”序幕,从而形成了在边境长期坚守防御的态势。

  实行各大军区主力野战军入滇参加轮战的决策来自于时任我军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这样做的目的即为了缓解14军和11军长期与敌作战的疲惫与巨大伤亡,更为锻炼各野战军部队的实战能力,在战火中实打实地经受血与火的锤炼,而首批奉命赴滇轮战的部队,就是老康所在的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因此1军长途跋涉开拔老山作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因此每一名1军的干部战士都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子。

  1984年7月中下旬,陆军第1军在军长傅全有、政治委员史玉孝等军首长组织指挥下,出动陆军第1师、陆军第12军36师、军直属分队、军区炮兵第9师,共26624人,率各型车辆2231台、火炮700门、步兵武器19194支(挺、具)、电台1539部,长途拉动开赴云南前线,接替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执行在老山地区坚守防御的任务。

  按照临战训练计划,老康他们所在的1军1师1团将接防11军32师96团,而同属昆明军区的11军32师96团已经于8月初接防了14军40师119团,前期投入阵地战斗三个多月,因此留给老康他们的时间十分紧张,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依据防御和作战区域各自情况的不同,主动与换防部队进行对接,深入作战最前线的边境线上勘察地形,观察敌情,讲解丛林作战特点以及敌军战术习惯、主要活动规律等情况,帮助战士们尽快消除紧张心理,缩短临战训练的周期,为随时上战场作战做好一切思想上、心理上和体力耐力等综合准备。

  说临战训练,实际上很多训练都是近乎实战,战争已经无时不在。根据敌情通报,老康他们团的我方防御阵地处在敌军炮火覆盖和打击的那拉地区、662.6高地正是96团防御地域,也就是他们日后要接防的阵地,因而老康他们团所面临的防御任务将十分艰巨和危险。

  就在老康他们军到达前线前,敌军已经先后于6月11日、7月12日相继发动了两次从团到加强师规模的反扑,遭到我军痛击惨败后,正在抓紧制定所谓“第三战役计划”,再次集结重兵,囤积弹药物资,进行积极准备,企图伺机同我军决战,达到其“收复失地”的目的。他们以频繁炮击为掩护,采取“堑壕延伸式”新战术,大搞土工作业,延伸堑壕对我军前沿阵地形成紧贴围逼。因此当第1军各部队进入老山战区接防之际,敌军已进行了5个多月的全面准备,其兵力集结、火力配置、堑壕掘进、工事构筑都已基本到位,随即发动了第三次大规模反扑。

  经5个多月的临战训练后,老康和他的陆军第一军在加强了沈阳军区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军区辛柏林雷达2部、陆军第14军坦克连、40师红缨5导弹连并指挥边防15团后,于1984年11月30日始进入阵地。正式接替陆军第11军在老山、八里河东山地区的防御作战任务,防御正面宽约23公里,纵深长约35公里,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共防守大小120多个阵地、600余个哨位。其中以1师、36师分别接替32师、41师的防务,分别在老山、662.6高地,那拉地区和八里河东山地区组织防御。1984年12月8日老康和他的一团按时接替原守卫部队11军32师96团,实行全线换防,与越军三个主力师对峙,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阵地防御战。

  而他们所面临的的对手在老山战场(敌方称之为河江战区)重兵云集,在一线就保持有6个步兵团和师属炮兵,以及2个特工团、2个军区直属炮兵旅主力及工兵一部协同作战,总兵力达2万余人。敌军总部和二军区吸取了“七一二”反扑失败的教训,制定了所谓“第三战役计划”,采取了类似我军在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的“堑壕延伸式”战术,企图挽回局面。

  而老康他们所面临的的严峻形势是,对面的敌军对我方阵地实施有重点的全面炮击,炮击的重点主要是一团接防的那拉地区、662.6高地前沿要点和我纵深炮兵阵地。而敌“炮击作战阶段”的持续时长很可能与老康他们接防时间相重叠,据此判断这将对一团的接防行动构成严重的火力威胁,更为严峻的是敌军步兵3的13师和356师两个主力师已经完成反扑准备,随时将发起进攻,与我防御阵地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全面压制态势,共计掘进54公里长的交通壕,深深楔入我军防区,将我军的一些阵地分割开来加以孤立。这对于初次走上战场,还未经过战火洗礼的一团来说无疑是十分危险的挑战和考验。

  写道这里,我有一个很大的疑惑,在这样几乎无盲区、无死角的全程裸露情况下,如何把1个整编加强步兵团,2700多人,102门(450管)各型火炮和上万件武器装备器材在敌眼皮低下隐蔽进入阵地,显然是极其困难的。老康告诉我,当年他们团作训参谋、后任某部军分区司令员的严杰有非常清楚的描写,建议我可以拜读参考一下。随后我查找了严司令员的回忆文章,通过他的介绍得知,敌特工加强了对我阵地的渗透侦察袭扰,连以下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和小股偷袭日趋频繁。尤其是越军采取的“堑壕延伸”战术与我防御阵地形成了犬牙交错的胶着之势,且敌在我防御阵地左翼那拉方向占据的大青山、小青山对我军形成了居高临下的俯瞰之势,且在敌炮火威胁下进行,能否实现军首长提出的“不翻一车、不毁一炮、不伤一人”和“不让敌人察觉”的安全隐蔽的要求吗?

  严司令以专业的角度分析和介绍道:按照军师首长和前指的接防预案,一团采取与现地对照、与交方对接、与上级对表的“三对”方法,反复修订完善接防计划。接防计划不仅要考虑部队“怎么走”和友军“怎么换”,还要针对敌炮击“怎么防”,与敌迎头相撞“怎么打”,实际上是一个“走、换、防、打”的综合方案。具体将接防区分为秘密开进、进入阵地、组织接交、抗敌袭扰“四个阶段”,在接防计划中充分作好边走边打、边接边打、刚接就打的多个战斗预案。从而在敌人眼皮低下完美上演“隐身术”,圆满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极大鼓舞了将士们的战斗士气。

  然而真正的生死考验才刚刚开始,敌军依仗当地山高林密的天然优势,加上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处在对敌的实战中,自认为作战能力绝不比我军差。他们依托山势修建了大量的堑壕、交通壕,利用山峦起伏、丛林茂密的复杂地形,构筑了由密林、草丛、沟壑与自然沟坎、陡坡、深谷相连接的纵横交错的堑壕延伸网络,与1团防御前沿的142号、145号、146号阵地及116号、541高地地域紧贴逼近,近的顺手甩个手雷过来都会有伤亡,老康真真切切感受到随时会被袭击的可能性。

  就在他们接防阵地仅仅十天的1984年12月8日,老康所在的二营机枪连一排,奉命与二营四连五班、炮班和配属分队,于当晚接防145阵地。当他踏上这块浸透战友鲜血的热土地的时候,深情回眸望了一眼身后的祖国,心里默默对家乡父老说:“爸妈,姐姐妹妹,我上阵地了,战斗开始啦。”

  “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后退半步生。”这是老康上阵地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听得让我肃然起敬。然而他却坦然对我说:“当兵嘛,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军人走上战场是国家和人民的召唤,既然选择成为一名军人,那么时刻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这一点绝不含糊,也绝不后悔。”

  说心里话,他的这些话在和他交流前,我无数次在文学和影视作品里看到过。虽然很震撼,但却没有真正被感动的想哭,然而面对我的这位一起长大的部队大院发小,又是一个班的同学,当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的时候,我差一点泪珠就滚落下来,我为有这样的铁血硬汉而自豪。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