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受伤”的小男孩
孩子们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他们有时想逃避老师的关注,有时渴望老师的关注,老师对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较大的影响。有些孩子善于表达,会把自己的感受与要求告诉老师,大部分的孩子对老师有敬畏之心,不愿意与老师做较为深刻的交流。他们默默地感受着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当然有时也无言地忍受着老师有意无意对他们的冷漠与误解。个别孩子会对他们认为老师不当的言行,提出异议,如何看待这些孩子?体现了一位教师的职业修养与心理健康水平。有一位在边远地区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曾给我讲过他的故事。他说,他所在的地区在牧区,人们普遍不重视教育。小孩们对学习知识很不以为然,有个别学生只是为了领“补足”才来上学。他对这些“捣蛋”的学生也很烦,有时也不愿搭理他们。这些孩子也不善于语言表达,有时在校外碰见他,不是向老师问好,而是向老师身上扔小石子。他们并不是恶意的,如果老师向他们微笑,招手,他们很高兴,回到学校会非常尊敬、爱戴这位老师;如果老师不理睬他们,或者训斥他们,他们要么长时间不来上学,要么来校后闹情绪。所以,作为老师要了解孩子们的心里感受,要注意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的一切作为不是为了达到教师的目的,而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下面的一个案例,是一位在校大学生,谈的他给一位小学生辅导作业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案例:“受伤”的小男孩
大学期间,我在一个辅导机构做兼职,主要给小学阶段的学生辅导作业,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件,至今都无法忘怀。
在我辅导的学生中,有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安静乖巧懂事的孩子,不会像其他小孩一样的闹腾。他总是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写作业,因此,我刚去这个辅导机构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与众不同的他。他学习挺好的,每次交回来的作业也基本上没什么错误。但是,当这个孩子问我题的时候,我发现他总是在离我很远的位置站着,而且说话总是会害羞的脸红。
有一次,他把作业交给了我,我批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两道错题,就用红笔在上面划了两道,然后让他去改正。不一会儿,他又拿过来,还有一道题没改对。于是,我又划了一道,并说:“这个题还不对,你再想想。”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噌的一下把本子拽走了。他小声抽泣着,把那页撕了,气汹汹地跟我说:“跟你说了,不让你在我作业上划道的!”当时,我一下就蒙了。我说:“你啥时候跟我说不让我划道了?你做错了应该去改正啊,撕本子干嘛?”说完他拿着书包就回家了。我觉得这是小孩儿闹情绪,明天就好了,也没太在意。但是,在那之后,这个孩子要么在我下班后才来辅导站,要么就是找其他老师辅导作业,我想,可能是我伤了这个孩子的心。之后,有个学生告诉我,他们学校老师不让辅导机构的老师在作业上进行批改。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孩子那么生气了。
这是一位非常乖巧的孩子,学习好,但可能性格内向。他对老师第一次在他作业本上的错题处“画红杠”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如果第一次他与老师说明的话,或许就不会有第二次,但他并没有说。在第二次老师在他作业本上画“红杠”时,他的“压抑”突然“释放”,而老师也没能克制情绪,平心静气地问清缘由,从而导致该孩子“逃避”老师。其实,给学生批改作业是有很多教育的艺术,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不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让学生“挨红杆”或“打叉子”。有的老师在对题上打对钩,不对的题不做标志,学生纠正了错误再打对钩,还有的老师在学生的错题处,打一个赶赶“露头”的小对钩,提示学生这道题有“问题”,一旦学生改对了,在补上一个大对钩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在实践中摸索方法,总结经验。
上面案例中,这个乖巧懂事的学生,只所以出现了不乖巧的一面,其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不了解,她不了解辅导机构的学生需要什么。同时,事件发生后,老师没能够及时跟学生进行沟通,简单处理,草草了之,造成了孩子对老师的不信任。希望这位老师从中吸取教训,知难而上,做一个能够了解学生心理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