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亦师亦友,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因素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往往容易以成人化的标准看待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认识的鸿沟。这主要表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教师认为学生应该自觉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听从教师的管教,而学生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违犯着纪律,不愿意刻苦学习,总想着摆脱教师的管教;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也存在着许多误解,老师不了解学生的情况,比如家庭环境、身体状况、个人潜质等等。盲目按照同一个标准要求学生,以至于有些任务学生无法完成,或者有些学生根本不能接受,从而产生隔阂;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或者学生性格上存在着某种缺陷,使人无法适应或者忍受,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教师在处理学生在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时,缺乏灵活多变的方法,从而导致其他问题产生等。不论是何种情况导致的师生关系紧张,都对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的影响,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除特殊情况外,不可久拖。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教师要消除心里的芥蒂,不管是谁的对错,教师要包容、理解,从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不论遇到怎样的学生,教师不能心里对学生“有看法”或者“记仇”。即使对学生表情严肃,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严肃”的;其次要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学生家庭背景与身心状况,兴趣爱好,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状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第三,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恰当,反思自己本身是否存在某些缺陷等等。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的发现问题积极改正。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包括宽容、理解、爱护,有时还要经过误解与恨,才能够完美。

  下面的一个案例是反映一个师生关系变化发展过程的,值得我们深思。

  案例:师生关系应该亦师亦友

  上学期的一次普通的复习课上,在按正常步骤背记知识点后,我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试卷上的题。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在我检查中,发现班上的女生小贾竟然一道题也没有做心中冒起了一股火气。我带着指责的口吻问她,为什么不做题?没想到这孩子,突然将笔一摔,书一合,趴在桌子上不起来了。下课后,我让班长把她领到班主任的办公室进行沟通,她的态度依然十分恶劣,一气之下,我训斥了它几句,而她竟然大哭,并且哭得发抖。在联系了家长之后,我才了解到这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得了抑郁症,随后陆陆续续治了几年也没见多好,最近有点犯病。主要症状是时而忧郁,时而狂躁,话比较多。可惜对此我一点也不了解,导致我对她训斥以后她的情绪完全失控。

  这件事我与小贾并没有结怨,之后不久,我与小贾单独进行了交流沟通,互相吐露了心声,谈了自己心中所想。我俩的关系反而更近了一步。我也常常帮她妈妈分析她的病情,闲暇之余,小贾也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我们之间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我觉得,这也许是师生关系的一种完美典范吧。

  上面案例中反映的是一位同学由于患有抑郁症而引发的师生关系一时的僵局。这个案例中反映出几个问题,一是作为小贾的代课老师,在开学之初,没有了解到学生的这一情况。如果对此有所了解,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生;二是作为小贾的家长,其实应该与老师们及时的沟通,让老师们针对小贾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所以沟通不畅是引发这一师生僵局的关键。三是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家长与老师都值得称赞,家长没有责怪老师,老师配合家长积极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没有结怨”,而且师生关系更近了一步,达到“亦师亦友”的境界,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一定要畅通,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发生师生之间关系僵局后,一定采取一切方法,尽快处理。化敌为友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追求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