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包容,也是一种教育
二十多年以前,笔者曾遇见过一件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邻居家的小孩小陈正在上小学,小陈的爷爷与奶奶在小区的大门口开一个小卖部。一天,小陈奶奶发现小陈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就在她放在柜台上的钱盒子里拿了一元钱,准备在下午上学的路上买冰糕吃。他奶奶发现后非常惊讶,拿起笤帚把要打小陈,而且用大嗓门说:“你这小东西,竟敢偷我的钱!”我清楚地记得,小陈反驳道:“我哪里是偷,我是拿家里的钱。你见过小偷面对这么多钱只拿一元的吗?”这件事对我影响很深。当时我就想一个问题,小陈是“偷”还是“拿”。两个字虽然结果一样,但性质不同,对孩子心里的影响也完全不一样。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也常常遇见类似的事情。对孩子们的一些小毛病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让他们养成坏习惯,有时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底布,但如果小题大做,会对学生的心里造成重大的伤害。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把对问题的处理与对它的定性分开呢?比如,以前,有一个学校的男孩子,在中午路过女生宿舍时,靠近窗户看了一下宿舍里的女生。就这么一件事情恰好被老师看见,老师大骂这个男孩是流氓,并对孩子进行严肃的处理,孩子经过当面给女生作检查,接受批评后,被通知父母叫回家。后来,这个男孩回家后神经有了问题。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此类问题,从学校当时的情况来看觉得很严重,但从长远来看,从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来看,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处理。教育是一项耐心、细致、艺术,而较为漫长的工作,简单粗暴的处理不是教育。
下面是一位学生给我讲的她在教育实习中的一件事,又引起了我对此问题的思考。可能不一定对,但我的心意是为了好,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案例:“偷东西”的小男孩
支教那年,我带的是一群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天真活泼,但同时也精力旺盛,总是能够制造出意想不到的问题。下面我讲述的是印象比较深的一个事件——“偷东西”事件。
一天中午,刚吃完午饭的我,正准备回宿舍休息,突然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跑到我跟前,气喘吁吁,七嘴八舌的说:“老师,小明(化名)偷东西……”,“小明拿了别人的……”。我一时蒙了,不知道他们乱七八糟的在说什么,然后我让其中一个表达清楚伶俐的学生跟我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从他嘴里说的,我大概明白了是我们班的小明同学未经同学允许,拿了班里其他同学的东西,结果被学生发现了。下午,第一节课正好是我的语文课,于是,我安排好学生们自习的任务,向班长交代好事情,随后,便叫小明同学出了教室。其他学生睁大双眼,看着我跟小明出了教室,他们其实什么都明白。
我跟小明一起去了办公室,由于时间早,办公室没有其他老师来。我微笑着对小明说:“小明,你不打算主动跟老师说发生了什么事儿吗?”我话音刚落,他就哇的一声哭起来了。他边哭边说:“老师,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我做错事了。”我紧接着问:“你做什么错事了?”他哽咽地说:“我最近偷用同学的东西了。”我从小明嘴里说出来的事情经过基本跟其他同学说的吻合,也就放下了心。我接着问:“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西用呢,为什么不借用呢?”他说:“他们有的人不借给我,有的人也不在。”我严肃地跟他说:“小明,咱要用别人的东西,咱必须得到别人的允许,否则的话,那就叫做偷。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而且也涉及到一个人思想品德的问题,很严重的!”我说完,小明又哭了起来,他说:“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我一会把东西还给其他同学,并且跟他道歉,求得他们的原谅。”我微笑的点点头,并且帮他擦干了眼泪,带他进了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小明向同学们鞠躬道歉,并且把东西还给了别人。
该案例中的小明,在别的同学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教室拿别的同学的东西使用,这是不应该的,需要批评教育,但是作为老师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搞清楚为什么小明要拿别人的东西用,是他家里贫困给他买不起东西,还是他在教室急着要用,而班里的同学不在。据他说,有的人不借给他,有的人不在。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教育小明认识到用别人的东西,应该得到别人的同意。这样对别人来说是一种尊重,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好的习惯与修养。如果是小明家里不给小明买必要的用具就要给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二是从案例的情况来看,同学们说小明“偷”东西,小明也承认“偷”。其实,孩子们对“偷”的概念是一个简单的认识,作为老师不应该让孩子们的情绪或者认识牵着走。让小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归还东西,鞠躬道歉,承认自己偷了东西不对,在小孩的心里会留下很深的阴影。三是笔者认为对此事的处理应该淡化,不宜公开。可以对小明进行正面教育,也可以把被小明拿了东西的同学叫过来,让小明对该同学表示歉意即可。在全班同学面前处理此事,看似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教育,但对小明的成长不利。不知对否,这是我对此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