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遗失的美好

  网络游戏如今成了孩子们的一个隐形杀手,有的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孩子由此荒废了学业,家长老师对此摇头叹息。对于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目前人们采取的措施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压劝说”。学校老师对待上网成瘾的同学常见的方法就是批评教育,言明利害。成人一般都是功利性的,他们的说教总是想把功利性的价值观附加在孩子的身上,而孩子自控能力很差,对他们那些“自上而下”的功利性的教育没有感受,所以大多“阳奉阴违”;二是“棍棒教育”。这表现在许多家长,一听说孩子上网玩游戏就火冒三丈,拳打脚踢,还有的家长采取更极端的措施,不让孩子出家门,给家里断电,甚至有的人把孩子送到所谓的“魔鬼训练营”去戒“网瘾”,许多孩子为此也吃尽了苦头;三是“跟踪追击”。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无暇上网,采取跟踪学生的办法,除在教室上课以外任何时间都有家人或者雇佣“保姆”陪同。可以说,真是煞费苦心!所有这些措施不能说没有一点效果,但效果都不太好,到目前为止学生痴迷网络的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好转。其实,处理这些问题如同治水,基本的方法就是“堵”与“疏”。“堵”要在源头上,比如家里、社区就没有学生可以上网的地方,给学生一个“无网环境”,但在信息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疏”上。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与老师确实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网络游戏是什么?孩子的心理特点怎么样?什么原因是他们痴迷网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帮助他们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可以肯定,极端的办法能起一时的作用,根本的办法还是要从心理上解决。干预与等待是基本的方法,逐步转移他们的兴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老师与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能用粗暴的方法,把孩子逼上绝路,或者进一步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下面的案例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希望我们能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

  案例:遗失的美好

  2015年初冬,一个高中生在离自己村子不远的一水潭中自杀。该生死前就读于当地重点高中的高一年级,属于“名校班”的学生。案件具体过程:该学生死前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不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老师刚开始找他谈话说:“你是一个可造之材,是咱们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你不能放弃自己,这等于自毁前程!”接下来各科老师轮流上阵,对他百般劝说,但是无济于事。该生继续逃课上网,甚至变本加厉。老师无奈,通知家长带孩子回家。于是,该生的父亲便来到了学校,进了教室,二话不说,当着老师学生的面便给了孩子两巴掌,接下来将孩子从四楼一直打到了教学楼下。学生被父亲带回家后,整日将自己锁在房间,父亲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情况,于是悲剧便上演了。一天,父亲回来后发现孩子以及家里的电动车都不在,确定孩子出去了,父亲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出去玩儿了。结果,当天晚上孩子也没回来,父亲急了,便通知朋友一起帮忙找孩子。几天后,该父亲被通知认领尸体,警察说是从河里面打捞出来的,被确定为自杀。父亲当时就被吓晕了,后悔不已。孩子的母亲后来被通知回家,因为太过悲痛,精神开始失常!

  上面的案例是一个悲哀的故事,相信家长、老师都不愿意看到,但事实上家长与老师都参与了这场悲剧。“生命不保谈何教育”假如老师不只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能走近学生的内心,能对他进行科学的引导;假如家长能顾及孩子的自尊,不要“当着老师与同学的面便给了孩子两巴掌,接下来将孩子从四楼一直打到了教学楼下”,回到家里能与孩子有效的沟通,不那么粗暴与冷漠;假如孩子心智成熟,有很强的自制力,不把老师的批评与父母的责打看得“比天还大”;假如我们的学校或者社区能够确实有效杜绝未成年人上网游戏,又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健康向上的娱乐环境,比如音乐会,电影及艺术表演等,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故事。表面上看是个体的悲剧,但事实上,我们许多人都有责任,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没有认真的对待。简单、粗暴与冷漠的教育方式把这个孩子推向了深渊,我们应该吸取血的教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